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支气管内膜结核的纤维支气管镜与影像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分型与影像学关系,以及支气管内膜结核动态演变的纤维支气管镜与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方法分析48例经细菌培养、纤维支气管镜或手术确诊的EBTB患者的纤维支气管镜结果与胸部CT表现,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分型、动态演变与影像学特点给予评价。结果48例支气管内膜结核纤维支气管镜结果:黏膜炎症型13例,干酪坏死型8例,结核结节型6例,溃疡型7例,肿瘤型2例,纤维狭窄型5例,混合型7例。各型支气管内膜结核影像表现有交叉,CT主要表现为:肺叶、段气管支气管壁增厚31例,占64.6%,气管支气管狭窄或阻塞20例,占41.7%,支气管充气征19例,占37.5%,管腔内结节或肿块12例,占25%,阻塞性炎症12例,占25%,肺叶、肺段不张或实变18例,占37.5%。CT检查结果与支气管镜对照:病变检出符合率为83.3%。19例支气管内膜结核在1~5个月内进行了纤维支气管镜复查,其中12例(黏膜炎症型3例,干酪坏死型4例,溃疡型3例,混合型2例)病灶吸收好转,其余7例中6例转型,4例转变为纤维狭窄型,1例无变化;28例进行了CT随诊,其中20例(黏膜炎症型6例,干酪坏死型4例,溃疡型3例,结核结节型1例,纤维狭窄型2例,肿瘤型1例,混合型3例)病灶吸收好转,6例转型,2例转变为纤维狭窄型,2例无明显变化。CT与支气管镜对照疗效判定符合率达88.5%。结论CT检查与纤维支气管镜在支气管内膜结核病变的检出方面具有较高的相符性,CT作为一种无创检查,对于支气管内膜结核动态演变的观察、并发症的预测及临床治疗疗效的评估更具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胰腺乳头状-囊性肿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 ,2 2岁。以上腹部外伤后腹痛 2h之主诉入院。专科检查 :腹平坦 ,压痛明显 ,肌紧张 ( +) ,反跳痛 ( +) ,未触及明显包块。实验室检查 :血AMS 80U/L ,WBC 8.9g/L。外伤 4h后急诊B超提示 :胰腺挫裂伤 ,体尾部为著 ,尾端较大血肿形成。入院 4d后行腹部CT平扫示 :胰腺失去正常形态 ,体积明显增大 ,于体尾部可见一类圆形高、低密度混杂影 ,CT值 9~47HU ,大小约 2 0cm× 10cm× 15cm ,有包膜 ,境界尚清 ,周边可见纤维条索影 ,压迫脾门 ,脾脏体积增大。周围组织器官有受压、推移征象 ,胰管及胆管均无明显扩张 (…  相似文献   
63.
薄壁空洞性肺癌与囊性肺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薄壁空洞性和囊性肺癌的CT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14例主要表现为薄壁空洞和9例表现为完全或绝大部分囊变的肺癌病例的不典型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其病理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该23例具有不典型CT表现的肺癌均有其一定的病理基础,其中10例CT表现为薄壁空洞和5例CT表现为完全或绝大部分囊变的肺癌中,病理光镜下表现均可见有大片坏死区;4例薄壁空洞性和3例完全囊变的肺癌病理光镜下表现可见大量癌细胞合并多处小片坏死区。结论:(1)肺癌瘤体内坏死液化是肺癌形成空洞或囊性改变等不典型CT表现的主要成因。(2)肺癌瘤体内大量间质纤维化并玻璃样变性是肺癌CT表现为囊性改变的另一成因。(3)不典型CT表现给鉴别诊断造成一定困难,尤其是薄壁空洞性肺癌,对于内示甚规则之薄壁空洞性病变,应警惕肺癌。  相似文献   
64.
螺旋CT胸部低剂量参数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探讨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优化参数.方法 通过在不同扫描参数下对检测模体进行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评定不同扫描条件下模体辐射剂量及采集图像的空间分辨力、密度分辨力、噪声水平和均匀度,选择最佳扫描参数.扫描参数: 120 kV,0.75 s,Pitch 1.0,FOV 360,重建模式RF3(标准滤过),选取不同层厚和不同管电流分别扫描并记录各组结果,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60 mA常规剂量之CTDI与低剂量各组(30 mA、50 mA、70 mA、90 mA)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30 mA与50 mA之间、50 mA与70 mA之间CTDI值无显著性差异;层厚1 mm及管电流10 mA的图像噪声与其它各组层厚及管电流参数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空间分辨率和低对比分辨率随着管电流的增加而提高,在50 mA处低对比分辨率有较明显的拐点,即当管电流降低至30 mA时,低对比分辨率显著降低.结论 50 mA、层厚5 mm是单螺旋CT胸部低剂量扫描的最佳参数,适用于CT普查和早期肺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不典型脑膜瘤的MR表现,以期提高对其的认识和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不典型脑膜瘤12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多发脑膜瘤2例,侧脑室脑膜瘤2例,完全钙化性脑膜瘤2例,囊性脑膜瘤3例,恶性脑膜瘤3例.结论 仔细寻找肿瘤的脑外生长征象,是不典型脑膜瘤定位诊断的重要依据.充分认识脑膜瘤的不典型MR表现对定性诊断有重要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66.
