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4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65篇
耳鼻咽喉   17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44篇
内科学   16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41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02篇
综合类   1203篇
预防医学   15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36篇
  2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59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10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43篇
  2008年   145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33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50篇
  2001年   151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自20世纪以来,脑细胞与脑细胞间连接一直都是脑科学研究的重点。尽管这些研究进展迅速,然而,大多数脑功能以及脑部疾病的机制依然不清楚,脑部疾病治疗也面临诸多困境。从解剖学的角度来看,尽管脑细胞是脑功能实现的最重要的部分,占据者大脑体积的70%~80%,但是仍有20%~30%属于细胞外空间[1-2],因此,专注于神经元、神经元网络结构以及胶质细胞的脑研究整体上也仅能部分的解  相似文献   
62.
目的:比较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及二者联合治疗对弥漫型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将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弥漫型DME 74例(82眼)分为单纯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组(A组,31眼)、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组(B组,24眼)和康柏西普联合激光光凝组(C组,27眼)。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区厚度、FFA及注射次数。结果:治疗后A组和C组BCVA及黄斑中心区厚度(CMT)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B组治疗后BCVA无改善;B组CMT治疗后1个月无改善,治疗后3及6个月CMT下降(P<0.05)。治疗后BCVA及CMT的改善程度A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优于B组(P<0.05)。治疗后6个月FFA改善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内康柏西普平均注射次数C组少于A组(P=0.001)。结论:康柏西普玻璃体内注射联合黄斑格栅激光光凝与单纯康柏西普注射治疗弥漫型DME效果相近,均优于单纯黄斑格栅激光光凝;黄斑格栅激光光凝可减少康柏西普注射次数。  相似文献   
63.
<正>结肠癌是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预后一般与分化程度、肿瘤分期、病理类型等均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是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使在病情程度相同情况下其预后情况仍有较大差异性,可见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较多且复杂,需不断完善相关指标,以此指导疾病的治疗[1]。目前,治疗结肠癌多以手术为主,术后化疗为辅,而针对性对术后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远期疗效[2]。本研究着重分析结肠癌患者手术后预后情况及危险因素,以此指导未来临床干预,进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2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1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山西省东南部地区农村居民饮食、行为等各种影响因素与贲门癌(GCC)发生的关系。方法在山西省东南部地区,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20例GCC患者和240名对照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胃癌家族史(OR=2.83,95%CI=1.74~3.94)、吸烟(OR=2.89,95%CI=1.57~5.30)、喜食烫食(OR=1.32,95%CI=1.12~2.79)可能是GCC的危险因素;体质指数≥24(OR=0.20,95%CI=0.06~0.67)、经常饮茶(OR=0.43,95%CI=0.15~0.78)、常吃新鲜水果(OR=0.62,95%CI=0.36~0.91)可能是GCC的保护因素。结论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是农村居民GCC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应对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观察宫颈癌组织诱捕受体3(decoy receptor 3,DcR3)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treptavidin-perosidase,SP)法和第2代杂交捕获法检测35例正常宫颈组织(normal cervical tissues,NCE)、3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CIN)及44例宫颈癌组织(cervical squamous epithelial carcinoma,CSES)DcR3和HR-HPV的表达。设计并合成靶向HR-HPV16 E7基因的HR-HPV16 E7小干扰RNA(siRNA)和阴性对照HR-HPV16 E7 siRNA,脂质体法转染SiHa细胞,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HR-HPV16 E7基因沉默对DcR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NCE、CIN及CSES组DcR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3/35)、48.7%(19/39)、77.3%(34/44),表达呈逐渐增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942,P<0.001)。NCE、CIN及CSES组HR-HP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7%(2/35)、56.4%(22/39)、93.2%(41/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322,P<0.001)。DcR3表达与HR-HPV感染呈正相关(r=0.893,P=0.004)。HR-HPV基因沉默后DcR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降低,且细胞增殖受到抑制。  结论  DcR3在宫颈癌中异常高表达,其表达升高与HR-HPV感染密切相关,提示DcR3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发展。siRNA技术成功诱导HR-HPV基因沉默可通过下调DcR3的表达抑制人宫颈癌SiHa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7.
<正>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类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当病变累及全结肠,伴肠外表现并全身症状明显时属重型病例,约占16%左右~([1]),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与免疫紊乱有关。该疾病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诸多不良影响,医疗费用投入负担重,使治疗该病成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治疗药物有氨基水杨酸制剂、皮质激素等,但对重症患者疗效不佳。近10余年,随着如抗肿瘤坏  相似文献   
68.
目的系统评价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和栓塞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方法以脑积水、夹闭、介入、栓塞、颅内动脉瘤、脑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以及hydrocephalus、shunt、clipping、coiling、surgical、endovascular、embolization、treatment、intracranial aneurysm、cerebral aneurysm、subarachnoid hemorrhage等中英文词组,计算机检索1990年1月-2015年9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万方数据库,辅助手工检索《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和《中国脑血管病杂志》等相关杂志,查阅关于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和栓塞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的临床研究。采用Jadad量表和Newcastle-Ottawa量表评价文献质量,Rev Man 5.3和Stata 13.1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获得731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最终纳入18项临床试验共计15 920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行夹闭术者10 038例、行栓塞术5882例。Meta分析显示:两种治疗方式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60,95%CI:0.720~1.030;P=0.110);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较差,但不存在发表偏倚(Egger法:P=0.795)。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和栓塞术后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尚待进一步的高质量临床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甲强龙与强的松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甲强龙组和强的松组,每组各37例。两组均首先给予恩替卡韦治疗2周,2周后甲强龙组给予甲强龙治疗,强的松组给予强的松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时24h尿蛋白定量、血白蛋白、肝功能、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时T淋巴细胞亚群;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2个月、6个月时甲强龙组24h尿蛋白均低于强的松组(P<0.01),血清白蛋白均高于强的松组(P<0.05);两组治疗2个月及6个月ALT、AST水平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且甲强龙组与强的松组相比较两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6个月CD8+T细胞与治疗前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且甲强龙组与同期强的松组相比较升高更显著(P<0.05)。甲强龙组肾脏临床治疗缓解率显著高于强的松组(P<0.05);两组肝脏治疗应答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强龙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肾病综合征合并乙型肝炎相对于强的松联合恩替卡韦可提高缓解率和临床疗效,改善免疫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