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0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神经生长因子在小鼠体内的动力学、组织分布和排泄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在小鼠体内的动力学、组织分布和排泄情况。方法:采用核素标记结合电泳法测定小鼠肌注^125I-NGF后不同时间体液及组织中NGF含量。结果:肌注后血浆药-时曲线符合二室分布模型。消除半衰期(t1/28)为3.1h,分布半衰期(t1/2ka)为5min,最高吸收峰时间为25min,AUC为72.4mg.kg^-1.h^-1。甲状腺、血浆、颌下腺、颈上神经节、肾上腺素和肾脏中药物浓度较高。结论:NGF在体内分布广,组织内含量高,主要通过尿液排泄。  相似文献   
72.
毒理学的挑战、机遇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近几年来 ,有关 2 1世纪毒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如 2 0 0 1年召开的国际毒理学大会 (ICT IX)将此作为会议的主题。对此问题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有人认为毒理学将迎来大发展的新时代 ,也有人认为毒理学的发展不容乐观。但不管如何看 ,进一步明确毒理学面临的挑战 ,弄清其社会需求 ,准确把握发展趋势 ,抓住机遇 ,对发展我国的毒理学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为此 ,浅谈一点个人的看法。1 毒理学面临的挑战毒理学当前面临的挑战可以说有很多 ,有来自社会的、其他学科的、毒理学自身的 ,在我国还有毒理学人才流…  相似文献   
73.
视黄酸致小鼠腭裂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化学物致小鼠腭裂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视黄酸 (RA)为受试物 ,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 (SSH)从全基因组水平上对RA致腭裂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结果 得到RA逆向差异表达片断14个 ,正向差异表达片断 9个。经测序和GeneBank比对后得到已知基因 7条 ,余者为未知功能基因或未知基因。结论 Gpc3和胰岛素诱导蛋白 1可能通过调节腭发生过程中某些基因干扰间充质细胞正常增殖 ;Ptprs的表达抑制影响了某种腭突发生中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腱生蛋白的抑制表达可能使细胞粘连力的去除失败或者由于基质中MMPs的表达降低而使腭中缝消除受阻。还可能影响细胞对营养物质的摄取而引起Rps2 5的上调诱发过度的细胞凋亡而在腭裂发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74.
雷公藤提取物对大鼠致畸敏感期毒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雷公藤提取物(LLZ)对受孕SD大鼠在致畸敏感期的致畸作用.方法:孕鼠随机分为0,10,30和90mg·kg-1体重4个剂量组,于妊娠d6~15(胎鼠器官形成期)每日灌胃染毒1 次,妊娠d20处死母鼠,剖宫观察对胚胎的影响.结果:雷公藤提取物在90 mg·kg-1剂量时出现明显的母体毒性和胚胎毒性,表现为母鼠体重增加值比对照组小;死胎率及吸收胎率增高,活胎率降低; 30 mg·kg-1剂量时出现胎儿毒性,表现为胎儿体重、身长较小、胸骨缺失和骨化迟缓;未观察到胎儿畸形.结论:LLZ对SD大鼠在有母体毒性(90 mg·kg-1)时有胚胎毒性,在无明显的母体毒性(30 mg·kg-1)时也有一定的胎儿毒性,但均无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4种重金属化合物对P4501A1基因产物乙氧基-9-羟基异吩恶唑酮-邻-去乙基酶(EROD)诱导活性的影响。方法:4种重金属化合物及诱导物L-去甲肾上腺素不同时间与FL/P450 1A1细胞作用,通过测定EROD反应终产物乙氧基-9-羟基异吩恶酮荧光强度来了解EROD活性。结果:FL细胞的EROD诱导活性较低,FL/P450 1A1细胞的EROD诱导活性较高;重金属化合物同时加入时可抑制  相似文献   
76.
甘氨双唑钠对大鼠的致畸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甘氨双唑钠的致畸性。采用传统的致畸学试验方法,检测了CMNqa对Sprague-Dawley孕鼠在致畸敏感期的潜在毒性。试验设139.9,279.0和1399.0mg/kg3个剂量,同时设对照组,采用尾静脉注射给药。孕鼠接受CMNa后,母体体重减轻,并随剂量的增大而有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77.
