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分阶段糖尿病达标管理模式糖尿病(DM)患者的血脂监测行为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值控制的影响。方法:672例DM患者,采用DM分阶段DM达标管理模式进行随访,对患者按“开始、调整、维持”三阶段进行综合管理。对患者随访管理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LDL-C监测频率及监测数值,进行百分比和均数的比较。结果:随访管理后第一年和第二年的LDL-C监测频率分别由17.8%上升到70.1%和96.6%(P<0.05),随访管理1年后的LDL-C值与基线比较有明显降低(P<0.05),而2年后的LDL-C值则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在两年的分阶段DM达标管理中,患者的LDL-C值的监测频率明显上升,LDL-C值的逐年下降,第二年的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探索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家系与3个微卫星遗传标志的连锁关系,进行ARVC的基因定位。方法 选择微卫星遗传标志:D2S152、D14S252和D10S1664,对121例背景人群和5个中国人ARVC家系(家系编号1~5),用每个微卫星引物扩增家系和背景人群DNA的微卫星片段,在DNA手工测序电泳仪槽上进行恒功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读取等位基因片段,在常染色体显性和隐性两种遗传模式下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1)根据D2S152的连锁资料,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1~5号家系的连锁值(Logarithm of odd,LOD值)分别为2.17、-0.59、-∞(负无穷大)、-(表示此遗传模式下不支持连锁分析)、-∞,均为0=0。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1~5号家系的LOD值分别为-∞、-∞、-∞、-∞、0.18。(2)根据D14S252的连锁资料,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1~5号家系的LOD值分别为-、-、-∞、-、0。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1~5号家系的LOD值分别为-∞、-0.81、-∞、-∞、0.09。(3)根据D10S1664的连锁资料,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下,1~5号家系的LOD值分别为-、-、0.54、-、0.60。在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模式下,1~5号家系的LOD值分别为-、-∞、-∞、-∞、-∞。结论 (1)1号家系与D2S152的连锁值已达2.17,连锁与不连锁的可能性之比为150:1,提示在D2S152附近存在ARVC的可能致病基因;排除3号家系与D2S152的连锁关系;需要收集更多资料才能决定2、4和5号家系是否与此位点连锁。(2)排除3号家系与D14S252的连锁,需要收集更多资料才能决定1、2、4和5号家系是否与此位点连锁。(3)5个家系与D10S1664的连锁关系都需收集更多资料。  相似文献   
33.
高血糖高渗状态(hyperglycemic hyperosmolar statuse,HHS)是糖尿病急性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类型,以严重高血糖、高血浆渗透压、脱水为特点,无明显的酮症酸中毒表现,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昏迷。HHS与高渗性非酮症性糖尿病昏迷略有不同,部分患者可无昏迷,部分患者可伴有酮症。HHS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极易漏诊误诊,病死率较高,预后严重。  相似文献   
34.
2008年1月2~3日,由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糖尿病防治研究中心牵头的江苏省多中心糖尿病达标管理项目在南京正式启动,来自全省11家医疗单住的医护人员参加了为期2天的项目实施培训会议。 江苏省多中心糖尿病达标管理项目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将糖尿病专科护士作为糖尿病日常管理的常务管理者,运用先进的病人管理软件,以达标为医、护、患三者共同的目标实施糖尿病管理。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以及降糖治疗对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方法:①选择2003-02/06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48例做为糖尿病组,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男22例,女26例,年龄(50±7)岁,体质量指数(25.64±2.92)kg/m2,均对治疗方案及检测指标知情同意。给予口服降糖药物复方二甲双胍治疗(0.25~0.5)g,3次/d,治疗3个月控制血糖,采用光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反应方法分别测定血糖控制前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②选择同期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门诊体检健康人3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51±7)岁,体质量指数(25.06±3.10)kg/m2,空腹及餐后2h血糖均在正常范围。均对检测指标知情同意。两组观察对象的年龄、性别构成以及身体质量指数及血压、血脂等具有可比性。③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呈正偏态分布,以中位数及四分位区间表示,对各观察值取对数后进行比较分析。④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48例,正常健康对照者30例,全部血样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糖尿病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水平分别为(9.89±5.71),(6.22±4.19)m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50±1.40)mg/L,(P<0.01)。②糖尿病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水平分别为(13.33±4.08),(7.93±3.26)ng/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3.63±2.12)ng/L,(P<0.01)。③经降糖药物治疗控制血糖后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①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存在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的异常变化。②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降低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6的水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观察常规体检无代谢异常的机关背景中老年人群糖耐量低减患病情况。方法  10 0 3 9名机关背景人群行常规体检 ,对筛查出的10 8名无代谢异常的中老年人群进一步行 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结果  10 8名受试者经 75 gOGTT检查 ,共检出DM 1人 (0 .93 % ) ,IGT 16人 (14 .81% ) ;IGT组年龄、收缩压、空腹血糖、OGTT 2h血糖、OGTT 2h胰岛素、甘油三酯及Homa IR均明显高于正常糖耐量(NGT)组 (P值分别 <0 .0 1,0 .0 5 )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本组研究人群发生IGT的危险因素为年龄、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 (P值均 <0 .0 1)。结论 常规体检无其他代谢异常的机关背景中老年人仍属IGT的高发人群 ,存在相对的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甘油三酯等病理生理状态 ,应积极开展IGT的早期筛查 ,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7.
