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2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目的]考察骨质宁凝胶的刺激性及过敏性,以评价该制剂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家兔同体左右侧自身比较法研究皮肤刺激性和用豚鼠研究皮肤致敏性.[结果]在皮肤刺激性实验中,受试品骨质宁凝胶对家兔的正常皮肤未见刺激性,但对破损皮肤见有轻微刺激性;在致敏性实验中,骨质宁凝胶对豚鼠未见致敏作用,而阳性药2,4-二硝基氯苯见有极强致敏性.[结论]在实验条件下,受试品骨质宁凝胶对受试家兔正常皮肤无刺激性,对豚鼠无致敏性,符合外用制剂的安全性要求,故可供涂布外用给药;对家兔破损皮肤有轻度刺激性,所以应慎用或避免用于破损皮肤.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复方烟酸缓释片在beagle犬体内的缓释成分烟酸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方法根据交叉试验方法给予复方烟酸缓释片和烟酸普通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中烟酸的浓度。结果单剂量试验品500mg给药后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292.6±35.8)μg·h/mL,峰浓度(Cmax)为(69.2±10.2)μg/mL,达峰时间(Tmax)为(3.3±0.3)h,消除半衰期(t1/2)为(2.1±0.3)h。结论两种制剂的Cmax,Tmax和AU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被试制剂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9.5±17.0)%。  相似文献   
83.
目的了解沈阳市不同类型市场零售肉类大肠埃希菌与沙门菌污染状况。方法2003年1~12月从沈阳市2个超市,6个农贸市场和10个街边市场,随机采集零售生肉类包括鸡肉、鸭肉、兔肉、猪肉和牛肉样品500份,应用常规方法检测其受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和沙门菌(Salmonella serovars)的污染情况,分析不同肉类品种、不同市场类型、不同季节对污染的影响。结果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在鸡肉、鸭肉和兔肉样品中均为100%,牛肉和猪肉样品中分别是89%和85%;沙门菌在鸡肉、鸭肉、兔肉样品中的检出率分别是61%,71%和83%,在猪肉和牛肉中分别是40%和48%。结论超市样品中2种微生物污染率最低,街边市场零售肉类污染率最高,农贸市场样品受污染程度居中。不同肉类以及不同市场类型2种微生物污染程度有明显差异,零售生肉是传播食源性疾病的主要潜在途径。切实有效的实施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系统,提高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性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85.
《中国药房》2017,(28):4000-4003
目的:为声敏剂的结构修饰及筛选声动力活性更好的声敏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声动力疗法""声敏剂""构效关系""Sonodynamic therapy""Sonosensitizer""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1980年1月-2017年6月在中国知网、万方、维普、Web of Science、PubMed、ScienceDirect、Springer Link、Wiley Onli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卟啉类衍生物、氧杂蒽类化合物、吩噻嗪类化合物、喹诺酮类药物等声敏剂的构效关系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09篇,其中有效文献38篇。目前研究较多的卟啉类声敏剂包括血卟啉、原卟啉Ⅸ、镓卟啉等。而后,经过对其逐步的结构修饰与改造,在保留了卟啉类化合物良好的肿瘤定位和潴留能力的基础上降低了其光毒性,如卟啉类衍生物DCPH-P-Na(Ⅰ)和锰卟啉等,表明卟啉类衍生物的声动力活性可能取决于侧链结构而不是中心金属配位离子。在荧光素结构中的苯环上引入供电子的—CH2NR2基团可降低其声动力活性,而在荧光素结构的苯环上引入硝基、溴、碘等吸电子基团可增强其声动力活性。氧杂蒽类化合物两亲性的提高,可提高其在肿瘤组织中的富集特异性,从而增强其抗肿瘤效果。在吩噻嗪类化合物中,盐酸异丙嗪和盐酸二氧丙嗪的声动力活性强于亚甲蓝,说明在吩噻嗪的3位和7位引入胺基有利于增强其声动力活性。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盐酸洛美沙星、司帕沙星、水合加替沙星、盐酸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均具有声动力活性,在喹诺酮类药物洛美沙星结构上连接聚乙二醇会提高其肿瘤聚集能力。对现有光敏剂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是今后设计与开发声敏剂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6.
目的 研究盐酸异丙嗪(PMT)与DNA的相互作用.方法 通过光谱法、热力学理论及黏度法进行研究.结果 盐酸异丙嗪与DNA相互作用形成络合物并淬灭其固有荧光,二者相互作用过程中ΔG0<0.二者结合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呈现下降趋势,且ΔS0>0,ΔH<0.氯化钠与磷酸二氢钠的加入对盐酸异丙嗪-DNA体系的荧光强度没有影响;随着盐酸异丙嗪浓度的增加,DNA-溴化乙锭体系的荧光强度逐渐减弱.DNA的相对黏度随着盐酸异丙嗪浓度的逐渐增大而显著升高.结论 DNA以静态方式淬灭盐酸异丙嗪固有荧光.二者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以静电结合为主.盐酸异丙嗪与DNA相互作用模式为嵌插方式,并且盐酸异丙嗪可能以小沟方向插入DNA分子中.  相似文献   
87.
目的研究吡罗昔康(PRCX)与人血白蛋白(HSA)的结合性质。方法采用荧光淬灭技术研究吡罗昔康对人血白蛋白内源荧光淬灭的类型,依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二者之间的结合距离,通过计算热力学参数确定二者相互作用的作用力类型,采用同步荧光和圆二色光谱研究蛋白质的构象变化。结果吡罗昔康能淬灭人血白蛋白的内源荧光,二者的结合距离小于7 nm,吡罗昔康与人血白蛋白相互作用的ΔG~0<0、ΔS~0>0、ΔH~0<0,吡罗昔康的加入导致人血白蛋白的同步荧光和圆二色光谱发生改变。结论吡罗昔康对人血白蛋白的荧光淬灭是静态淬灭,人血白蛋白与吡罗昔康之间能够发生非辐射能量转移,疏水作用力和氢键在形成人血白蛋白-吡罗昔康复合物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且形成复合物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相互作用导致人血白蛋白的构象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88.
研究表明肿瘤或炎症附近组织的渗透性比正常组织大,大分子物质较易进入并积聚到肿瘤细胞附近,实现肿瘤的被动靶向。这种作用被称为高通透性和滞留效应,即EPR效应。EPR效应的发现在药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EPR作用在靶向药物设计和开发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EPR靶向作用机理,近年来陆续研究和开发了许多高分子药物,其中很多已经上市。本文主要综述了有关EPR效应的机理、影响因素和基于EPR效应的靶向药物设计原理,探讨了EPR效应在抗癌药物靶向传递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9.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是保证人体功能正常运行的重要物质,它在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应激反应、炎症反应、免疫防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APK异常可导致多种疾病(癌症、炎症、神经性疾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等)的发生。本文对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异常导致的相关疾病、治疗药物以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0.
郝延军  赵晓笠  桑育黎  陈婧 《中草药》2013,44(2):180-182
目的 以六味地黄丸为研究对象,探索采用中成药对照提取液对中成药进行定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 制备六味地黄丸对照提取液,确定HPLC色谱条件,对六味地黄丸提取物中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的量进行标定;并对该提取物进行3个月常温稳定性试验.结果 该色谱条件对5种成分的分离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5种成分峰面积的RSD均小于1.5%.结论 采用中成药对照提取液对六味地黄丸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该方法可大大降低质量控制成本,更全面控制中成药的质量,为研究建立新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