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91篇
药学   46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假阳性的发生率和原因。方法应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 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TEOAE)和自动判别听性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utomated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对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4125例活产新生儿进行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universal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UNHS)。初筛时间为出生后2d~3d,用TEOAE进行;复筛应用TEOAE和AABR于出生后42d进行。复筛"未通过"者于3个月龄时,做诊断性检查评估听力水平,并跟踪随访1年以上。结果初筛4125例,通过3886例,通过率为94.21%;复筛239例,通过209例;复筛仍未通过20例,其中确诊听力损失为16例。在4125例新生儿中,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0.39%,初筛假阳性率为5.40%,整个筛查程序假阳性率为0.10%。结论虽然听力筛查的假阳性率不高,但绝对数量不可忽视,应重视假阳性出现的原因,并合理处置,降低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对7例新生儿梅毒伴多器官功能损害的观察分析,总结新生儿梅毒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疗水平。方法采用TRUST及TPPA检查确诊为新生儿梅毒,予青霉素进行正规治疗。结果新生儿梅毒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累及全身多个器官和系统,7例新生儿梅毒患儿治疗后痊愈5例,好转自动出院1例,死亡1例。结论消灭成人梅毒是预防新生儿梅毒的根本措施,对新生儿梅毒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减少并杜绝梅毒对患儿侵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3.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桓中雪  谢明月 《中国保健》2008,16(15):626-627
目的通过对准妈妈、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健康教育,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方法开展连续性、有针对性的、系统的健康教育,掌握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结果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持续稳定的提高,从37.63%提升到94.5%,产妇及家属自觉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结论健康教育对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56例瘢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在瘢痕子宫再妊娠中剖官产的安全性,为瘢痕子宫再妊娠的剖宫产方式的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09年12月生产的孕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瘢痕子宫再妊娠孕产妇56例为A组。同期非瘢痕子宫剖宫产孕产妇50例为B组,将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分娩后,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情况比较发现,虽然B组剖宫产情况较好,但总体差异不大,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瘢痕子宫再妊娠中,只要严格掌握好情况及提高技术等方面的水平,其危险性还是较小的,与正常健康孕产妇的差异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的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评价体液结核菌素(PPD)抗体在小儿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行PPD检查的住院患儿,其中确诊结核病22例。利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分别计算体液PPD抗体检测对结核病的特异性、敏感性、似然比、预测值及不同患病率下的验后概率。结果体液PPD抗体检测对小儿结核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5.45%和 91.35%,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25和0.597,阳性预测值为52.63%,阴性预测值为88.79%。患病率为15%时,验后概率为48.09%。结论体液PPD检测对小儿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有限,临床医师应谨慎对待体液 PPD检测阳性结果,其诊断价值与所处医院患儿结核病患病率有关。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53例0.5~8岁高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27例和对照组126例.2组均给予持续冰枕、温水浴等物理降温措施及传统对症用药治疗,治疗组另予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对照组另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治疗.观察用药后30min、1h及4h体温变化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用药后4h,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高于对照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尼美舒利颗粒治疗小儿高热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探讨氨溴索不同给药方式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肺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40例,分别采用雾化吸入(A组)、口服(B组)、静脉滴注(C组)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3组临床疗效、体征(肺部湿啰音、发热、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显效率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B、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雾化吸入氨溴索治疗小儿肺炎可促进患儿痊愈,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缩短疾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6例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均予5%葡萄糖溶液+缩宫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即在子宫体部注射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口服;观察组则于子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术毕统计2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内的出血量,并记录第3产程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阴道积血量和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第3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低于对照组的4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