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54篇
  免费   866篇
  国内免费   393篇
耳鼻咽喉   107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81篇
基础医学   547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653篇
内科学   1332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531篇
特种医学   8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838篇
综合类   1507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294篇
药学   613篇
  4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4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270篇
  2021年   350篇
  2020年   378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250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53篇
  2015年   379篇
  2014年   555篇
  2013年   470篇
  2012年   526篇
  2011年   574篇
  2010年   376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352篇
  2006年   338篇
  2005年   319篇
  2004年   319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循证医学对心血管病研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医学的出现使现有的医学观念从理论知识加个人经验的医学模式转变到科学证据为基础的医学模式。随着临床流行病学的深入开展及临床科研方法的重大发展,循证医学正在逐渐深入医学的各个角落,在心血管领域也是如此。文章将主要阐述循证医学在心血管病临床医疗实践、科研、卫生决策和医学教育方面产笺重要影响;客观分析循证医学在此领域的发展史及现状;同时也概括了我国心血管研究在循证医学方面的成果与不足。从而进一步揭示,科学的证据正有利地促进着医学的全方位发展,以问题为基础的循证医学是当今临床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整合素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GPⅢa)在人类系膜增殖肾炎 (MsPGN)中肾内表达 ,探讨GPⅡb Ⅲa在MsPGN的作用。方法 :18例肾活检标本均行光镜HE、PAS、PASM Masson染色 ,电镜及免疫荧光检查 ,以SABC法测定肾组织中GPⅡb、GPⅢa、P 选择素 (P 140 )、纤维连接蛋白 (FN)、粘连蛋白 (LN)表达与正常对照组分别比较 ,并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PAS阳性物 (PAS+ )、PASM阳性物 (PASM+ )及FN、LN明显增生 ;GPⅡb、GPⅢa、P 140表达上调 ;肾小球细胞数 (n)、平均肾小球体积 (AVG)及肾小球硬化指数显著增加 ;肾小管、间质轻度受损。结论 :GPⅡb、GPⅢa在肾小球及肾小管间质表达上调与系膜细胞基质增生、细胞浸润、肾小球硬化相关 ;可能与肾小球疾病中凝血功能紊乱、血小板在肾脏的致病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支气管舒张试验在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 (CVA)中的差别。方法 :把 3 0例咳嗽变型哮喘病人按基础肺功能FEV1 FVC分为A组 (≥ 70 % )、B组 ( <70 % ) ,分别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扩张试验 ,并对两组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和扩张试验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基础肺功能FEV1 FVC≥ 70 %者占 80 %。支气管激发试验在两组不同基础肺功能中的阳性率 (敏感性 )都远远超过扩张试验 (P≤ 0 .0 5 ) ,有显著性差异。尤其在CVA的早期。结论 :对慢性咳嗽而基础肺功能又较好的病人如怀疑CVA ,应首选支气管激发试验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同时检测癌基因蛋白EGFR、C erbB 2、CD44v6和P5 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分析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组的 3年生存率差异。方法 :对 6 3例存档大肠癌石蜡组织标本进行重新切片 ,采用EGFR、C erbB 2、CD44v6和P5 34种单克隆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SABC法 )。所有病例均随访 3年以上。结果 :全部 6 3例大肠癌中除 4例(6 .3% )无任何 1种癌基因蛋白表达外 ,11例 (17.5 % )表达 1种癌基因蛋白的患者 3年生存率 88.8% ;19例 (30 .2 % )表达 2种癌基因蛋白的患者 3年生存率 70 .5 % ;15例 (2 3.8% )表达 3种癌基因蛋白的患者 3年生存率 5 7.8% ;14例 (2 2 .2 % )表达全部 4种癌基因蛋白的患者 3年生存率 2 2 .2 % ,与前 3组患者的 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4种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与大肠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生长激素对糖尿病及其微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 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及 18例正常人的血清生长激素 (GH)及胰岛素 (INS)水平。结果 :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组 ,空腹生长激素 (FG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及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 (P <0 .0 1)。糖尿病无微血管病变组的FGH与正常对照组的FGH相比未见明显差异 (P >0 .0 5 )。餐后 2h的生长激素 (PGH)在 3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FGH与HbA1c、空腹血糖 (FBS)呈正相关 (r=0 .5 46 ,P <0 .0 1;r=0 .437,P <0 .0 1) ,与UAER呈正相关 (r=0 .486 ,P <0 .0 1) ;FGH与病程无相关 (r=0 .2 2 ,P >0 .0 5 ) ,与FINS无相关 (r =- 0 .0 2 9,P >0 .0 5 )。结论 :GH水平的增高 ,与糖代谢紊乱有关 ,参与了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评价经食道超声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了 30例经手术证实的主动脉夹层患者。结果 :TEE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符合率 10 0 % ,DeBakey型分型符合率 90 % ,在检出主动脉瓣返流方面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结论 :TEE对主动脉夹层具有独特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7.