背景与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60基因(heat shock protein 60 gene,Hsp60)在小鼠胚胎腭、前肢正常和异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材料与方法:将受孕后ICR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各64只,于孕10 d(gestational day 10,GD10),分别经口一次给予实验组孕鼠80 mg/kg的全反式视黄酸,对照组孕鼠给予等体积的大豆油,并分别于GD11~GD18取2组胎鼠的前肢,于GD15~GD17取2组胎鼠的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sp60的表达丰度.结果:Hsp60在正常、异常肢和腭中均有表达.对照肢的表达丰度在GD14和出生前呈高表达,而实验肢的表达在各胚龄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肢Hsp60在GD11~GD18的表达水平高于同一胚龄的对照肢(P<0.05).在正常腭中,Hsp60恒定表达,在异常腭中,Hsp60的表达随胚龄增大而降低;在GD15~GD17的表达丰度为实验腭低于同胚龄的对照腭(P<0.05).结论:全反式视黄酸所致的短肢中,脚60的表达呈应激性升高;而在异常腭中,Hsp60的表达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78.
目的运用微孔板体外培养技术,建立人HepG2细胞的体外彗星试验方法,为进一步建立体外高通量筛选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用人HepG2细胞,运用96孔板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建立微孔板的彗星试验方法,结合中性红检测细胞毒性的方法,选择20种化合物对所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阳性和阴性对照物用所建方法与体内试验所获结果一致,验证结果显示,8种遗传毒物在体外彗星试验中均获得阳性结果,灵敏度为100%,且当细胞的相对活力>50%时,拖尾率及尾长均与剂量呈正相关。12种非遗传毒物中,11种物质呈阴性反应,1种物质呈阳性反应,特异性为91%。结论运用微孔板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可在1块96孔板上同时检测4~5种受试物,并在无S9的情况下能检测出直接与间接诱变剂,并可界定出引起遗传毒性的作用剂量,提高了筛选的速度,减少了受试物等的用量,具有发展成为体外高通量筛选方法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9.
目的:评价神昌滴丸在妊娠期的毒性。方法:用80只孕鼠,分为3个不同的剂量(0.25、0.5、1.0g/kg)实验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采用玉米油作为溶剂),每组19~21只孕鼠。实验组和对照组给药容量为1mL/100g体重,均采用灌胃给药,给药时间为GD6-15。于妊娠第20天处死孕鼠,检查母体妊娠与胎鼠畸形情况。结果:神昌滴丸在1.0g/kg剂量出现母鼠增重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剂量组出现活胎率下降和死胎率增加,但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各剂量组的每窝平均活胎数和吸收胎率及致畸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受试剂量下各组的平均胎盘重、胎儿体重、身长、尾长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低剂量组胸骨节数、骶椎数,高剂量组掌骨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骨骼发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母鼠和胎鼠明显的外观、脏器以及骨骼的畸形。结论:神昌滴丸在1.0g/kg剂量时对孕期SD大鼠存在一定的母体毒性,在受试剂量下无明显的胚胎毒性、胎儿毒性和致畸作用。  相似文献   
80.
背量与目的:评价复脑苏在妊娠期的毒性. 材料与方法:用82只SD大鼠孕鼠,分为3个不同剂量的复脑苏(7.5 ms/kg、15.0 mg/kg、30.0 mg/kg)实验组,同时设阴性对照组(0.85%NS),每组19~21只孕鼠,实验组和对照组给药容量为10 ml/kg体重.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采用尾静脉给药,给药时间为妊娠期第6 d~15 d.于妊娠第20 d处死孕鼠,检查妊娠母体与胎鼠畸形情况.结果:复脑苏在各剂量组的活胎率、死胎率和吸收胎率及致畸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胎鼠体重、身长、尾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平均胎盘重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各实验组除尾椎数和远端趾骨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它骨骼发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母鼠和胎鼠明显的外观、脏器以及骨骼的畸形.结论:复脑苏在本实验剂量(≤30.0 mg/kg)下无明显的母鼠毒性和致畸作用,也无明显的胚胎毒性和胎鼠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