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5篇
  免费   743篇
  国内免费   521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5篇
口腔科学   70篇
临床医学   2162篇
内科学   330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267篇
特种医学   282篇
外科学   265篇
综合类   3942篇
预防医学   721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1599篇
  56篇
中国医学   1139篇
肿瘤学   174篇
  2024年   118篇
  2023年   359篇
  2022年   249篇
  2021年   430篇
  2020年   478篇
  2019年   682篇
  2018年   538篇
  2017年   461篇
  2016年   490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775篇
  2013年   750篇
  2012年   914篇
  2011年   956篇
  2010年   748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697篇
  2007年   630篇
  2006年   594篇
  2005年   568篇
  2004年   514篇
  2003年   424篇
  2002年   411篇
  2001年   303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20篇
  1997年   96篇
  1996年   7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61.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1例老年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心钠素(ANP)浓度,发现老年心功能不全组AN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浆ANP含量随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而明显减少(P<0.05)。病程与ANP浓度呈负相关 (r=-0.441,P<0.05)。不同病种、不同受累部位及有或无房颤之间ANP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62.
补益方稳定动脉硬化粥样斑块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燕 《中医杂志》2005,46(2):122-122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引起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与防治血栓相比,稳定斑块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西药在此方面已有肯定疗效,如降脂药物、抗氧化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但中药对此研究甚少,本研究试图从补益的角度研究其对斑块的稳定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炎症反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测定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正常对照组43例的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CRP),并按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者分成2组:CRP高水平组(CRP>3mg/ml,n=31例),CRP的低水平组(CRP<3mg/ml,n=24),并对2组病人进行追踪观察6个月;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CRP高水平组急性心脏事件(心肌梗死、血管重建术,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CRP低水平组,且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心脏事件与炎症反应增强有关,C反应蛋白对预测不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64.
红花注射液治疗高粘血症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文桂 《华夏医学》2003,16(6):882-882
高粘血症是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升高导致的综合征 [1 ] ,是最近几年逐渐兴起的一个边沿性学科。临床上比较常见 ,特别对于中老年的高粘滞血症者 ,如长期不治疗 ,从而引起全身或局部血液循环或微循环障碍 ,使心脏、脑、肾、肺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 [1 ] ,导致缺血缺氧 ,加重原有疾病 ,因此 ,笔者对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 2月我科收治的 5 2例高粘血症患者应用红花注射液治疗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共 1 0 4例 ,经用北京普利生L BY- N6 A型血液流变学检验仪检测诊断为…  相似文献   
65.
急性脑血管病不仅有神经系统损害 ,而且可以出现一系列内分泌及代谢方面的变化 ,为了探讨白细胞在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的变化 ,我院 1997— 2 0 0 1年对 36 1例老年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均为起病 72h内急性脑卒中患者 ,女 10 8例 ,男2 5 3例 ,出血性卒中 5 0例 ,缺血性卒中 311例。年龄 6 0~ 89岁 ,平均 6 9岁。全部病例均经头部CT及MRI确诊 ,且通过检查排除感染、血液病、休克及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所有患者在其发病 2 4h内及病程 3d、7d采末梢血行周围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检查 ,应用日本光电 7- 80 0型血细…  相似文献   
66.
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方法从2003年3~8月门诊体验人群中随机抽取标本150人,并排除糖尿病及高血压,测定FBS、血脂水平、血清瘦素水平(LEP)、胰岛素水平(INS),瘦素、胰岛素测定均采用放射免疫方法.胰岛素敏感性以敏感指数(IAI)评价.结果血清瘦素水平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与性别(SEX)、年龄(AGE)、体重指数(BMI)、INS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29,0.329,0.249,0.322,P<0.05);与LOGIAI显著负相关(r=0.322,P<0.05),与TC,TG无明显相关;在调整年龄、BMI后,多远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清瘦素水平仍与INS,LOGIAI显著相关.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TC,TG均无相关,提示高脂血症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正常人群比较无明显改变;血清瘦素水平与LOGIAI负相关,高瘦素水平人群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存在胰岛素抵抗,提示瘦素-胰岛素轴的存在,瘦素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存在高瘦素血症、瘦素抵抗.如果能弄清瘦素、胰岛素抵抗、肥胖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因果关系,可能对瘦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相关痰病的防治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Ki67、P53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大肠肿瘤癌变的关系及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测定正常大肠黏膜、大肠息肉及大肠癌组织标本中Ki67、P53及MVD值,共80例,分析其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 在正常黏膜、大肠息肉、大肠癌组中的Ki67标记指数逐渐增高(分别为11.00±10.70、39.64±17.70、52.96±26.4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001)。正常黏膜组P53蛋白均为阴性,大肠癌组P5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息肉组(P=0.0001)。Ki67、P53蛋白表达与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大小、大肠癌的病理类型、Dukes分期均无相关性。正常黏膜、大肠息肉、大肠癌组的MVD值(14.80±5.10、19.70±7.84、36.56±20.40)逐渐上升,3组差别显著(P=0.0001)。大肠癌中Dukes C、D期的MVD值(40.56±3.49)明显高于A、B期(29.50±2.45)(P=0.016)。Ki67与P53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5149,P=0.015)。联合检测Ki67及P53鉴别大肠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70.37%)低于单侧Ki67(96.30%),但特异度(94.34%)明显增高。结论 Ki67标记指数可反映细胞增殖状态,指数高的大肠腺瘤易发生癌变。MVD值高的大肠癌易发生转移,MVD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参考指  相似文献   
68.
老年人群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的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群是肺炎球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在老年人群中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一条有效而经济的预防途径。198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竭力推荐在全球老年人群中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但我国该疫苗的接种令人十分不满意。为提高国内对其安全性的认识,我们观察了2002年11~12月315人老年人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后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9.
胰腺癌的主要病因与早期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胰腺癌大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目前是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本文就其主要病因和早期诊断方法的进展作一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70.
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RGD)是纤维蛋白原(Fg)等粘附蛋白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识别和结合的氨基酸序列,我们合成的含RGD肽段的Ac-Arg-Gly-Asp-NHCH2CH2Ph在体外能预防ADP(终浓度为5.0μM)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并表现出较强的浓度依赖性。血浆中3小时仍有较高的生物学活性。IC50=76.42±55.42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