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胃瘫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2006年腹部手术后胃瘫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胃瘫发病时间为术后5~10天,12例患者均行非手术治疗,治疗21天以后胃肠功能恢复,无死亡病例。结论:各种腹部手术都可以发生胃瘫,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诊断并不困难,应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注重心理治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2.
临床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医学[1]是一门实践性科学,临床教学是从医学生向临床医师、从医学理论知识向临床实践工作过渡的重要阶段,是由医学生向临床实习医师角色转变的必需过程,为医学生步入临床实践奠定扎实基础的黄金阶段,是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高素质临床医生的关键一步。随着高等学校教育改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究3D补片联合腹腔镜经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治疗腹股沟疝对患者疼痛程度及术后复发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自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的70例腹股沟疝患者,根据术中所用补片不同,分为3D组(35例)及普通组(35例),所有患者均行TAPP进行治疗。其中3D组患者所用补片为美国巴德-3DMAX疝气补片,普通组患者所用补片为美国柯惠(泰科)疝气修补片,为普通补片。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组手术相关费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均小于普通组(P<0.05)。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30 d,2组患者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72 h、7 d、15 d,3D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普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72 h,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后即刻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15、30 d,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后即刻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未复发。 结论TAPP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联合使用3D补片则可简化手术操作,降低患者术后疼痛,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比分析毕Ⅱ式+Braun吻合与单纯毕Ⅱ式吻合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探讨毕Ⅱ+Braun吻合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74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行毕Ⅱ+Braun吻合(毕Ⅱ+Braun组),39例行毕Ⅱ式吻合(毕Ⅱ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胃镜检查结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消化道重建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毕Ⅱ+Braun组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均低于毕Ⅱ组,胃潴留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毕Ⅱ+Braun吻合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中因碱反流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45.
中国人群胆囊疾患和结直肠癌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艺可  张风兰  冯涛  李晋  王云海 《癌症》2009,28(7):749-755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报道胆囊切除后更易发生结直肠癌,但关于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尚无定论。本研究对中国人群中胆囊疾患包括胆囊结石和胆囊切除与结直肠癌的关系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旨在了解中国人群中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癌的关联性并定量计算关联性的大小。方法:基于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规范(MOOSE声明)进行研究及撰写。计算机检索有关数据库并辅以手工检索已有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文献采用Newcastle—Ottawa量表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原始数据,采用Revman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最终纳入26篇文献,经Meta分析发现胆囊疾患、胆囊结石、胆囊切除术均与结直肠癌相关;比值比分别为3.00(2.30~3.91)、2.85(2.13~3.81)、2.68(1.93~3.72)。对患者性别和发病部位的亚组进行分析,除了男性亚组分析中胆囊疾患与结直肠癌无明显关系以外,其余亚组分析显示二者关系仍然显著。结论:中国人群胆囊疾患可能与结直肠癌相关。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合并壶腹周围憩室(PAD)临床特征及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我国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1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1 920例行ERCP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15例, 女1 005例;年龄为(63±16)岁。1 920例患者中, 228例合并PAD, 1 692例未合并PAD。观察指标:(1)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特征。(2)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术中及术后情况。(3)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发生困难插管的影响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或M(Q1, Q3)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 (1)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特征。合并PAD和未合并PAD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 体质量指数, 合并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胆总管直径, 胆总管直径分类(<8 mm、...  相似文献   
47.
胃癌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胃癌患者手术前后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的差异,筛选出诊断胃癌的特异性蛋白标志物。方法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和CM10蛋白质芯片,对22例胃癌患者和18名正常人的血清蛋白质谱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胃癌术前血清与正常人血清蛋白质谱分析,发现由5个蛋白质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可将胃癌术前患者与正常人准确分组。结论建立胃癌的血清蛋白质谱,为胃癌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建立了以8961.2404M/Z、3947.264M/Z、5919.7541M/Z、4103.348M/Z、8711.0363M/Z5个蛋白质峰组成的生物标记物检测胃癌。  相似文献   
48.
目的 了解医学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学生增长自主学习能力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新疆某医学院校不同专业的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结果 学生在年级、性别、专业方面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的学生要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针和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发掘自身潜在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9.
50.
目的 :研究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引流静脉血中CEAmRNA、CK2 0mRNA的表达与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病理联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CEAmRNA、CK2 0mRNA为指标 ,用RT PCR方法检测对照组 10例外周血 ,14例胃癌和 11例结直肠癌外周血及腹腔内引流静脉血中的肿瘤细胞。 结果 :对照组 10例无CEAmRNA、CK2 0mRNA表达 ,CEAmRNA、CK2 0mRNA在 2 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外周血、引流静脉血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 2 1(2 3.8% )、12 / 2 4 (5 0 % ) ,0 / 2 1(0 % )、0 / 2 4 (0 % )。CEAmRNA阳性表达率高于CK2 0mRNA阳性表达率 (P <0 .0 5 )。CEAmRNA在引流静脉血中的阳性率 (5 0 % )高于外周血中阳性率 (2 3.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3例外周血、引流静脉血CEAmRNA阳性的患者半年内出现复发和转移。 2 5例病例中未发现CEAmRNA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 结论 :CK2 0mRNA在外周血、引流静脉血中表达非常不稳定 ,以CEAmRNA、CK2 0mRNA为指标监测肿瘤的复发或者作为预后的指标还需要扩大样本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