低剂量螺旋CT筛查肺癌的诊断效能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剂量螺旋CT筛查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对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SHIMADZU 7800TX单螺旋CT扫描机对3005例行胸部查体人员进行低剂量螺旋CT检查的前瞻性研究,按照筛查处理原则追踪和长期CT随诊基线筛查结果,对有恶性倾向者或随诊增大者及时进行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所有图像由2位放射医师采用盲法观察.结果 在全部查体人群中,结节检出率为29.9%.吸烟组发现病变是非吸烟组的1.3倍,肺癌总体发生率为1.2%,其中高危人群肺癌发生率2.9%,普通人群为0.9%.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筛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9%和88.8%,且>10 mm结节肺癌的诊断效能大于<10 mm结节.35例恶性结节中肺癌34例,瘢痕癌1例;Ⅰ期肺癌19例,Ⅱ期10例,Ⅲ期4例,小细胞未分化癌局限期2例.截至2007年底,Ⅰ期肺癌平均生存期>4年,Ⅱ期肺癌平均生存期2~3年,Ⅲ期肺癌平均生存期1~2年.结论 低剂量螺旋CT对肺癌早期发现具有高敏感度和特异度,可明显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 改善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基于定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血管改变、肺气肿、气道受限三者相关性,在体内证实COPD患者肺血管与肺气肿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数字肺”平台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共计113例。计算吸气相CT图像上肺低衰减区百分比(LAA%),全肺以及各个肺叶肺血管体积百分比(IPVV%)。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正态分布)或Kruskal Wallis H秩和检验(非正态分布)比较不同严重程度肺气肿的肺血管参数的差异。Spearman相关分析IPVV%与LAA%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的相关性。结果 全肺以及各个肺叶IPVV%与LAA%呈显著强负相关(P值均<0.001),最强相关系数r=-0.735,在右肺上叶和左肺上叶相关性最强。全肺以及各个肺叶IPVV%与FEV1%和FEV1/FVC均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01),最强相关系数分别为r=0.441和r=0.498。IPVV%与LAA%的相关性显著强于IPVV%与FEV1%和FEV1/FVC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巨细胞型胶质母细胞瘤(GCG)的影像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CG的影像学资料,并与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其影像特征.结果 8例均位于幕上大脑半球.1例CT为混杂密度,4例为囊实性病灶,附壁结节呈稍高密度.4例MRI T1WI均以低信号为主,T2WI及FLAIR为混杂稍高信号或高信号,DWI呈低信号.增强呈不均匀强化,附壁结节和囊壁强化,瘤周水肿轻-中度或无瘤周水肿.光镜下,瘤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在血管周围,细胞多形性是典型特征,以奇异多核巨细胞为主.核分裂象多见,网状纤维丰富.免疫组化:瘤细胞可表达S-100、Vim、p53、GFAP,Ki-67免疫组化增殖率约为30%.  相似文献   
69.
磁共振波谱技术诊断肝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1.5T单体素1H-MRS技术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对所得的波谱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对20名健康志愿者和20例肝硬化患者行常规MRI和MRS检查,利用Philip公司波谱软件包得出各波峰下面积进行比较.结果 所有接受检查者均获得MRS结果.正常组Lip出现率100%,Cho出现率为95.00%,Cr出现率为85.00%,Glx出现率为80.00%,肝硬化组Lip出现率10o%,Cho出现率为100%,Cr出现率为70.00%,Lac出现率为75.00%.Glx峰在肝硬化组病例中出现率仅为为20.00%,正常组中无乳酸峰.两组中Lip峰下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Cho和Cr峰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体素1H-MRS技术能够分析肝硬化病理改变后的各代谢物质的变化,是无创性检查和评估肝硬化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初步评价采用相位对比法MRI测量右心室的搏出量和心输出量的准确性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无心肺疾病的正常健康人2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3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Philips 1.5T MR成像仪,测量了肺动脉的血流速度和瞬时流量,同时记录各研究对象的心率,然后计算出右心室的搏出量和心输出量。结果:正常健康人右心室的搏出量和心输出量分别为73.63±6.58ml和5.41±0.73L,3例先天性心脏病中,室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的搏出量和心输出量为87.2ml和9.16L,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的搏出量和心输出量为159.0ml和8.75L,动脉导管未闭患者右心室的搏出量和心输出量为46.9ml和4.92L。结论:MRI不仅可以清楚显示心脏大血管的解剖结构,而且能够通过准确测量肺动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计算出右心室的搏出量和心输出量,进而达到初步评价右心室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