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1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30篇
内科学   161篇
皮肤病学   50篇
神经病学   50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623篇
预防医学   233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211篇
  2篇
中国医学   377篇
肿瘤学   5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74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38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92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69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头痛、头痛型癫与脑电图(EEG)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发作性头痛的患儿,在头痛间期进行了常规EEG及动态脑电图(AEEG)检查,并对其临床与EEG改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发作或癫家族史,若EEG有典型癫样放电、抗癫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诊断为头痛型癫;单纯发作性头痛而无癫发作或癫家族史,尽管EEG有典型癫样放电,但一般药物治疗有效,应诊断为偏头痛或血管性头痛更为合适。结论:EEG检查可为头痛与头痛型癫的筛选、诊断、治疗、转归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常被误诊,晚期出现肠管坏死,中毒性休克,器官功能衰竭.误诊率可达90%~95%,晚期死亡率可达60%~100%[1].对我院1990-01~2004-01收治20例早期诊断与治疗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从200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心肌灌注检查病例中,选择100例心电图试验阳性患者,对两者总的符合情况及不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静息和运动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有明显限制,尤其是假阳性问题,如何鉴别及正确治疗,是临床上很重要的课题。现将我科近年来100例心电图运动试验阳性及运动心肌灌注显像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放射治疗(放疗)是鼻咽癌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在放疗过程中,许多患者经常出现口咽部反应,如咽部充血、疼痛、白膜、口腔粘膜溃疡等不良反应,轻者影响进食,重者迫使放疗停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期。笔者在临床中自拟四参三根二花汤在鼻咽癌患者放疗中使用,进行临床观察,收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在心力衰竭的病理、病理生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是治疗心衰的基石。因此联合应用ACEI与ARBS有其理论基础和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联合应用氯沙坦、依那普利在心衰治疗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李晓毅  陈洪亮 《河北中医》2007,29(7):604-604
2001—2006年,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配合中药熏洗,早期开始功能锻炼治疗严重肱骨髁间骨折患者28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河北省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骨一科住院患者,均为严重肱骨髁间骨折,受伤至治疗时间最短5 h,最长4日;男15例,女13例;年龄1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妊娠糖尿病(GDM)患者孕晚期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RG1)、趋化因子配体2(CCL2)水平与产后血糖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GDM孕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产后6周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异常组42例和恢复组56例。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LRG1、CCL2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LRG1、CCL2水平与产后血糖及胰岛素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一般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产后血糖异常的因素。结果 异常组患者孕前体质量指数(BMI)高于恢复组(P<0.05);异常组患者孕晚期及产后血清LRG1、CCL2水平均高于恢复组,且恢复组产后血清LRG1、CCL2水平低于孕晚期(P<0.05);异常组患者孕晚期及产后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 h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高于恢复组(P<0.05),异常组患者产后FPG、FINS、H...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长时程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我院高危儿室住院的52例HIE的患儿进行12~24 h的EEG监测,将其脑电信息储存,采用(日)福山幸夫"新生儿异常EEG"诊断标准进行回放分析。并随访35例患儿,对预后进行评估。结果:52例患儿中,35例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背景脑电活动降低,异常率占67%,且临床为中、重型HIE患儿的EEG异常率(100%),明显高于轻型HIE患儿的异常率(39%)(P<0.01)。EEG表现为中、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留有后遗症的几率(8/24,33%)高于轻型EEG背景活动降低者的几率(2/28,7%)(P<0.05)。在出生>1周后的新生儿。EEG仍表现为中、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的患儿,留有癫癎、脑瘫的几率(11例均有后遗症)明显高于出生后1周内背景脑电活动降低患儿的几率(4/13,31%) (P<0.01)。结论:EEG表现为轻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良好,中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不良,高度背景脑电活动降低者预后极差。因此长时程脑电监测对新生儿HIE诊断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SHP-1和JAK1基因在初治急性白血病(AL)细胞的转录表达及其与初治AL患者化疗效果的关系。方法: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60例初治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及2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HP-1和JAK1 mRNA的表达。结果:60例初治AL患者SHP-1和JAK1的mRNA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100%;初治AL患者SHP-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JAK1 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略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0),初治AL患者SHP-1 mRNA阳性组的诱导化疗完全缓解(CR)率为88.9%,阴性患者组CR率为5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SHP-1与JAK1 mRNA表达呈负相关(P=0.046)。结论:SHP-1可能是白血病潜在的抑制基因,可望作为判断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疗效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