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5篇
综合类   123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88篇
中国医学   7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目的观察口服抗代谢药替加氟在中晚期食管癌放疗中的增敏效果及对放疗副作用的影响。方法将128例初治中晚期食管癌病人随机分为2组,均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进行外照射放疗,靶区剂量为60~64Gy/(6~7)周。实验组自放疗当日口服替加氟,每次0.1~0.2g,每天3次,至放疗结束。对照组在放疗同时伍用顺铂20mg快速静滴,每周2次,按病人对药物的反应及耐受性给予4~6周的增敏。结果两组病人近期疗效差异无显著性,而骨髓抑制和胃肠道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5、3.75,P〈0.05)。结论中晚期食管癌放疗并用替加氟增敏效果与顺铂相近,副作用轻微,病人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52.
18β-甘草酸对大黄酸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18β-甘草酸对大黄酸在大鼠体内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大鼠分别灌服大黄酸和甘草酸+大黄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酸的血药浓度。色谱柱为Zorbox SB C18(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77∶22∶1);检测波长为428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室温。血药浓度数据采用3P97药物动力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大黄酸血药浓度在0.1~15μg.m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大鼠灌服大黄酸和甘草酸+大黄酸后,大黄酸血浆浓度-时间曲线均符合二房室模型。灌服大黄酸组和甘草酸+大黄酸组相比较,两者的AUC、Cmax,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8β-甘草酸可影响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使大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和生物利用度降低。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考察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以雄性SD大鼠为实验对象,高脂乳剂造模,同时灌胃给予姜黄素及其固体分散体混悬液,测定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同时测定血清和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纯姜黄素比较,姜黄素固体分散体能显著地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清TC、TG、LDL-C含量;升高血清HDL-C含量;提高血清及肝匀浆的SOD活性并降低其MDA含量,且呈量效关系.结论: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降脂及抗氧化作用明显,其效果优于纯姜黄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构建人类缺氧诱导因子-1α(human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SNAV-HIF-1α,并观察其对β-淀粉样蛋白25-35(Aβ25-35)诱导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重组技术,将pBSKhHIF1αT7原核表达载体上HIF-1α基因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SNAV2.0,磷酸钙共沉淀法介导转染pSNAV-HIF-1α,Aβ25-35诱导原代培养海马神经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百分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 酶切、PCR及DNA测序结果均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SNAV-HIF-1α,磷酸钙共沉淀法介导的pSNAV-HIF-1α质粒转染显著增加了海马神经细胞HIF-1α蛋白表达(P<0.05),同时可显著降低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上调(P<0.05).结论 缺氧诱导因子-1α基因转染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上调使海马神经细胞对Aβ25-35产生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56.
氨茶碱是存在生物有效性差异、需要进行生物利用度测定的药物品种~[1,2]。通过对具有速释层和缓释层的双层复方长效氨茶碱片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可以考察该制剂的质量情况,为进一步改进工艺、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物有效性提供参考依据。本实验对复方长效氨茶碱片的体外释放度和兔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了测定,对T_(50)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体内外参数进行了相关性统计,现将结果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7.
新型钙通道拮抗剂间—尼索地平及尼索地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58.
啉麻滴鼻液(下称呋麻液)是盐酸麻黄碱和呋喃西林的复方制剂,处方组成:盐酸麻黄碱1.0g,呋喃西林0.02g,氯化钠0.6g.聚乙烯醇(124)0 g,甘油5.0g,蒸馏水加至100ml,该处方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药局技术操作手册中采  相似文献   
59.
<正> 消炎痛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由于口服后常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所以消炎痛栓剂给药日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1985年版药典已将消炎痛栓剂列为法定制剂。中空栓剂是国外近年来正在研究的一种新型栓剂,因为这种栓剂的空腔内药物能以粉末或液体的状态存在,所以即可避免胃肠道反应和首过效应,又能快速地发挥药理作用。本文制备了消炎痛的中空栓剂,并对这种栓剂的体外溶出度及兔体内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0.
注射用青霉素G钠在常用输液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霉素(Penicillin)是临床上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抗生素。其水溶液极不稳定,易被水解。一般认为当其与输液配伍使用时,混合后应立即使用(4小时用完)。有研究报道,在37℃时不宜与10%萄葡糖溶液配伍.而在其他常用输液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