血压、血脂、血糖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解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在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方面所起的作用及影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武汉市 3 15 1例脑力劳动者健康体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血糖、血脂均值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都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 ,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在患病率增高方面有明显的相关性 ,而血脂、血糖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之间相关性却不甚明显。结论 :脑力劳动者患高血压病 ,特别是长期药物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病才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复发率的关键是 ,加强对高血压病的监控 ,合理用药 ,稳定血压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观察异丙酚 (Propofol)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凋亡相关基因Bcl 2及Bax表达的影响 ,探讨异丙酚抑制凋亡的机理。方法 :将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3~ 4代于融合状态 ,随机分为 7组 :对照组 (P0 ) ,2 5 μmol/L异丙酚组 (P2 5) ,TNF α组 (P0 +TNF α) ,12 .5 μmol/L异丙酚和TNF α组 (P12 .5+TNF α) ,2 5 μmol/L异丙酚和TNF α组 (P2 5+TNF α) ,5 0 μmol/L异丙酚和TNF α组 (P50 +TNF α) ,10 0 μmol/L异丙酚和TNF α组 (P10 0 +TNF α)。各组加入相应药物培养 2 4h后收获细胞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测定Bcl 2及Bax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 (P0 )相比 ,异丙酚 2 5 μmol/L组 (P2 5)Bcl 2及Bax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TNF α(P0 +TNF α)组Bcl 2蛋白表达降低 ,Bax蛋白表达升高 (P <0 .0 0 1) ;而不同浓度的异丙酚预处理后再加入肿瘤坏死因子的各组 (P12 .5+TNF α、P2 5+TNF α、P50 +TNF α、P10 0 +TNF α)Bcl 2蛋白表达增加 ,Bax蛋白表达降低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临床相关浓度的异丙酚可通过调节Bcl 2及Bax蛋白表达抑制TNF 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瞬时感受器电位离子通道香草素受体4(TRPV4)在睾丸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对G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睾丸GC-1细胞缺氧复氧模型,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不同复氧损伤时间点TRPV4的表达变化;分别采用噻唑蓝(MTT)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TRPV4对GC-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睾丸组织中转染TRPV4对GC-1细胞中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C)表达的影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对照组及缺氧复氧组(0、6、12、24、48和72 h)TRPV4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19±0.02、0.35±0.03、0.42±0.04、0.46±0.04、0.62±0.05、0.54±0.05、0.45±0.04。缺氧复氧组TRPV4表达显著高于未缺氧GC-1细胞的对照组,并在复氧24 h达到峰值(F=6.89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复氧组中细胞增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2.32±4.58比100.00±7.63,t=-9.2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水平高于对照组(15.60±1.72比4.08±0.87,t=10.3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TRPV4组中细胞增殖水平低于其对照组(23.65±3.98比51.35±4.67,t=-7.8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水平高于其对照组(26.93±2.15比14.62±1.68),t=7.8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沉默TRPV4组中细胞增殖水平高于其对照组(72.49±6.21比53.18±5.14,t=4.1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水平低于其对照组(9.71±1.25比15.07±1.64,t=-4.50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缺氧复氧组中Caspase-3和Cyt-C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70±0.06比0.20±0.02,t=13.693,P<0.05;0.74±0.07比0.26±0.03,t=10.9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过表达TRPV4组中Caspase-3和Cyt-C表达水平高于其对照组(1.25±0.11比0.69±0.07,t=7.439,P<0.05;1.38±0.14比0.72±0.07,t=7.30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沉默TRPV4组中Caspase-3和Cyt-C表达水平低于其对照组(0.46±0.05比0.68±0.06,t=-4.879,P<0.05;0.45±0.05比0.72±0.06,t=-5.98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RPV4在GC-1细胞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改变GC-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能力,从而影响睾丸IRI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生殖中心初次接受IVF/ICSI助孕治疗的2110周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鲜胚移植后是否使用间苯三酚,分为间苯三酚组(n=474)和对照组(n=1636);各入组患者再根据鲜胚移植的胚胎类型不同,分为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和囊胚期移植组2个亚组。比较各组患者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及胎儿畸形率等。结果间苯三酚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早期流产率及晚期流产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以及异位妊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期胚胎移植间苯三酚组多胎妊娠率及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囊胚移植间苯三酚组的种植率及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胚胎移植中正常对照组新生儿畸形率为0.31%(2/637),而间苯三酚组中未发现新生儿畸形(P<0.05)。结论IVF/ICSI鲜胚移植周期使用间苯三酚能显著降低流产率、增加活产率,且未发现胎儿致畸作用,能明显改善临床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