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58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1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服用辛伐他汀每天20mg和40mg,观察疗程6周,治疗前后测定血脂指标及肝功能、磷酸肌酸激酶等。结果两组服药后均有明显的调脂作用,其中40mg组调脂作用更强,达标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未见有明显肝功能损害或肌病。结论辛伐他汀在治疗高脂血症患者时,适当增加剂量可提高调脂疗效,而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2.
彭晓红 《河北医学》2000,6(10):946-947
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是继功能制护理、责任制护理后的一种新的科学护理模式。特点是按照护理程序的科学工作方法 ,为病人解决问题。我们病区 (以消化、呼吸内科为主 )从 1997年 8月开始实行整体护理 ,在二年多的工作实践中 ,我们发现 ,整体护理实施过程中健康宣教起着重要的作用。1 重新认识护理概念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织全科护理人员 ,认真学习整体护理理论知识 ,使大家重新认识了“护理”的定义——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在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理解了“健康”的含义——不但没有身体缺陷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增加趋势。作者自1993年1月至2007年8月对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40例,其中25例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现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观察13例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特点,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方法: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与免疫组化研究,并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结果:13例中3例交界性胃肠道间质瘤2例复发,1例良性胃肠道间质瘤3年内死于肿瘤,4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术后半年到3年内死亡,其余均健在.肿瘤组织学特点为肿瘤组织呈结节状、分叶状、多发性.肿瘤细胞以梭形或上皮样细胞为主.免疫组化标记物CD117、CD34.结论:胃肠道间质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肿瘤,熟悉该肿瘤的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对避免误诊为肌源性、神经源性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5.
眩晕是临床常见表现,神经内科尤为多见.近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眩晕症中,有28例首诊被误诊,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28例为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龄35 ~ 59岁16例,60~79岁9例,80岁以上3例.  相似文献   
66.
目的:对医护一体急救管理模式在急重车祸急诊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对本院有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重大车祸急救成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病例中除医护人员到达车祸现场已死亡为7例,现场实施心脏复苏9例,3例与转运途中出血过多而死亡,其余均得到及时救治,抢救成功率达92.1%。与抢救成功率87%相比,经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该模式下医护人员的时间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两组相比具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处理不足与不当事件发生情况比可知,对照组的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专科医师的满意度对比中,对照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医护一体化急救管理模式是在一个相互协调与院方提供支持的基础上保证对大限度的对急危重车祸伤员提供急救,其宗旨与目的也是为了能够尽最大力量完成对伤员生命的抢救,减少死亡。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研究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疾病时对患者服用剂量不同的阿托伐他药物,并对不同剂量药物错产生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自2011年2月~2014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共计152例,经患者同意后对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共7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我院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时常规的服药剂量服用阿托伐他,分别在治疗每晚口服约20mg,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将药物剂量翻1倍,每晚服用40mg,两组患者在我院均进行为期180d的治疗,护理人员保证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环境相同,180d后对患者的各方面数据进行检测,如血脂水平高低等,并在护理期间对患者的发病次数以及2次发病间隔时间进行记录。结果经过我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患者的发病次数、发病严重程度以及2次发病间隔时间等均得到了较为有效的控制,并且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采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药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不同,在患者可承受范围内剂量越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1]。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总结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技术治疗面颈部瘢痕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23例面颈部瘢痕患者分别采用单个或多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面颈部正常皮肤下,经1~2个月注水扩张后,利用扩张后皮瓣直接推进或形成异位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后创面.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术后皮瓣的成活、皮肤的色泽,以及最后面部的瘢痕情况.从而判断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23例,其中1 例术后出现血肿、1例发生扩张器渗漏、2例在扩张过程中出现感染,经处理后正常扩张.扩张后皮瓣均满足修复区所需.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面颈部皮肤色泽正常,外形良好,无功能障碍,面部为线状瘢痕,较为平整,无增生性瘢痕,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面颈部瘢痕方法 简单,效果满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坦洛新缓释胶囊与全雄激素阻断联合用于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疗效。方法将68例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全雄激素阻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坦洛新缓释胶囊0.2 mg,1次/d,疗程均为4个月。结果治疗4个月后,两组QOL及Qmax较治疗前明显上升,IPSS评分、RU和TPSA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且观察组IPSS、QOL、Qmax、RU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体位性头晕1例,症状较轻。结论坦洛新缓释胶囊联合雄激素阻断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LUTS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70.
沈健 《当代医师》2014,(7):974-976
目的对比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出现伊马替尼耐药后改用舒尼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中本科应用舒尼替尼治疗伊马替尼耐药的GIST患者96例,47例患者直接改用舒尼替尼治疗(既往伊马替尼日最高剂量400mg组);49例患者按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NCCN)指南继续逐步加量至600,800mg/d(既往伊马替尼日最高剂量>400mg组),患者再次耐药后改用舒尼替尼。根据使用舒尼替尼用量不同将96例患者分为2组,A组采用舒尼替尼50mg/d,B组采用舒尼替尼37.5mg/d。观察总结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1)既往伊马替尼400mg/d组总有效率为80.9%(38/47),>400mg/d组总有效率为69.4%(34/49),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既往伊马替尼400mg/d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期(0s)与>400mg/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所有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47例)、恶心(38例)、疲乏(35例)和中性粒细胞减少(34例)等。B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A组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现伊马替尼耐药的胃肠间质瘤患者改用舒尼替尼治疗,其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用伊马替尼400mg/d治疗出现耐药后应直接改用舒尼替尼37.5mg/d,可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安全性较高,而不是选择加大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