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1.
目的:了解某院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抽取某院2012年9月11天的处方,筛选出含有抗高血压药的处方,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 888张门诊处方中使用抗高血压药的处方有1 444张,占总处方数的13.26%。抗高血压药在门诊使用较多,其中钙通道阻滞剂使用率最高;处方中抗高血压药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某院门诊抗高血压药使用基本合理,大多为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微生态制剂和乳果糖联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75例功能性便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包括调整饮食、训练排便习惯及每日进行适量活动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微生态制剂和乳果糖溶液。治疗4周,停药后随访8周。采用症状评分方法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且远期复发率较对照组低(7.5%vs78.6%)(P〈0.01);两组在治疗前后均进行大便pH值测定,治疗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1例出现轻度腹泻,两组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微生态制剂和乳果糖联合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14.
《抗感染药学》2016,(3):494-496
随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药师的业务工作已经由传统的调配、发药、保障药品供应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的新模式;临床药师作为医院药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临床药师在各级医疗机构内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更好地为临床患者提供药学服务,已成为摆在从业人员面前的重要问题。探讨和分析了国内医疗机构中临床药学服务的现状,并对其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奕  杨梦婕  周密  黄艳 《上海医药》2024,(3):64-66+75
目的 :分析临床药师参与的使用阿奇霉素成功救治1例解脲支原体(UU)感染患儿的治疗过程,为优化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经验。方法 :临床药师通过对阿奇霉素用于新生儿UU感染的风险和获益评估,参与抗感染方案的制定。结果 :单药阿奇霉素可用于新生儿UU感染的治疗。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协助医师制定用药方案,深入临床实施用药指导,可充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脂肪含量的增加以及更多的多坐少动的生活方式,使得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及由此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ease,NAFLD)的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虽然脂肪肝被认为是良性病变,但它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早期阶段。不经治疗的脂肪肝会逐渐发展为炎症细胞浸润、坏死、纤维化,并可能引起肝细胞癌变。因此,对脂肪肝的防治研究亦日益成为医学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1型(AML-M1)合并鼻-眶-脑型毛霉病的临床特征、诊治经过和预后, 探讨多部位取样检测及多种途径给药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份收治于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的1例儿童AML-M1合并鼻-眶-脑型毛霉病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 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 男, 13岁3个月, 确诊AML-M1型, 诱导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出现反复发热、咳嗽、鼻塞、口角歪斜和神志淡漠。影像学检查提示颅内多发低密度影, 双侧鼻旁窦窦腔内可见高密度影, 鼻咽顶后壁软组织明显增厚, 鼻咽腔变窄。鼻咽镜检查提示鼻咽顶部大块肿物, 堵塞后鼻孔及鼻咽部。脑脊液、血液和痰液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均检出微小根毛霉。静脉应用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ABCD)联合口服泊沙康唑混悬液, 同时局部给予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雾化、鼻腔冲洗及鞘内注射ABCD抗真菌治疗。原发病AML-M1行地西他滨+HAG(高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化疗方案。经全身及局部多途径给药抗真菌治疗, 患儿转入我院14 d后, 精神状态好转, 热峰下降, 复查血液、痰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杨素对5- 氟尿嘧啶(5-FU)诱导肝癌Bel-7402 细胞凋亡的增敏作用。方法 白 杨素单独或联合5-FU 作用Bel-7402 细胞,用MTT 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与周期分 布变化;Western blotting 检测Bcl-2、Bax、Bad 及Cleaved Caspase-3 蛋白。结果 50 ~ 250μmol/L 白杨 素作用Bel-7402 细胞48 h 呈浓度依赖性的抑制细胞活力,且100μmol/L 白杨素组细胞存活率为(82.261± 7.793)%。100μmol/L 白杨素单独作用24 h 对Bel-7402 细胞活力和凋亡均无影响(P >0.05)。与空白对照 组比较,100μmol/L 白杨素作用24 h 后,不同浓度5-FU(12.5、25.0 及50.0μg/ml)作用48 h 对Bel-7402 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增强(P <0.05);25.0μg/ml 5-FU 诱导Bel-7402 细胞凋亡率增加(P <0.05);G2/M 期 细胞比例升高(P <0.05);促凋亡蛋白Bax、Bad 及Cleaved Caspase-3 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 <0.05);抗凋亡 蛋白Bcl-2 表达水平下调(P <0.05)。结论 白杨素增强5-FU 诱导人肝癌Bel-7402 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 与线粒体凋亡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体内白消安(BU)血药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并进一步估算非清髓预处理(RIC)方案下患儿体内BU暴露情况.方法:以白消安D8(BU-D8)为内标,乙腈蛋白沉淀,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C18(50 mm×2.1 mm,1.7μm);柱温:40℃;流动相以含0.1%甲酸的乙腈为有机相,以含10 mmol·L-1甲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为水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1;进样量:2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BU和BU-D8离子通道分别为m/z 264.10→150.90和m/z 272.10→159.10.使用NextDose贝叶斯回归模型分别计算患儿体内BU暴露量,以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BU在0.1~10.0μg·mL-1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为0.1μg·mL-1.定量下限以及低、中、高浓度质控品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分别为4.3%~5.1%和3.2%~6.9%,平均提取回收率为(111.2±11.8)%,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均<15%.21例患儿经模型估算的BU AUC中位值为1191.23(775~2511.57)μmol·min·L-1),个体间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高,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临床开展BU血药浓度监测.RIC方案下患儿体内BU暴露存在个体差异性,有待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特点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依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配套板条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部分菌株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共分离铜绿假单胞菌563株,主要分离自低年龄患儿,其中<1岁占52.0%,其主要来源于下呼吸道标本,占68.4%,临床科室分布以呼吸科和重症监护室( ICU)为主,分别占31.1%和25.2%。该菌对检测的抗菌药物均有耐药出现,对第3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耐药最严重,3年间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为30.80%~86.58%,头孢噻肟的耐药率为30.20%~58.43%,3年间耐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15,21.985,P<0.01),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药物敏感性较好,耐药率均<10%,但耐药率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在ICU耐药最为严重,除了庆大霉素及环丙沙星外,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病房(χ2=6.444~97.238,P<0.05)。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医院感染常见致病菌,临床应加强耐药监测,根据儿童用药特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