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02篇
  免费   2019篇
  国内免费   2030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6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112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963篇
内科学   2557篇
皮肤病学   27篇
神经病学   90篇
特种医学   11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4010篇
综合类   9278篇
预防医学   1280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342篇
  92篇
中国医学   346篇
肿瘤学   1899篇
  2024年   185篇
  2023年   700篇
  2022年   609篇
  2021年   920篇
  2020年   859篇
  2019年   1202篇
  2018年   927篇
  2017年   805篇
  2016年   930篇
  2015年   985篇
  2014年   1541篇
  2013年   1811篇
  2012年   2296篇
  2011年   2434篇
  2010年   2439篇
  2009年   2395篇
  2008年   2243篇
  2007年   2056篇
  2006年   1851篇
  2005年   1723篇
  2004年   1600篇
  2003年   1532篇
  2002年   1495篇
  2001年   1202篇
  2000年   964篇
  1999年   845篇
  1998年   613篇
  1997年   471篇
  1996年   342篇
  1995年   259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1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4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肝外胆管的血液供应比较脆弱,有3个主要原因:其一,胆管的血供不像肝脏由动脉和门静脉双重供应,而仅由单一的动脉供给;其二,供给胆管血液的动脉均为与胆管伴行的终末支血管,口径较小;其三,这些终末支小动脉在胆管壁外的交通支较少.上述胆管供血动脉的解剖特点导致了胆管容易受到缺血性损伤.缺血性胆管损伤多为医源性,如肝移植、肝脏介入治疗、胆管和涉及胆管的胰腺手术等.  相似文献   
102.
胆道外科的微创化理念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1 微创的概念 微创外科(minimally in vasivesurgery,MIS)的真正意义在于减小外科所带来的局部或全身伤害性效应。黄志强教授指出“微创外科的目的是外科病人能达到最佳的内环境稳定状态、最小的手术切口、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最少的瘢痕愈合、更好的医疗效果、更短的医疗时间、更好的心理效应”。对微创外科的这一定义,已被中国广大外科医生所接受。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手术总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因此,尽量减少手术对机体的损伤,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是外科医生应遵循的原则。腹腔镜外科是微创外科领域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通过胆道而进入外科领域,被视为一场外科学技术革命,微创技术已在胆道外科疾病治疗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可溶性P-选择素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检测乙肝肝硬化患者在门静脉高压症围手术期血小板的数量及反映血小板功能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比较其在有门静脉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的差异。结果血栓形成组患者及无血栓形成组患者间,血小板数量无显著差异,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在术后第4~6天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在行门静脉高压症手术后,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对门静脉血栓形成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4.
胰腺癌扩大根治术中的血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的临床意义和手术方法 ,以及术中医源性血管损伤的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42例胰腺癌扩大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分为三组,A组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n=51),B组为术中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组(n=5),C组为未行血管处理组(n=186),比较三个组的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管阻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生存分析.结果 三个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42.85±102.32)min、(348.62±92.31)min和(315.00±83.43)min,术中平均输血量为(1430.83±1092.43)ml、(1420.22±794.41 ml)和(928.19±571.57)ml,手术时间和术中输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8.4个月,不合并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组的胰腺腺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期16.1个月,生存分析两者无明显差异(P 0.05).51例联合血管切除的患者中,行血管壁部分切除7例,行血管节段切除44例,44例血管节段切除患者中38例行端端吻合,6例行间置移植物,血管切除长度平均(2.92±1.35)cm;5例术中医源性动脉损伤的血管分别为肝动脉1例,肠系膜上动脉1例,腹腔干3例,处理方式为4例行端端吻合,1例行局部修补.结论 积极合理的开展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的胰腺癌扩大根治术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由于局部的解剖关系复杂,术中较易发生医源性血管损伤,应引起术者重视并加以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胃肠道创伤的发生特点及其临床表现、诊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03例胃肠道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27例(74.9%)合并腹部其他脏器或血管损伤。行破裂口缝合修补术213例(70.3%)、空腔脏器部分切除吻合术35例(11.6%),余保守治疗,对合并伤均作相应处理。结果本组男女伤员比例为9.6∶1;平均年龄28.2岁;以工人为主。主要致伤原因为锐器切割、交通事故及钝性击打,合计占67%。治愈294例(97%),余9例死于失血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准确全面的早期诊断、正确处理胃肠道破裂、重要脏器合并伤以及MODS是腹部创伤诊治过程中的重要内容。男性青壮年工人是胃肠道创伤的高危人群,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院诊治水平有望降低此病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hione-S—transferase-π,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DNA—topoismerase,TopoⅡ)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5例肝癌组织、20例癌旁和10例肝硬化组织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并对其组织病理指标及3年生存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①35例肝癌中的P—gp、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71.4%、31.4%。②肝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肝硬化组织。③P—g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率为17.1%,P—gp+GST-π、P—gp+TopoⅡ和GST-π+TopoⅡ阳性率分别为60%、14.3%、2.8%,其中P—gP+GST-π和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P〈0.01)。④TopoⅡ表达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结论①原发性肝癌多药耐药与其P—gp、GST-π、TopoⅡ表达有关。②对肝癌患者化疗前进行耐药基因检测,对患者化疗用药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联合用药的合理选择,提高疗效及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7.
临床资料   患者,男,50岁,因脐周疼痛半月,CT发现腹腔占位入院,既往史无特殊,无输血史及冶游史.查体:体温36.6℃,脉搏92 次/分,血压85/62 mmHg,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可推动,质地中,无触痛.腹软,脐周偏左可扪及一10 cm&#215;10 cm大小包块,轻压痛,质地硬,边界尚清晰,可轻微推动,未扪及血管波动,未闻及血管杂音.CT示:肝脏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及强化灶,肝门结构清楚,肝内外胆道未见扩张,胃下方胰腺前方可见1个实性占位性病灶,大小为13 cm&#215;12 cm,呈浸润性生长,边缘不规则,腹主动脉旁可见肿大淋巴结;胸片、心电图正常.……  相似文献   
108.
胃肠粘膜相关淋巴瘤(malignantlymphomaofmucocaassocatedlymphoidtissueMALT-ML)是一种预后不良的罕见肿瘤,我院近期收治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胀痛,返酸伴消瘦4月。术前胃镜检查提示:贲门胃底后壁小弯侧半周形不规则凹陷,大小约5cm×10cm,诊断为(胃底贲门)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B细胞型),血常规正常。全身浅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术前口服阿莫西林消灭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三天后手术治疗。术中瘤体局限,肝脾未查及异常,按“胃癌”行D2根治手术。术后病理证实:胃溃疡型粘膜相关淋…  相似文献   
109.
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讨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前、术后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 随机抽取肝胆外科1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实验组55例,对照组55例,实验组术前术后给予心理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术前后准备。结果 实验组无一例因术前紧张焦虑不良心理情绪导致延误手术及术后出现腹胀及尿潴留。结论 心理护理是防止腹腔镜手术病人术前术后紧张焦虑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0.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联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结合肝移植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  8例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 (7例原发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1例为Wilson病 )在等待肝移植期间经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 3~ 7次 ,所有患者均接受同种异体改良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患者等待供肝时间 8~ 30d ,平均 13d ,所有患者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痊愈出院。应用分子吸附循环系统治疗后 ,患者的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1) ,但凝血功能的改善不明显。结论 分子吸附循环系统可暂时替代肝脏的部分功能 ,帮助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顺利渡过肝移植等待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