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趣谈胆固醇     
武侠小说里边有这么一类人物——他们兼具正与邪两类气质,游走于善与恶之边缘。武艺高强,并不乏善行义举;行为乖张,常掀起轩然大波。对他们的评判是件颇感踌躇的事,是善是恶?亦正亦邪?每位读者都有他自己的答案。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主要有效成分——虫草素(cordycepin)对肾间质纤维化及其e IF2α/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和机制。方法:将15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虫草素组,建立小鼠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肾间质纤维化模型,虫草素组小鼠经皮下注射虫草素(5 mg·kg-1·d-1),同时,以生理盐水干预对照组和模型组,共5 d。实验结束后,取小鼠结扎侧的肾脏,观察肾间质纤维化病理特征,并测定肾组织I型胶原(collagen type I,Col I)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核酸表达(Northern blot);另外,在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联合或不联合虫草素干预后,观察I型胶原、IV型胶原(collagen type IV,Col IV)核酸表达的变化(Northern blot),并检测e IF2α、磷酸化e IF2α(phosphorylated e IF2α,p-e IF2α)以及Smad2/3、磷酸化Smad2/3(phosphorylated 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结果:虫草素在体内改善模型鼠肾间质纤维化,包括纤维化的病理特征以及I型胶原、α-SMA核酸的表达;虫草素在体外促进NRK-52E细胞p-e IF2α的高表达,抑制TGF-β诱导的p-Smad2/3以及I型、IV型胶原的表达水平。结论:虫草素在体内有改善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它可能是通过诱导e IF2α磷酸化,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中的关键信号分子——p-Smad2/3表达,减少肾组织胶原和α-SMA表达等途径而改善肾间质纤维化。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认知状况。方法根据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程、开始使用胰岛素的时间等多样性,选择访谈对象,抽取其中10名病人为访谈对象,采取开放式小组专题会谈与个人访谈,在知情同意下,进行现场录音和笔录的方法,收集信息,通过回顾分析录音资料得出结果。结果:①认为胰岛素有依赖,会成瘾,能不用尽量不用的,有8人,占80%;②认为使用胰岛素影响自身形象,心理难以承受的,有3人,占30%;③认为注射胰岛素太麻烦的,有4人,占40%;④重复使用胰岛素针现象的,有10人,占100%;⑤认为胰岛素治疗的副作用对患者是一个打击,有3人,占30%;⑥担心胰岛素的储存、使用期限,有6人,占60%;⑦自我监测血糖频率低,有8人,占80%。结论:①不同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病程等的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都存在认知问题;②用定性研究的方法能有效的分析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认知状况,信息真实生动、全面;③有必要探索相关切实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提高胰岛素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4.
戴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6):1326-1327
目的:探讨双“C”与单“C”治疗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31例2型糖尿病患者先给予单“C”治疗3d,再给予双“C”治疗3d,分别观察血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双“C”与单“C”治疗后两者血糖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联合应用动态血糖监测(CGMS)和胰岛素泵(CSⅡ)即双“C”治疗。可全面了解患者的血糖变化促使患者血糖快速达到控制标准,其疗效优于单“C”治疗。  相似文献   
25.
麦芽糖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及胰岛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俊  王晓东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9):2938-2939
目的:观察麦芽糖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对血糖、血脂等代谢的影响.方法: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静脉滴注500ml的10%麦芽糖注射液组及0.9%氯化钠注射液组.观察输液前后血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的变化.结果:麦芽糖组静脉输注后0.5~3小时血糖略有升高(P<0.01),氯化钠组血糖轻度下降.用药次日两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输液前后及两组间血浆胰岛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输液后两组患者游离脂肪酸均有所下降,麦芽糖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麦芽糖注射液可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以提供能量与补充水分,且不会导致胰岛素分泌、游离脂肪酸及血、尿酮体的升高.因此,在监测血糖的同时可安全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26.
6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处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7年11月手术治疗167例65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股骨颈骨折82例,粗隆骨折85例。结果所有病例麻醉顺利,手术成功。术后5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应激性溃疡2例,尿潴留2例,谵妄3例,脑梗塞1例,2例全髋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2天发生股骨头脱位,予闭合复位。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和精心护理是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与中年发病T2DM病人临床特点的差异。方法 选择新诊断T2DM病人1555例,根据T2DM发病年龄分为新诊断老年发病病人(972例)和新诊断中年发病病人(583例)2组。测定所有病人HbA1c、FPG、餐后2 h血浆葡萄糖(PPG)、血清肌酐(SCr)、TG、TC、LDL-C、HDL-C、尿白蛋白/肌酐(ACR)及踝肱比(AB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1)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HbA1c、FPG及PPG水平显著低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均P<0.01),HbA1c达标率显著高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45.68%比33.79%,P<0.01)。(2)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相比,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高血压患病率、SBP水平显著升高,而TG、TC水平显著降低(均P<0.01),TG、TC达标率显著升高(P<0.01)。(3)新诊断老年发病T2DM组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冠心病、周围血管病变)及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比例显著高于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组(P<0.01)。结论 和新诊断中年发病T2DM病人相比...  相似文献   
28.
<正>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4.83亿。人口老龄化导致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升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18岁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11.2%,  相似文献   
29.
戴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37-3338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 2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观察组增加药物治疗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服药依从性,2 a内因血糖控制不良再住院情况.结果 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 a内再住院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治疗健康教育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30.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管神经病变或轻微外伤,常会导致脚皮肤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感染、坏疽等严重后果,甚至有些患者被迫截肢。因此脚部的保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糖友们如何做好脚的护理呢?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