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忠信  肖树凤  于淑靖  祁俊华 《河北医药》2009,31(16):2058-2059
目的比较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脑动脉瘤破裂诊治中的价值,进而优化检查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脑动脉瘤破裂108例的CTA与DSA表现,由CT诊断医师与介入医师采用双盲法分别评价2种检查方法在动脉瘤检出数目、部位、破裂口、瘤蒂、瘤内血栓以及载瘤动脉的显示情况,并根据各自检查结果提出治疗方案,比较2种技术的差异。结果动脉瘤检出:CTA共发现动脉瘤122个,其中囊袋状动脉瘤98个,梭形动脉瘤20个。位于前交通动脉32个,后交通动脉58个,大脑中动脉23个,颈内动脉虹吸段9个。除1个后交通动脉瘤DSA未显示和1个大脑中动脉瘤DSA为阴性外(DSA示小动脉分支),其它CTA结果与DSA完全一致。CTA诊断动脉瘤的敏感性为100%。动脉瘤瘤蒂与载瘤动脉的显示:CTA通过多角度旋转,清晰显示全部98个囊状动脉瘤瘤蒂及载瘤动脉;DSA仅清晰显示其中78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口的显示:CTA显示动脉瘤破裂口(表现为形态不规则突起)73个,DSA显示75个,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瘤内血栓的显示:CTA显示血栓8个,DSA显示2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同时显示SAH伴脑积水49例,脑梗死19例,脑出血9例。CTA提示可介入或手术治疗者102例,由于动脉瘤基底过宽或发出大分支应采取保守治疗6例,DSA有9例因无法显示瘤蒂不能提出治疗意见,其他与CTA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CT血管造影可准确显示脑动脉瘤及脑内病变,可取代DSA作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选检查技术,而DSA主要作为介入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32.
<正>射频消融术在肝癌的根治性和姑息性治疗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1],其疗效也越来越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射频消融术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手术痛苦小、恢复快等优势。在小肝癌的治疗效果方面可以与肝癌切除术相媲美[2];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择期手术和不愿做手术的肝癌患者,此方法无疑会在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由于此项技术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永存三叉动脉(PTA)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546例行头颅64层螺旋CTA检查者中的10例PTA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PTA的发生率、起源、走行、后循环供血及合并其他血管畸形的情况。结果 (1)PTA的发生率为0.39%(10/2546),其中1例位于右侧,9例位于左侧。(2)三叉动脉均起自颈内动脉海绵窦段,血管走行外侧型8例,中央型2例;按Saltzman分型显示PTA后循环供血情况:Ⅰ型7例,Ⅱ型1例,Ⅲ型2例。(3)吻合点近端的基底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发育不良7例。结论 64层CTA能清晰、准确地显示PTA的走行及后循环供血情况。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肺炎的影像学表现及演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24例重症甲型H1N1病人的胸部影像资料,所有病人首次检查时间均在发病一周内,复查时间在发病后2~3周.结果:①病变呈两肺内中外带多灶分布,累及多叶23例(占95.8%);局限于一个肺段(叶)1例(占4.2%).②病灶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状)磨玻璃影24例(占100%):碎石路征14例(占58.3%);实变影13例(占54%).可见支气管气像.③心脏短期内增大10例(占41.6%).④少量胸腔积液6例(占25%).⑤恢复期:磨玻璃影、实变影部分吸收,出现条索状、网状影21例(占87.5%),2例无明显变化,无1例全部吸收.结论:①重症甲型H1N1肺炎呈两肺弥漫分布,多同时累及内中外带.②急性期病变主要为磨玻璃影和碎石路征,可实变.③可伴有心脏损害.④病灶吸收慢,呈肺纤维化趋势.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胸部X线透视和MSCT对气管支气管异物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种方法对支气管异物的诊断正确率。方法对32例怀疑支气管异物的病例全部行胸透和MSCT检查(将获得的MSCT轴位扫描图像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小密度投影法(MinP)),检查结果分别与支气管镜对照。结果3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发现异物。胸透直接观察到阳性异物1例,具有典型间接征象的阴性异物16例。MSCT诊断支气管异物31例。结论螺旋CT较普通X线诊断率明显提高,MS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气管支气管异物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多排螺旋CT造影(MDCTA)表现及临床流行病学分向特征。