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7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78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166篇
综合类   447篇
预防医学   7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16篇
  7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57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目的:观察音乐疗法对手术病人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方法:对332例围术期清醒手术病人进行血压、心率、心率变异性的测试,用心率变异性测定音乐对手术病人植物神经影响。结果:播放音乐前后病人血压无明显改变,播放音乐后病人心率逐渐呈有意义下降。心率变异性测试:高频成分、低频成分、总频谱同时有意义下降,高低频均衡性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音乐疗法使手术病人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有利于稳定病人情绪和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观察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全凭静脉麻醉在地震创伤清创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因地震创伤急需行清创术的伤员56例,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味达唑仑组(KM组)和氯胺酮组(K组).KM组依次静脉注射咪这唑仑0.02~0.05mg/kg、氯胺酮1~2mg/kg,K组静脉注射氯胺酮1~2mg/kg,术中据情况追加氯胺酮0.5~1mg/kg.观察记录两组伤员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记录诱导及苏醒时间,以及术中和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K组伤员在麻醉后各观察点MAP及HR均较麻醉前显著升高(P<0.05),而KM组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M组术中肢体运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比K组低(P<0.05).结论 氯胺酮复合咪达唑仑全凭静脉麻醉可为地震创伤清创术提供一种安全、快捷、易于管理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3.
曾维君  周军 《四川医学》2007,28(9):1039-1040
目的探讨长托宁(盐酸戊乙奎醚)和东莨菪碱对老年心脏病患者心率、血压及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指数)影响。方法60-75岁患者40例,随机分成长托宁组和东莨菪碱组各20例。进手术室后分别静脉注射长托宁0.01mg/kg和东莨菪碱0.005mg/kg。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5,10,30min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指数),并记录患者术前,术后口干程度,用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P)来测定口干程度。结果静脉注射长托宁组患者的心率用药10min后SBP、DBP、RPP无显著变化,HR则有减慢趋势,但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东莨菪碱组患者10min后SBP、DBP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RPP上升明显,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口干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托宁对心率影响小,心率收缩压乘积(RPP指数)下降,作为麻醉前用药在老年心脏病患者中使用可能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74.
不同液体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肾脏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液体应用于急性等容量血液稀释(ANH)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20例可能需输血手术病人随机均分成四组,对照组(D组)不进行血液稀释,乳酸林格氏液组(L组)、缩合葡萄糖盐液组(S组)、聚明胶肽组(J组)实施ANH,设计理想HCT为30%,经桡动脉放血,术中据具体情况予以输入自体放出血或异体血等,围术期持续监测生命体征,记录出血量、输血量,监测放血前后血红蛋白、血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ACT值等,术前、术后1 d、7 d查肾功能(BuN、Cr)、血Β2-微球蛋白,收集尿液监测尿量、肾小球滤过率,尿Β2-微球蛋白及进行尿沉淀检查,记录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组均输异体血450±23 mL,L组、S组有4例、3例输异体血200 mL;L组放血后5 min、15 minS组放血后30 min MAP、Cvp较放血前明显下降,HR则明显上升,具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实施ANH病人放血前、后凝血功能均正常,ACT值无明显差异;BuN、Cr、血Β2-微球蛋白术后1 d D组、L组、S组J、组分别有3、1、5、4例较术前异常升高,术后7 d恢复正常,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血后30 minS组尿量明显多于其它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及尿Β2-微球蛋白各组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尿沉淀检查未见明显变化。结论三种液体作为扩容剂应用于ANH对肾脏功能影响小,可明显减少术中输血,聚明胶肽效果更优,临床应用上具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在心肺转流(Card iopu lmonary Bypass,CPB)心脏手术中,应用单次灌注心脏停搏液方法对主动脉阻断时间超过60 m in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50例患者,先天性心脏病21例,后天性心脏病29例,采用4∶1血液晶体停搏液在主动脉根部或加冠状动脉顺行灌注,先温血后冷血灌注,灌注量15 m l/kg,术中不论主动脉阻断时间长短,只要心电图不出现活动波形,不再重复灌注。结果全组患者CPB时间(118.66±29.98)m in,主动脉阻断时间(78.3±18.0)m in,均一次性灌注停搏液。开放主动脉后心脏自动复跳44例(88%),电击后复跳5例(10%),复跳后除颤1例(2%),全组患者无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心衰等并发症,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单次灌注停搏液方法可使心肌得到良好的保护,心脏自动复跳率高,心功能恢复快,适用于不同病种的心脏手术。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流时术前应用不同抗胆碱药对麻醉过程中某些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150例年龄18~34岁、体重42~70kg、ASA Ⅰ级拟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三组,每组50例.阿托品组病人麻醉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东莨菪碱组病人麻醉前30min肌注东莨菪碱0.3mg,对照组生理盐水组病人麻醉前30min肌注生理盐水1ml.每例病人麻醉时静脉注射异丙酚2.5mg/kg,手术后根据病人身体对手术刺激的反应情况必要时追加药物,每次3ml直至病人手术时安静不动.观察每例病人麻醉过程中有无流涎过多、心动过缓和苏醒期躁动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 阿托品组、东莨菪碱组和生理盐水组病人流涎过多发生率分别为2.0%、2.0%和16.0%;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4.0%、2.0%和6.0%;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分别为6.0%、4.0%和4.0%.阿托品组和东莨菪碱组病人流涎过多的发生都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而阿托品组和东莨菪碱组之间相比流涎过多的发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就心动过缓和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来说,三组中的任意两组相比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或东莨菪碱0.3mg都能明显地降低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病人流时病人流涎过多不良事件的发生,但两者都不能降低心动过缓和苏醒期躁动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长托宁与阿托品用于高血压患者术前用药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术前应用阿托品或长托宁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术前40 min分别肌注阿托品0.5 mg(A组),长托宁0.5 mg(B组),记录给药前、给药后40 min,气管插管后心率、血压及用药后40 min的口干VAS评分。结果给药后40 min,A组心率明显增快,血压在插管后略有升高,而B组心率基本不变,血压稍有下降;B组用药后心率和血压均低于A组。B组和A组口干VAS评分相似。结论长托宁比阿托品更适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78.
目的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全身麻醉围术期,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缩短、降低不愉快、不舒适的程度,尽早清醒后安全返回病房。方法术前访视,麻醉前指导,麻醉中、麻醉恢复期对手术患者进行心理、生理的舒适护理。结果麻醉围术期缩短,减轻了患者的不愉快、不舒适,使之得到人性化的护理。结论应注重人性化护理,把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全身麻醉围术期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手术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9.
葛亮  牛亮  麻海春 《吉林医学》2008,29(15):1266-1267
目的:分析。肾移植手术中发生恶心、呕吐病例的临床资料,探讨预防和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开展的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病例244例,探讨其中37例发生恶心、呕吐的原因、发生特点、治疗及预防措施。结果:肾移植手术中发生恶心、呕吐病例以女性居多,血压下降、腰硬联合麻醉效果不确切、手术牵拉、激素输注速度过快等是发生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结论:肾移植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较高,在掌握恶心、呕吐发生机制的基础上,通过预防和及时处理可以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及对手术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0.
全身麻醉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时,常因吸痰麻醉减浅,拔管等强烈刺激使病人产生强烈的心血管应激反应,甚至有发生喉痉挛,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本研究采用维拉帕米与芬太尼联合静脉注射观察其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评价其减轻应激反应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