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6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188篇
耳鼻咽喉   39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452篇
内科学   259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62篇
特种医学   1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54篇
综合类   605篇
预防医学   263篇
眼科学   37篇
药学   422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1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178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 胰激肽原酶是一种糖蛋白,作用于激肽原,使之裂解生成激肽,激肽促进内皮细胞释放一氧化氮(NO)与前列腺素I2(PGl2),引起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从而发挥降压、保护肾脏、心脏等生理学作用.目的 观察胰激肽原酶干预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功能的影响,探讨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在高血压及肾脏保护方面的可能机制.方法 36周龄SPF级雄性SHR 12只随机分成高血压对照组(B组)与高血压治疗组[C组,给予胰激肽原酶800 U/(kg·d)灌胃治疗12周],每组各6只.另有年龄匹配的雄性WKY大鼠6只作为正常血压对照组(A组).治疗前、后,观察3组大鼠血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NO、6-酮-前列腺素F1a(6-K-PGF1a)及尿微量白蛋白(MAU)、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浓度及肾脏组织病理改变,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肾皮质组织型激肽释放酶mRNA的表达.结果 胰激肽原酶治疗后C组血压较B组明显下降(P<0.01);MAU、β2-MG、NAG定量明显降低(P<0.01),血清NO、6-K-PGF1a水平升高(P<0.05);肾皮质组织型激肽释放酶mRNA表达水平增加(P<0.05).对照组大鼠肾小球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个别小球硬化;胰激肽原酶治疗后肾小动脉结构正常,未见小球硬化.结论 胰激肽原酶能显著减少尿微量蛋白、逆转肾小动脉硬化改变,保护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血压下降,血清NO、6-K-PGF1a水平及肾脏组织激肽释放酶水平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 完善薄荷水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薄荷水中的薄荷素油,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薄荷水中薄荷脑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法鉴别专属性强;气相色谱法中,薄荷脑线性范围为5.0~80.0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3.16%,RSD为1.81%。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有效地控制薄荷水的质量。  相似文献   
73.
目的 建立兔腰椎板开窗术后微小骨粒回植模型,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将18只雄性新西兰兔,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全麻后以L5棘突为中心,充分显露左侧L5椎板,用微型小枪钳慢慢咬去椎板、黄韧带,进行开窗术,暴露约0.8 x 0.3 cm大小骨窗后直接缝合处理。实验组在L5左侧开窗后将开窗咬下的碎骨粒剪碎,然后将碎骨粒镶嵌于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塑成拱桥形,放置于硬膜外开窗处,缝合切口,术后观察椎板开窗位置CT及组织学变化。结果 CT检查示术后8周实验组开窗处微小骨粒形成菲薄的骨板,12周后形成的骨板较厚,骨梁连续,椎管形态及容积无明显变化,未见脊髓受压。对照组开窗处在8、12周局部有少量骨质增生,周围黏连组织侵入椎管,椎管未重建。结论 兔椎板开窗处再植自体微小骨粒的骨重建,形成的骨板可遮挡疤痕侵入椎管,减少椎管内黏连。  相似文献   
74.
中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老年男性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间的关系。方法:中老年男性分为有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两组,年轻男性构成对照组,测定血浆总睾酮、雌二醇、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老年男性血睾酮水平显著降低,促卵泡素、促黄体生成素显著升高(P均〈0.05),雌二醇水平无差异,但中老年男性动脉硬化组血睾酮与雌二醇之比值较无动脉硬化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中老年男性动脉硬化发病与血雄激素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75.
