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3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7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本文通过临床观察单兆伟教授经验方二参三草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二参三草汤(太子参、黄芪、炒白术、薏苡仁、丹参、仙鹤草、白花蛇舌草、甘草)治疗本病105例,观察患者的胃镜、病理、临床表现的前后变化。结果:用于104例CAG患者,中医临床证候有效率88.5%,病理有效率为75.9%,前后对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二参三草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有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评价和胃胶囊治疗胃食管返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3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和胃胶囊治疗组和莫沙比利对照组 ,治疗 8周 ,观察治疗前后食道动力及 2 4h食管PH监测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LESP为 (2 5 2± 0 5 5 )、(9 2 8± 3 4 5 ) ,LESRR为 (0 6 8± 0 12 )、(0 94± 0 0 5 ) ,收缩不协调比例为 (0 5 8± 0 12 )、(0 16± 0 0 8)治疗前后相比均P <0 0 5。治疗组治疗前后食管PH <4时间、PH <4所占百分比、长时间酸返流次数、最长酸返流时间、酸返流总次数分别为 (18 12± 16 88)、(5 38± 5 12 ) ;(7 2 2± 3 0 2 )、(2 0 6± 2 2 7) ;(8 90± 5 2 3)、(2 81± 1 12 ) ;(2 0 4 2± 32 90 )、(4 2 1± 3 74 ) ;(88 5 0± 36 6 5 )、(32 2 5± 15 13)治疗前后相比均P <0 0 5。与对照组相比 ,治疗组在改善食道收缩不协调比例、改善长时间酸返流次数方面 ,P <0 0 1。结论 :和胃胶囊能改善GERD患者的LESP、LESRR、收缩不协调比例 ,减少食管酸暴露时间  相似文献   
63.
陆为民 《中医药学刊》2005,23(10):1757-1758
从黄连配补骨脂、黄连配香附、黄连配藿香、黄连配苏梗等四方面介绍了徐景藩教授运用黄连的独特配伍经验,从一个侧面反应了徐景藩教授用药治病的特色,对临证运用黄连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4.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亦称嗜酸性胃肠炎,是以胃肠道组织中有弥散性或局限性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为特征的胃肠道疾病川。所有种族,所有年龄段均有发病,以男性发病为多。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某些特异食物或药物过敏、免疫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65.
叶柏 《中医杂志》2007,48(8):683-684
徐景藩(1927~),男,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江苏省中医学会原副会长,内科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出生于中医世家,1940年随父学医,后又师承苏浙名医朱春卢先生研习,1947年悬壶行医,1952年考取北京医科大学,1957年毕业后分配在江苏省中医院工作至今.业医60余载,学贯中西,勤耕不辍,精通医典,学识渊博,是现代吴门医学代表人物,发表论文100余篇,代表著作为《徐景藩经验辑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66.
商洪涛  刘沈林 《北京中医》2007,26(12):808-809
刘沈林教授一贯重视对医案的学习和研究,自己也非常注重对医案的书写,其医案理法方药,丝丝人扣,法度森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将笔者从师三年来侍诊所记录的部分医案予以整理.以图体现刘教授的辨证论治心法。  相似文献   
67.
徐景藩教授是全国名中医,从医六十余年,临床治疗脾胃系疾病注重辩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以法统方治疗各种脾胃系疾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对徐师,侍诊左右,获益良多,兹将其临床诊治脾胃用附子之验介绍如下。1胃痛属寒可配用附子胃主纳,腐熟水谷,体阳用阴,以降则和。诸凡饮食生冷过多,外寒侵袭,胃脘疼痛,畏寒喜暖,舌白而淡,口不渴,脉沉或濡者,用一般温中暖胃之剂(如良姜、香附、苏叶、荜拨、九香虫等等),而不能见效时可参用附子。最近胃内窥镜检查已甚普遍,幽门螺杆菌阳性病例亦不少,见有充血、糜烂,均用苦寒,见有Hp阳性,连投苦寒之剂,不重视辨证,畏惧温药,此状目前已较普遍。殊不知苦寒久服,胃阳日衰,胃中沉寒痼冷不去,脘痛难除。2胰胆之疾莫忘附子胰属脾,急性胰腺炎症常见病因以饮食不当为主,与劳倦、受寒、情志不畅亦有关,病理因素以食滞、湿热、气滞为主,但也有伴有寒郁,尤以阳虚之体,寒凝气滞与食积互结。故兼有寒证,治宜温清并投,通腑导滞,拘泥于湿热热盛而纯用苦寒通导。至于慢性胰腺炎症,常见有脾胃不和,肝脾失调,肝胆湿热等症。其中,脾胃不和证患者有属于脾胃阳虚、寒邪久郁者,亦应选加温运之品,以振中阳。如症见久泄,脾虚及肾,火不暖...  相似文献   
68.
观察益气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的临床疗效。应用益气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 10 8例与西药泰胃美 0 8加入 5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5 0 0ml静脉点滴治疗的 98例比较。判断其疗效及平均止血天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2 5 9% ,对照组为 80 6 1% ,经 χ2 检验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治疗组平均止血天数为 (2 6 70± 1 848)天 ,对照组为 (3 2 5 3± 2 0 35 )天 ,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果 ,与泰胃美相比 ,益气摄血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 ,有疗效好、疗程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9.
徐丹华 《光明中医》2012,27(12):2528-2530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从事临床诊疗己六十五载,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为当代中医脾胃病专家。笔者有幸侍诊多年,又于2003年确定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徒弟,结业己多年,仍留在研究室学习、工作,深刻感受到徐老治学广博严谨,经验淳厚实用与时俱进,衷中参西。与陆为民主任等一起参与整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