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2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5篇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肝癌传统治疗手段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或局部消融,而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sati‐on ,TACE)治疗也被用作姑息治疗手段[1‐2]。但由于这些治疗手段适用范围并不广泛,只在肝癌早期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很多肝癌晚期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化疗被用作晚期肝癌也已有50余年历史,包括阿霉素在内的传统化疗药物并未给患者带来生存优势[3]。直至索拉菲尼等靶向治疗药物的问世,给肝癌晚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索拉菲尼具有潜在抗血管生成和促进凋亡的活性,因此具有显著的抗肿瘤的效应[4]。作者汇总了相关临床数据,并对靶向药物疗效和安全性及单独或联合运用的疗效作了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急骤,病死率高,是目前临床诊断治疗的难题之一[1].本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肝癌破裂出血患者12例,行不规则肝部分切除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探讨雌二醇(E2)对去势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影响.方法:建立雌性Wistar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ACO),分为4组,WT去势大鼠安慰剂组(A组)、苯甲酸雌二醇组(B组)、ERKO去势大鼠安慰剂组(C组)、苯甲酸雌二醇组(D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激光多普勒血流(LDF)仪、免疫组化和RT—PCRC等检测血浆E2水平、脑血流量的变化、促血管生成素-1(Ang-1)mRNA的表达、调亡指数以及bcl-2表达.结果:经E2处理的雌性野生(WT)和雌激素α受体基因敲除(ERKO)去势大鼠,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血流的变化幅度、脑组织中Ang-1 mRNA表达和bcl-2的表达均高于安慰剂对照组(P〈0.01).结论:E2介导的Ang-1 mRNA和bcl-2表达的增加及其对微血管结构的稳定作用是脑缺性再灌注损伤修复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07年4月至2010年3月LC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4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9例取得成功,成功率84.8%,中转开腹7例(15.2%),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2个月至3年,疗效满意。结论随着LC水平的提高,LC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一种安全方法。  相似文献   
75.
氯化钆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可缓解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这种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氯化钆作用于Kupffer细胞,抑制吞噬和抗原提呈,进而抑制大鼠肝移植的急性排斥反应;缺血再灌注时,保护受伤的肝脏,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减轻对内毒素的敏感性及内毒素所致的感染作用;有效预防和减轻酒精性肝损伤等.该文对目前氯化钆抑制Kupffer细胞,进而减轻肝脏疾病的机制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6.
越太迁  付移山  魏思东  刘波 《重庆医药》2009,38(16):2118-2119
自发性破裂出血是原发性肝癌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病急骤,病死率高,是目前临床诊断治疗的难题之一。本科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肝癌破裂出血患者12例,行不规则肝部分切除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7.
邓泽虎  罗晓勇  梁万明  王济明 《西部医学》2009,21(12):2142-2143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105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常规手术组74例,预防性手术组31例,术后随访12-84个月,观察术后出血率和病死率。结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肝功能Child A和Child B级患者疗效好,而Child C级患者疗效差。术后出血率和病死率比较,常规手术组和预防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疗效满意;预防性手术不能有效预防出血和改善预后,因此行预防性手术应慎重。  相似文献   
7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管结石的诊治体会(附38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其组织损伤小,手术后病人恢复快,在已经开展此项手术的单位,当前已成为胆囊切除术的首选方式。作者统计2005年9月-2008年12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1276例胆囊结石病人,其中胆囊管结石嵌顿38例,疗效满意,积累了一定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As2 O3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肝移植瘤的作用。方法 采用实验组 1(生理盐水 )、实验组 2 (碘化油 )、实验组 3(As2 O3 +碘化油 )经肝动脉注射治疗肝移植瘤一次 ,实验组 4 (As2 O3 )经肝动脉插管灌注药物 (连续 7天 )。观察肿瘤平均瘤重、平均瘤重抑制率、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 ,检测bcl 2 /bax基因表达和VEGF表达。结果 实验组平均瘤重分别为 16 .0 8± 2 .6 9g、3.4 4± 0 .84 g、1.5 2± 0 .2 6 g和4 .87± 0 .73g ,平均瘤重抑制率分别为 78.6 1%、90 .5 5 %和 6 9.71% ,实验组 3移植瘤瘤重低于其他实验组 (P <0 .0 5 )。实验组 3、4移植瘤组织bax基因表达显著上调、bcl 2基因表达显著下调 (P <0 .0 5 )、VEGF表达下调 (P <0 .0 5 ) ;电镜观察实验组 3、4均有典型的瘤细胞凋亡改变。结论 As2 O3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对兔Vx 2肝移植瘤有显著抑瘤作用 ,碘化油能增强As2 O3 对肝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两药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0.
腹腔镜胆囊切除胆管损伤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耀虹  代国华  朱耀明  韩振华  简红 《重庆医学》2007,36(14):1422-1423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4 6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资料.结果 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2例,分别行胆总管端端吻合、胆总管修补,T管支撑引流术;肝门部胆管空肠吻合术;胆囊管结扎、腹腔引流术.结论 忽视术前准备、过分自信是胆管损伤常见的原因,强调手术应规范操作,适时中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