P-糖蛋白(Pgp)已成为目前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研究的靶点之一.随着对Pgp研究的深入,Pgp结构、功能及其过度表达与癫痫耐药机制逐渐被阐明,Pgp抑制剂的研究也为治愈难治性癫痫开拓了新的方向.该文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前海绵间窦(AICS)的MRI影像学特征。 方法 连续收集72例垂体增强MRI,包括32例正常体检者和40例垂体腺瘤者。通过多层面MRI观察AICS的影像特征,并给予分型。在正中矢状位平面上,以蝶骨平台延长线为A线,经AICS做一与A线平行的B线,在鞍底做一与A线平行的切线C线,测量A与B间距a,B与C间距b,分析AICS在蝶骨平台与鞍底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结果 72例中,完整型AICS组、不完整型AICS组、无AICS组分别占65.28%(47例)、26.39%(19例)、8.33%(6例)。完整型AICS在T1WI TSE增强影像显示为垂体上前方、鞍结节顶点下方的连续高信号影。测得完整型AICS的a/(a+b)值正常体检组为(0.31±0.10),垂体腺瘤组为(0.20±0.16),二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在T1WI TSE MRI上,正常体检者AICS具有较好的显示,而垂体腺瘤者AICS显示明显减少且更趋于不连续。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脑静脉及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累及的结构及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52例经临床及影像检查确诊为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CVST累及的结构,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152例CVST中,最常受累的静脉结构为横窦(57.2%),其次为上矢状窦(51.9%)、乙状窦(48%)、颈内静脉(12.5%),超过50%的CVST累及多个静脉窦,皮质静脉及深静脉血栓少见;上矢状窦血栓以中段血栓最为常见。39.5%的患者存在脑实质损害,最为常见的是脑水肿或脑肿胀,其次是静脉性脑梗死、颅内出血等;CVST最为常见的CT影像学特征依次是高密度三角征、条带征,而高密度点征、火焰征少见;MRI的特征性表现为静脉血管腔血液流空效应消失;DSA表现为静脉窦腔狭窄、显影变淡或完全不显影,侧支静脉异常扩张。结论CVST主要累及横窦及上矢状窦中段,常同时阻塞多个静脉窦;常见的直接影像学特征有条带征、三角征及血管充盈缺损;间接影像征象有脑水肿、脑出血、静脉性脑梗死等。了解脑静脉及静脉窦的结构及CVST影像学特征对CVST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心理康复护理对癫痫儿童睡眠及家长心理状况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00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癫痫儿童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睡眠质量以及家长的负面情绪改善状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工作的开展,观察组患儿的睡眠质量明显改善,睡眠时间、睡眠深度、睡眠惊醒次数比较对照组明显较优,同时家长负面情绪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康复护理应用于癫痫儿童及其家长能够有效的改善家庭的生命质量,首先患儿的睡眠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睡眠时间延长、睡眠深度加强,同时家长负面情绪明显改善,心理韧性更强,孩子能够得到的关照更足,极有利于癫痫儿童的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制备一种以硝化纤维为膜材的创伤敷料,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 对市售产品进行部分分析,采用硝化纤维作为成膜材料,以苯甲醇为抑菌剂,蓖麻油为增塑剂,棕榈酸异丙酯为皮肤柔润剂,樟脑作为芳香剂,以异丙醇、乙酸乙酯、乙酸丁酯为挥发溶剂制备创伤敷料。分别对所成膜的抗张强度、断点伸长百分率、透气防水性能等进行考察评价。结果 所制备液体创伤敷料成膜性能良好,确定硝化纤维的最终使用量为6%、蓖麻油的使用量为4%。结论 研究所制得的液体创伤敷料成膜性好,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并具备较好的防水能力及一定的透气性能。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评价不同增溶技术对西罗莫司(sirolimus,SRL)的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的影响。方法 选取固体分散体(SD)、包合物(IC)、自微乳(SMEDDS)和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LC)为SRL的增溶技术。SRL-SMEDDS和SRL-NLC已在前期研究中获得最优处方。另外,以包封率、体外溶出度等为指标,筛选SRL-SD和SRL-IC的处方工艺。分别采用0.4% SDS,水,及pH 1.2、pH 4.5、pH 6.8、pH 7.4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考察市售制剂Rapamune®,以及自制的各增溶制剂的溶出曲线。采用比格犬体内药动学试验,考察上述制剂的体内吸收度。结果 在0.4% 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中,各制剂在2 h的溶出度均超过80%。在pH 1.2的介质中,无法测得SRL-SD的溶出度,而IC、SMEDDS和NLC的溶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其他介质中,SRL的溶出度均有所降低,而SRL-IC显示了最佳的溶出度,未出现明显的降低趋势。体内药动学试验结果显示,原料药、SRL-SD、SRL-IC、SRL-NLC和SRL-SMEDDS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1%、18.7%、33.2%、78.0%、97.6%。结论 SD、SMEDDS、NLC、IC均可提高SRL的体外溶出度和体内吸收度,其中,SMEDDS对SRL的生物利用度改善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