对静脉泵快速推注尼莫同致心动过缓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82岁。因头晕伴手足麻木1个月,门诊拟脑梗死收治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10 a余。长期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口服拜心同等控制血压。入院时测BP 130/80 mm Hg,心电图示窦性心律,HR 75次/min,P-R间期0.20 s。予尼莫同50ml,静脉泵推注。首次使用时,尼莫同推注速度为5 ml/h,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稀释,滴速为13滴/min。两者以三通阀连接,同时输入,约10 h输液结束,患者无不适。于第2天起,因患者要求,将尼莫同推注速度调为10 ml/h,生理盐水滴速为25滴/min,5 h输液结束。治疗的第5天,患者自觉静脉注射时间过长,不能耐受,自行将推注速度调至12 ml/h,2 h后患者突感胸闷、心慌,急测手指血糖6.4 mmol/L,排除低血糖。查心电图示HR 42次/min,交界性逸搏心律,BP 120/50 mm Hg。立即停止静脉泵推尼莫同,肌肉注射阿托品0.5 g,氨茶碱0.25 g加入剩余输液中静脉滴入,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5 min后,心电监护示窦性心律,HR 50~60次/min,BP 13...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等热卡消耗的情况下不同运动方式对糖尿病患者代谢因素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以利于糖尿病患者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订.方法:13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活动平板和功率车两种运动方式,使用气体代谢分析仪器进行等热卡消耗运动方案,监测运动中血糖、心率、血压及气体代谢等指标.结果:在热卡消耗相等的情况下,两种方式运动前后患者血糖均显著降低,血糖下降差值无显著性变化;VE/VO2、VE/VCO2和运动中靶心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等热卡不同方式的运动降糖效应和心血管效应相似,运动方式并不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9.
目的对诺和笔、诺和锐30特充笔(简称诺和特充笔)、优伴笔、得时笔注射胰岛素后针头滴液现象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住院病人40例,分别使用诺和笔、诺和锐30特充笔选用、优伴笔、得时笔,在上臂外侧皮下注射胰岛素,统一使用5mm×31G的BD针头。采用不同的注射后针头停留时间,观察各种笔的针头滴液率。结果每种注射笔的针头滴液率均随着针头停留时间的延长而减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的针头停留时间,4种注射笔的针头滴液率有区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后针头在皮下停留时间越长,针头滴液率越低;每种注射笔有各自的最佳停留时间;使用诺和系列注射笔时,最好选用相应的诺和针头。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糖尿病教育开展现状,评估医院不同专业人员对开展糖尿病教育的认识和支持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各级各类人员对开展糖尿病教育认识及支持态度问卷,对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一糖尿病教育组各委员所在地区的“三级甲等医院”开展糖尿病教育及医务人员对糖尿病教育的认识和支持态度进行现状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均认为开展糖尿病教育是必要的。内分泌专科医生、护士和营养师对所在医院糖尿病教育情况了解的比例较高,其次为医院管理者,了解最少的为非内分泌专科护士。90.0%以上的医务人员都愿意参加糖尿病教育小组、愿意为糖尿病教育活动及专科培训提供支持和帮助。75.5%的调查对象认为,糖尿病教育专科护士应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并在内分泌专科工作3年以上。90.0%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糖尿病教育护士能够进行糖尿病知识教育、饮食、胰岛素注射和血糖监测指导;80.0%以上的医务人员认为糖尿病教育护士能够给予患者运动指导和足部护理指导;只有64.0%的人员认为糖尿病教育护士能进行并发症的筛查。结论在我国三级甲等医院中有必要开展糖尿病教育已完全达成共识,极大部分医务人员持积极参与和支持的态度对待糖尿病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