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2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8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掷币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组接受10周正念减压疗法,在干预前及干预完成后对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焦虑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生存质量情况、焦虑抑郁情况比较,干预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干预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提高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生活质量水平,减轻患者的焦虑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李青黛  吴萌  王红兵 《肿瘤药学》2023,13(1):99-105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01例接受肺癌根治术、病理确诊为NSCLC、接受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手术及肿瘤相关信息、血液学指标、术后治疗相关信息等。主要研究指标为无病生存期,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20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8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TNM分期、CEA水平、手术与第1次化疗间隔时间、术后化疗周期数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TNM分期Ⅲ期是影响NSCLC根治术后辅助化疗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50天内开始化疗、化疗周期数>4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年龄≥65岁、TNM分期较晚的NSCLC患者无病生存期可能更短,应提高随访频率。同时,在一般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术后50天内开始行4周期以上辅助化疗。  相似文献   
23.
目的 :了解临床护士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终末期患者实施叙事护理的体验,为本土化叙事护理的临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12名为终末期患者实施过叙事护理的临床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为终末期患者实施本土化叙事护理的过程中,临床护士的体验包括临床变革、实践历程、自我获益、困境与挑战4个主题。结论 :通过对终末期患者实施本土化叙事护理,既缓解了临终患者的痛苦,也提升了护士的职业价值感,但叙事护理实践也面临着较多的挑战,需要来自管理层及组织层面的支持,以确保本土化叙事护理实践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4.
近年来,随着双向转诊、分级诊疗和医联体的建立,大型综合医院承担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疗的功能定位日益凸显,来诊的口腔癌患者常伴有全身情况复杂的系统性疾病,传统的单一诊疗模式难以达到医疗需求。为此,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应运而生并在实践中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了进一步规范口腔癌患者的MDT,组织专家制订了本专家共识,对诊疗流程、常见系统性疾病的诊治等给出了规范化建议,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对抗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T淋巴细胞亚群、出血风险、血小板生成素(TPO)、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月徐州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及宿迁市钟吾医院肿瘤科收治的47例抗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和试验组(n=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药物干预,以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sc治疗,给药剂量为300 U·kg-1,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口服治疗,推荐初始剂量为每次2.5 mg,每日1次,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根据患者血小板计数情况进行剂量调整,每日最高剂量不超过7.5 mg,连续治疗4周。对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免疫功能指标、出血风险分级及血清TPO、STAT3、MAPK水平、安全性等观察指标进行评估对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参数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世界卫生组织(WHO)出血分级评估中0级、1级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2级、3级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TPO、STAT3、MAPK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试验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83%、17.39%,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海曲泊帕乙醇胺片对抗肿瘤治疗后血小板减少症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增加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患者的出血风险,治疗安全性较好,该药发挥作用可能与升高TPO、STAT3、MAPK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6.
正化脓拟杆菌为革兰阴性无芽孢厌氧菌,是条件致病菌,其引起血流感染是非常罕见的现象。近期,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1例直肠癌患者,并从其血培养中分离出化脓拟杆菌,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因"腹泻伴大便带血1年余"于2019年5月27日入院。患者既往体健。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伴大便带血,血呈暗红色附于大便表面;大便变细,大便次数增多为每天4~5次,伴里急后重感,排便时不伴疼痛,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先天性角化不良基因1(dyskeratosis congenita 1,DKC1)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方法:运用Oncomine、GEPIA分析DKC1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通过GEPIA分析DKC1与HCC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利用STRING工具分析DKC1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DKC1基因癌组织/正常组织表达量分析结果共有421项研究,在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48项,低表达0项。其中有2项研究结果涉及DKC1在HCC与正常肝脏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HCC组织中DKC1 mRNA表达显著高于肝脏正常组织(P<0.05);利用GEPIA 数据库生存分析功能发现,DKC1高表达与HCC预后呈负相关(P<0.05);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助网络图显示DKC1与NHP2、GAR1、NOP10、NOP56、NOP58、MPHOSPH10、NHP2L1、FBL、TERT、SHQ1等蛋白具有明显相互作用。结论:DKC1基因在HCC组织中高表达,DKC1表达与HCC患者预后相关,高表达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28.
目的 通过上调乳腺癌细胞MDA-MB-231、SK-BR-3中NRP-1的表达,观察NRP-1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构建pcDNA3.1-NRP-1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NRP-1 表达质粒转染MDA-MB-231、SK-BR-3细胞,用G418筛选出稳定转染的乳腺癌细胞株。利用RTq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RP-1基因mRNA及其蛋白表达;CCK-8法、AnnexinⅤ-APC/7-AAD法、Transwell小室分别检测转染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及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pcDNA3.1- NRP-1表达载体,转染MDA-MB-231、SK-BR-3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系。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组细胞的NRP-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NRP-1过表达组的细胞较对照组增殖率增加、凋亡率降低、侵袭及迁移能力增强(均P<0.05)。结论 NRP-1在乳腺癌发展、浸润、转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它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抑制其凋亡。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寻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的关键基因与分子标记。方法:检索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视网膜母细胞瘤表达谱芯片对肿瘤组织与正常视网膜组织的差异基因进行GO与KEGG聚类分析,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筛选关键节点,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临床诊断效能。应用qRT-PCR在正常RPE细胞系与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中验证枢纽基因的RNA表达情况结果:在视网膜母细胞瘤数据集GSE97508与GSE110811中获得二者差异表达基因的交集共121个,KEGG分析显示差异基因富集于光传导通路、细胞周期与p53通路上,PPI网络筛选并与上述两个数据集中差异最大的30个基因取交集得到MCM6、DTL、UBE2T、TOP2A、NUSAP1、CENPK、RRM2、RLBP1、RHO共9个关键基因。在独立验证数据集GSE24673中确认以上9个基因的表达差异。利用ROC曲线发现UBE2T、RRM2与RHO的AUC≥80%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系中确认UBE2T与RRM2的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A...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Ⅲ~Ⅳ期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的治疗效果和相关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01-01-2021-05-3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免疫抑制剂联合化疗治疗Ⅲ~Ⅳ期116例ESCC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采用生存分析评估治疗效果。同时纳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全身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分析获取最佳截断值,并以该截断值分组。以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结果 共纳入116例免疫治疗Ⅲ~Ⅳ期ESC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01 d(95%CI为523~591 d)。其中接受卡瑞丽珠单抗治疗81例,替雷利珠单抗13例,信迪利单抗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2次治疗,既往治疗的中位数为1次,ECOG PS Score中位数为0。在数据截断日期,中位总生存期为493 d, 1年的总生存率为56%。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只有SII(HR=2.73,95%CI为1.04~7.20,P=0.042)和PNI(HR=0.32,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