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科学   118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19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3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枕颈部位于颅枕交界处,是指寰枢椎和其附属结构及与之相连的枕骨以及其包含的神经组织等,该部位畸形可致寰枢椎不稳和脊髓压迫,轻者可出现轻度肢体感觉运动障碍,重者出现高位截瘫,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手术治疗枕颈部畸形在临床上病例较少,我科自1993年8月至2003年2月成功地对9例枕颈部畸形和6例枕颈部创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均进行随访。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静脉滴注FDP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友根  郭胜才 《中南药学》2004,2(3):182-184
1,6-二磷酸果糖(FDP)是存在于人体内的细胞代谢中间产物,能调节葡萄糖代谢中多种酶系的活性,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缓解心绞痛,改善心肌代谢、抗心律失常,保护与改善重要脏器和器官的功能.随着应用的扩大,一些不良反应也应引起临床重视并注意防治.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地皋司明片对重睑成形术后上睑肿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行重睑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术后口服地奥司明片,头孢丙烯,外用酒精消毒切口;对照组术后口服头孢丙烯,外用酒精消毒切口。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7天肿胀明显较对照组轻,患者自我满意度明显提高,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地奥司明片可以有效减轻重睑成形术后上睑肿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制备洗涤红细胞(WRC)的可行性。方法: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过滤红细胞后,用0.9%氯化纳溶液冲满血袋,一并在低温离心机中离心,然后把洗涤液挤到0.9%氯化纳溶液袋中,再用新的注射用0.9%氯化纳溶液冲满血袋离心。这样反复3次,既成洗涤红细胞。结果:经检验各项指标符合洗涤红细胞标准,输洗涤红细胞组中的RBC、HGB和HCT均高于输未洗涤红细胞组,经t检验分析,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无1例输血反应。结论:用滤除白细胞输血器制备洗涤红细胞方法简便、安全可行,值得基层医院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伯氨喹与蒿甲醚联合治疗恶性疟疾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3月坦桑尼亚中坦友谊医院住院的恶性疟疾100例,按设定的治疗策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肌内注射80 mg蒿甲醚,1 d-1,连续治疗7 d,首次剂量160 mg;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22.5 mg伯氨喹,1 d-1,连续服用8 d。依据恶性疟疾临床治愈标准,评价2组患者出院时疗效(痊愈、无效)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治愈患者出院后28 d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无效、复发率分别为98%、0、2%和8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伯氨喹与蒿甲醚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恶性疟疾疗效,降低复发率,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total gastrectomy,TGX)后继发严重代谢性骨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13年普外科、骨科、风湿科收治的5例全胃切除术后继发严重代谢性骨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结果和治疗、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5例患者均表现为严重代谢性骨病症状,出现骨痛、骨折,骨密度下降,血钙降低,血磷偏低;1例存在严重低钙血症,有搐搦表现;3例合并较重的营养不良。经补充钙、活性维生素D3制剂和注射唑来膦酸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显示患者病情缓慢发展。结论 全胃切除术后继发严重代谢性骨病值得重视,合理的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3制剂有效。疾 病的发展较难逆转,故术后及时预防、复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2013年杭州市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谱特征。方法收集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分离培养并鉴定非伤寒沙门菌、志贺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气单胞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类志贺邻单胞菌8类细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札如病毒、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和星状病毒,多重PCR分析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毒力基因。结果 532份标本共检出腹泻病原285株,总检出率为53.6%,包括细菌158株(占55.4%),病毒127株(占44.6%)。158株细菌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88株(占55.7%),副溶血弧菌31株(占19.6%),气单胞菌17株(占10.8%)。127株病毒中诺如病毒72株(占56.7%),轮状病毒42株(占33.1%),札如病毒10株(占7.9%),星状病毒3株(占2.4%),未检出肠道腺病毒。诺如病毒中Ⅰ型和Ⅱ型分别占9.7%(7/72)和90.3%(65/72)。结论杭州市感染性腹泻病原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副溶血弧菌、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为主,应主动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四肢关节专用MRI诊断隐性创伤性骨折的价值.方法 对54例四肢关节外伤后X线平片显示阴性患者行MRI检查,检查序列包括T1WI、T2WI、STIR,观察各种异常MRI征象.结果 54例(56处)隐性骨折,其中T1WI对骨折线显示的阳性率为100%,T2WI的阳性率为82.1%,STIR的阳性率为92.6%,T1WI与T2WI、STIR序列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IR对骨髓水肿显示较T1WI和T2WI清晰.MRI能同时显示关节周围软骨,韧带、肌腱、半月板的损伤情况.结论 MRI是诊断四肢关节隐性创伤性骨折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和髓腔水肿,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避免医疗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应用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03-2012-03应用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2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记录并统计分析患者在术前、术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神经功能改善情况JOA评分及植入节段的运动范围影像学评估。结果 25例患者获得12~36个月随访,平均22个月。术前与术后(VAS)、JO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与术后植入节段的运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obi-C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保留手术节段的活动功能,短期临床效果满意,是一种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30.
目的通过对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免疫因子的测定,进一步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椎间盘源性疼痛在免疫病理学改变的异同点。方法收集标本:腰椎间盘突出症(A组)30例,椎间盘源性疼痛(B组)30例,确诊后两组均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术,腰椎爆裂骨折(C组)10例,都行前路手术,共70例椎间盘髓核标本。对各组髓核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髓核中CD25+T细胞和CD68阳性巨噬细胞进行检测及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病理学观察:C组髓核组织细胞形态一致,匀称分布,细胞质无明显退变,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其他两组均见髓核细胞空泡样变、形态不一致,胞质分布不均;A组髓核组织周围能见较多炎症细胞、局部见毛细血管增生;B组髓核细胞质退变明显,髓核组织周围能见少量炎症细胞,无明显毛细血管增生。免疫组化检测:CD68阳性率,B组(50%)A组(33.3%)C组(0%),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CD25+T细胞均表现在CD68阳性巨噬细胞相同位置,B组与C组为阴性。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周围有显著的自身免疫反应与炎症反应;椎间盘源性疼痛髓核周围有少量炎症细胞与较多巨噬细胞,但未见明显的毛细血管与T淋巴细胞增生,表明周围有炎症反应,但自身免疫反应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典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