方法:2DM患者68例,行自腹主动脉下段至足背动脉的大范围MDCTA检查。应用CT横断面图像寻找病变,根据病变特点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处理,探讨斑块分布、形态、管腔狭窄程度等规律。狭窄程度测定采用NASCET标准。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成功。①65例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呈多阶段分布。依次为腘动脉以下远端动脉(41%),股动脉(37%),腘动脉(18%),腹主动脉下段(12%)和髂动脉(11%)。②血管狭窄形态: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股动脉上段局限性狭窄128处,弥漫性狭窄12处,局限性狭窄占91%。股动脉中下段、腘动脉及远端分支发现弥漫性狭窄239处,局限狭窄43处,弥漫性狭窄占84%。③管腔中重度狭窄、闭塞以累及下肢动脉各分叉处、股动脉中下段和腘动脉以下的远端动脉多见。④强示侧枝循环形成23例,均见于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例。结论:2DM下肢动脉病变呈多阶段分布。不同区域动脉狭窄形态特征和狭窄程度差异存在显著意义。MDCTA是2DM下肢血管病变的首选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MSCT在不典型支气管异物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005年11月以来10例没有明确异物吸入史,长期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支气管肺炎或肺部同一部位反复感染的患儿行胸部MSCT薄层扫描、MPR重建,其中1例做增强CT检查,7例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4例诊断为支气管异物。2例支气管炎性狭窄。1例单纯右下肺炎,CT所见与支气管镜吻合。肺隔离症1例,双下肺纹理增重2例,均未做支气管镜检查。结论:小儿支气管异物在螺旋CT扫描上有较为特征性表现,对不明原因的反复咳喘或同部位呼吸道反复感染的患儿可首选MSCT检查,排除有无支气管异物。  相似文献   
38.
目的评价64层MSCT诊断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8例临床高度可疑冠心病的患者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扫描结束后对原始图像进行20-90期相重建,间隔10%,筛选出最佳图像用于后处理。在工作站上完成MPR、M IP、VR-TREE等多种成像方式显示冠脉。每条血管都从多个方位进行分析,特别是开口和分叉部位。选取狭窄程度最重的角度进行测量,狭窄大于50%的病灶为有临床意义病灶,检查结果与同期导管法冠脉造影对照。结果在48例600段血管中(不包含严重钙化血管24段),CAG显示有明显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狭窄段93处(狭窄>50%)。CTA正确诊断84处,漏诊9处(其中右冠中、远段5处,回旋支远段1处,局部有严重运动伪影,前降支分叉部1处,远端1处,对角支开口1处),假阳性8处(4处位于右冠、回旋支和前降支远端,局部血管显影密度低,4处位于右冠远段和前降支中段,搏动伪影)。在严重钙化的24段血管中CAG发现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狭窄6处。CTA正确诊断5处,漏诊1处,假阳性6处。64层MSCT诊断无严重钙化血管狭窄(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3%、98.6%、91.3%和98.5%。诊断严重钙化血管中度以上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5%、45.5%和75%。结论64层MSCT对无严重钙化的冠状动脉狭窄(50%)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严重钙化影响最大,可高估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39.
例1:患者,女,22岁。主因发作性抽搐20年,头痛1个月来诊。患者于加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抽搐,一过性意识丧失,于当地诊为“癫痫”,一直服用抗癫痫药物,其间仍有短暂发作,于妊娠期间症状加重。1个月前因头痛而来我院。查体:神清,精神欠佳,心肺腹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头颅CT示多发钙化灶。进一步查血:钙0.25mmol/L,磷2.3mmol/L,PTH1.21μg/ml。诊为甲旁低。停用抗癫痫药,经补钙、活性维生素D1后,血钙逐步恢复正常,至今未发作.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VCT冠状动脉成像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方法:121例可疑冠心病患者行VCT冠状动脉成像,回顾性分析VCT确诊的33例壁冠状动脉的CTA表现。结果:33例共59段壁冠状动脉,发生率为27%。其中前降支占40%,对角支和钝缘支分别占27%和22.3%,回旋支为6.7%,右冠(后降支)5.0%。壁冠状动脉长度为5~49mm,平均(22±11)mm,心肌桥深度为1.2~5mm,平均(2.3±1.0)mm。CTA表现为壁冠状动脉轻度平直,管腔光滑,未见明显狭窄,两端亦未见软硬斑块。结论:64排VCT是确诊壁冠状动脉的首选方法,但不能评价其收缩期的血流变化。壁冠状动脉与动脉硬化无明显关系。有典型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改变的心肌桥患者,应及时接受CAG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