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6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灌注指数(PI)、乳酸、pH、碱剩余(BE)值的变化及其对新生儿窒息严重程度和器官损害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6例足月窒息患儿为窒息组,选择同期收治的23例肺炎新生儿、17例糖尿病母亲分娩新生儿为对照组.2组患儿入院后抽取...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番泻苷B对A549细胞生长、侵袭及裸鼠成瘤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采用0、5、10、20 μM番泻苷B处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进行后续实验,Brdu染色检测各组细胞增殖;Hoech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蛋白免疫印迹检测ki67、PCNA 、cl-caspase-3、cl-caspase-9、VEGF、N-cadherin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STAT3和ERK1/2的磷酸化情况;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检测肿瘤重量,免疫组化检测Ki67和VEGF表达。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较,各番泻苷B剂量组Brdu阳性细胞数量、侵袭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细胞划痕愈合率降低(P<0.05),ki67、PCNA、VEGF、N-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cl-caspase-3、cl-caspase-9、E-cadherin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STAT3和ERK1/2的磷酸化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降低荷瘤小鼠肿瘤重量与Ki67和VEGF表达水平(P<0.05)。 结论 番泻苷B抑制STAT3、ERK1/2磷酸化对A549细胞体内外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mRNA及蛋白在睾丸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三二○一医院2013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经手术切除的睾丸癌标本,总共160例,另选取30例同期活检正常睾丸标本作为对照。采用荧光定量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TGF-β2在睾丸癌组织和正常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TGF-β2在睾丸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睾丸癌组织中TGF-β2 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睾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GF-β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和肿瘤分化程度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肿瘤大小、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睾丸癌组织中TGF-β2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与睾丸癌发生发展有关,有助于睾丸癌术前临床分期以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94.
目的对比研究经皮微波消融与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在新乡市传染病医院及新乡市中心医院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微波组和切除组,每组40例。微波组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切除组采用肝切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微波组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切除组,无复发生存率明显高于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消融手术治疗肝细胞癌效果明显,能有效延长生存周期,可作为治疗肝细胞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对比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中钾离子、钠离子浓度的差异和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1月1日在内科病房住院,同时行动脉血气分析和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的患者120例,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所得钾离子、钠离子浓度。结果动脉血气分析钾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二者的成对差分为-0.54±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4,P=0.00);动脉血气分析中钠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的水平,二者的成对差分为-2.42±5.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4,P=0.00)。动脉血气分析与急诊静脉血液生化检测中的钾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80,P=0.00),2种检测方法得到的钠离子浓度呈正相关(r=0.43,P=0.00)。结论在阅读动脉血气分析中的钾离子、钠离子检测结果时应当考虑到其与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的高度相关性,并且要意识到静脉血液生化检测结果较其偏高。不能单纯拿静脉血钾离子、钠离子标准来衡量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河南汉族人群肿瘤患者手掌纹的特征,为肿瘤早期诊断提供有效的辅助指标。方法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情况下,采用油墨拓印法采集河南汉族人群131例肿瘤患者手掌纹,并以同地区150例年龄匹配的未患肿瘤个体作为对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河南汉族人群肿瘤患者手指纹表现为尺箕>简斗>双箕斗>桡箕>简弓>帐弓,其中肿瘤患者左手中指弓形纹与非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患者双手掌atd角、dat角和adt角分别为(39.971±3.271)°、(58.252±3.786)°和(81.714±3.657)°,与非肿瘤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患者掌褶纹中观察到普通型、通贯型、悉尼型、过渡Ⅰ型、过渡Ⅱ型5种类型,其中通贯型掌与非肿瘤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河南汉族人群肿瘤患者的掌纹纹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可以为肿瘤初筛和诊断提供线索和参考。  相似文献   
97.
目的:了解生化检验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68例肾上腺皮质疾病患者进行抽样,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即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法进行检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方法,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诊断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32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患者26例有效,8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把握各项检验结果影响因素的前提下,对于临床检验有效率而言,生化检验法与常规检验法均对肾上腺皮质疾病有较高的诊断效率,但生化检验法的准确度更优于常规检验法,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中作用显著,在肾上腺皮质疾病诊断上已经成为了一种例行方法。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与观察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的干扰因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方法将血清TBA作为观察对象,选择部分生化常规试剂作为干扰项目,并分析不同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TBA的干预及原因,再针对干扰因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所选择的生化常规试剂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等生化试剂对循环酶法测定血清总胆汁酸的结果有明显干扰,存在的系统误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酶法测定血清TBA时与部分常规生化试剂相接触会产生交叉污染,从而对血清TBA的测定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的循环酶法测定过程中,一定要对此些干扰因素提高重视,并通过切实、可行、有效的改进措施来规避污染,尽最大程度的保证血清TBA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戊糖素水平与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以了解戊糖素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190例绝经后女性及>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于空腹状态下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查肝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HbA1C)、I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骨钙素(OC)及戊糖素水平,分析戊糖素与肝肾功能及骨转换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戊糖素与糖尿病病程、HbA1c、β-CTX水平相关(r=0.492、0.158和-0.156,P均<0.05),而与P?NP及OC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646和0.7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戊糖素水平与糖尿病病程、HbA1C相关(P均<0.05),而与β-CTX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 =0.199)。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戊糖素水平与骨转换指标P?NP、β-CTX及OC水平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宫颈糜烂患者中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结果正常者人乳头瘤状病毒(HPV)的感染状况。方法316例宫颈糜烂且TCT检测结果均正常的患者,采用基因扩增和导流杂交技术,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该群体中HPV的感染率及病毒分型状况。结果该群体中HPV感染者96例(感染率为30.4%),重度糜烂比轻度糜烂感染率高(P〈0.05),以单一病毒亚型感染为主,感染率最高的为16亚型;多重感染者中,感染率最高的为18与53亚型。结论尽管宫颈糜烂患者TCT正常,但HPV的感染率仍然较高,因此对宫颈糜烂患者实施HPV检测,将有利于对宫颈癌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