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5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450篇
预防医学   73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125篇
中国医学   1066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23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6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19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霖  刘道清 《四川中医》2006,24(11):29-30
刘鸿恩,清代医家,河南尉氏人,著有《医门八法》传世。该文对刘鸿恩的籍贯及生平事迹进行了考证,对刘氏的著作及其学术思想等作了研究阐述。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评价连续CT检查对病毒性慢性肝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病毒性慢肝患者连续螺旋CT检查>2年的系列图像,测量肝(左、右叶)及脾体积,以及侧支循环的范围及程度。所有病例的CT表现与肝功能(按Child-Phgh分级)和肝组织学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3例Child分级积分增加(积分增加组),其余积分无改变(积分不变组)。在积分增加组初次检查与末次检查相比肝体积比率明显变小(P<0.05),右叶体积比率也明显变小(P<0.01)。左叶及脾体积比率在初末次检查均无明显变化(P>0.05)。积分不变组中有6例初末次检查示侧支循环的范围及程度均有发展。结论:连续CT检查对评价病毒性慢性肝病十分有用。肝体积变小,尤其是右叶体积变小提示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寻求解决大面积烧伤病人创面愈合后瘢痕痒痛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方法精选良药制成散剂,应用于2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愈合后瘢痕痒痛部位和2例供皮区增生性瘢痕,用药面积3% ̄15%。结果22例患者有21例每次用药后痒痛症状减轻或消失,所有患者用药期间检查血、尿未见有肝肾损伤及过敏现象。结论九味康复散对治疗烧伤后瘢痕痒痛症状有较好的疗效,既方便又经济,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994.
995.
中医特色的发展与现代特征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文敬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2):2165-2167
从"特色"释义着手,对"特色"的相对性、排它性、保守性等进行分析研究,论述了"特色"发展的条件和"特色"发展的标志.认为:"特色"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在于现代社会人类对特色的需求和依赖程度及社会能否为其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适宜的社会思想和科技文化环境;另一方面在于"特色"本身能否抛弃狭隘的学科情感,自觉顺应开放的时代,迎接现代背景的挑战,与整个社会环境思想、现代科技思想溶汇贯通,并在与现代特征的渗透中丰富特色内容.  相似文献   
996.
一氧化氮及其合酶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斌  李源 《医学综述》2001,7(4):203-204
1980年,Furchgott等在血管内皮细胞中发现了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能刺激血管平滑肌舒张,而且能介导许多内源性和(或)外源性活性物质的舒血管效应;1987年Palmer和Moncada研究证实EDRF为一氧化氮(NO);191年NO合酶(NOS)克隆成功。从此人们对NO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逐渐认识到NO作为第二信使和神经递质在参与机体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就近年来有关NO其合酶与心血管疾病关系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7.
真武汤合丹参饮治疗心肾阳虚型心力衰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慢性心衰多属中医“水肿”、“喘症”范畴,辨证多属气虚阳衰,水阻血瘀。近年来,笔者运用真武汤合丹参饮治疗本病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6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者65岁,最小者20岁,平均50.3岁;病程在5年以下者34例,5—10年者20例,10年以上者6例,其中风心病14例,先心病10例,冠心病21例,心肌病7例,高心病4例。心功能分级:Ⅱ级18例、Ⅲ级27例、Ⅳ级15例。 心肾阳虚型心衰见证:①心悸喘息不能平卧,活动后加重,形寒肢冷。②舌体胖大,质淡…  相似文献   
99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为探求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1994~1999年我们对280例中浆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与施治,效果较为满意,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文病例来源于1994~1999年的眼病患者280例,285眼,双眼发病5例,男229例,女51例,22~49岁,平均36岁,初发者266例,复发者14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30天。1.2 中医辨证分型与施治1.2.1 肝肾阴虚型:除眼部症状外,患者虚火上炎、烦热、口干苦、少寐多梦、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数。治则:滋阴降火、渗湿化瘀。方选知柏地黄丸加减:知母、黄柏、生地、…  相似文献   
999.
化痰通脑饮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士瑾 《中医研究》2008,21(2):35-37
急性缺血性中风是老年人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其中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占脑中风病的43%~65%,病死率的15%~25%,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在脑血管疾病中占居榜首,所以急性期的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2003-08—2006-02,笔者采用自拟化痰通脑饮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急性期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张子和《儒门事亲》对消渴病诊治发展的贡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张子和《儒门事亲》对消渴的病诊治发展的贡献。 1 完整保存了刘河间的《三消论》 ,使刘河间诊治消渴的学术思想得以流传和光大。 2 提出“三消当从火断”的学术思想 ,明确提出了并发症 ,关注消渴发病与体质的关系 ,强调消渴的康复必须是药物治疗、食疗护理、养生保健相结合的重要性。 3 记载治疗消渴行之有效的单方验方 ,自行创制“神芎丸”名方。对现代糖尿病的中西医临床康复和新药开发具有启迪意义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