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彭祥  双峰  李浩  邵银初  胡炜  单记春  杨迪  万得恩  许文波 《中国骨伤》2023,36(11):1021-1025
目的:对比分析直接上方入路(direct superior approach,DSA)与后外侧入路(posterior lateral approach,PLA)在高龄股骨颈骨折半髋置换术中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 2021 年12月收治的72例接受半髋置换手术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采用微创DSA入路,男10例,女26例,年龄(82.82±4.05)岁;36例采用传统PLA入路,男14例,女22例,年龄(82.79±3.21)岁。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结果:DSA组手术时间(79.41±17.39) min,比PLA组(98.45±26.58) min更短;切口长度(8.33±2.69) cm,比PLA组(11.18±1.33) cm短;术中失血量(138.46±71.58) ml,比PLA组(173.51±87.17) ml更少;初次下地时间(3.04±0.95) d,比PLA组(4.52±1.10) d更早;住院时长(8.70±1.89) d,比PLA组(10.67±2.35) d短(P<0.05)。两组术前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DSA组Harris功能和总分高于PLA组(P<0.05),而术后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半髋置换手术中,DSA入路较PLA入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初次下地时间、住院时长以及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等临床指标更优,在促进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早期康复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
胡炜  邵银初  李浩  单记春  杨红  双峰 《中国骨伤》2019,32(11):1021-1025
目的:比较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tension relief system,TRS)和自制简易式皮肤牵张带治疗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创伤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并行皮肤牵张器治疗的41例患者,男28例,女13例,年龄22~64(43.2±10.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用托氏皮肤牵张闭合器治疗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2~61(41.7±9.5)岁;缺损部位,上肢5例,下肢11例,背部2例;缺损面积42~160(78.6±17.4) cm~2。自制皮肤牵张器治疗23例,男17例,女6例;年龄25~64 (44.4±12.7)岁;缺损部位,上肢6例,下肢13例,背部4例;缺损面积54~175(75.2±14.3) cm~2。比较两组患者创面Ⅰ期闭合情况、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定术后瘢痕恢复情况。结果:4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时间3~12(6.2±3.7)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RS组Ⅰ期直接闭合16例,创面愈合时间≤3周16例,VAS评分(3.9±1.1)分,VSS评分(3.5±1.2)分,并发症1例;自制皮肤牵张器组Ⅰ期直接闭合12例,创面愈合时间≤3周9例,VAS评分(4.8±1.4)分,VSS评分(5.3±1.6)分,并发症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S较自制皮肤牵张器闭合器治疗创面效果好,损伤小,愈合时间短,手术疼痛小,创面愈合美观和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