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探讨志苓胶囊联合mFOLFOX6方案用于初治老年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收治的老年晚期直肠癌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FOLFOX6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志苓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观察其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总生存时间(OS)及疾病进展时间(TTP);观察患者治疗期间各类型不良反应。结果:近期疗效评价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疗效评价中,观察组1年生存率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生存率、OS及TTP分别为:62.8%、17.3个月及10.7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各项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志苓胶囊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初治老年晚期直肠癌疗效及安全性均较好,值得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2.
核转录因子与β-连环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NF-κBp65和β-cat在正常肝组织、肝硬化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的表达与肝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法对41例肝癌,30例肝硬化,18例正常肝组织进行染色;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NF-κB、β-cat在肝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肝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血中AFP水平有关.结论:NF-κB、β-cat在肝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作用,对肝癌的转移、复发及预后判断有意义.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男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RPR指数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门诊NAFLD男性患者180例,健康对照者男性60名,进行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FibroScan检测,同时进行肝纤维化BARD评分、FibroScan检测分期,对不同组检测及评分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男性NAFL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RPR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BARD评分组男性NAFLD患者RPR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NAFLD患者RPR指数与FibroScan的检测值呈正相关;不同FibroScan肝纤维化分期男性NAFLD患者RPR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男性NAFLD患者RPR指数与肝脏肝纤维化存在相关性,随着肝纤维化进展,RPR指数有升高的趋势,监测RPR指数的变化有利于更好、更便捷地动态监测脂肪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的进展,协助早期诊断NAFLD肝纤维化发生,及时制定有效逆转肝纤维化的治疗方案,改善脂肪肝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34.
<正>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EHF)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它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鼠类为传染源的、多种途径传播的急性、地方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目前我国已发现30多种动物可携带本病毒,宿主动物在我国城镇是褐家鼠,农村是黑线姬鼠[1-2]。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有两个明显的高峰期,大高峰在11月至次年的1月份,小高峰在2~5月份[1-3]。本病常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但由于病毒对人体泛嗜性感染,致全身毛细血管及小血管损伤,多脏器功能受损,因此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35.
目的 了解延安地区胆石病患者的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0-03-2011-03期间入住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消化科65例胆石症患者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抽取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结果 65份胆汁中共有46例培养出细菌,阳性检出率为70.8%;革兰阴性杆菌34株(73.9%),革兰阳性菌12株(26.1%).药敏结果显示,胆汁中的主要细菌对亚胺培南、万古霉素、替考拉宁、阿米卡星耐药率很低,对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哌拉西林、及环丙沙星等的耐药率非常高.结论 是否存在胆道梗阻对细菌培养结果有显著影响;胆石症胆汁细菌中革兰阴性菌仍占主要地位,治疗上应根据菌群监测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B型超声无创性指标在食管静脉曲张(EV)及其破裂出血(EBV)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肝硬化患者112例,应用胃镜检查EV程度,并分为无曲张组(n=15)、轻度组(n=25)、中度组(n=35)、重度组(n=37);并根据临床有无出血及出血程度分为无EV组(n=15)、EV无出血组(n=41)与EVB组(n=56)。采用B型超声进行检查,比较各组观察指标情况。结果 1 12例肝硬化患者中,97例(86.61%)有不同程度的EV。随着EV程度的加重,PC/Dpv、PC/SD、PC/SI呈下降趋势,而Ppv则呈升高趋势(P<0.05)。EVB组PC/Dpv、PC/SD、PC/SI均低于无EV组(P<0.05);而EV无出血组、EVB组Qpv、Ppv高于无EV组(P<0.05),且EVB组Qpv高于EV无出血组(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及MeCalc软件分析,将PC/SD作为EV的预测指标,其≤9.05×109·L-1·cm-1时诊断EV的敏感性为91.2%,特异性为97.5%,阳性预测值99.6%,阴性预测值63.1%;将Qpv作为EVB的预测指标,其≥1098.36 ml/min时诊断EVB的敏感性为87.3%,特异性为93.1%,阳性预测值为92.7%,阴性预测值为88.0%。结论 PC/SD可较好地预测EV的严重程度,且Qpv可有效预测EVB。  相似文献   
3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9):1213-12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脂质代谢、高胰岛素血症以及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NAFLD患者56例,按照单盲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接受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持续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12周后,获取两组空腹血清并检测脂质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含量。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中脂质代谢指标、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血清脂质代谢指标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氧化指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氢(LHP)含量低于对照组,抗氧化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可优化NAFLD患者的脂质代谢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全身氧化应激程度。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方法采用14C-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组作为实验组,而阴性组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空腹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以及胰岛素抵抗研究幽门螺杆菌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及血糖水平均低于阳性组(P<0.05);实验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对照组,而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幽门螺杆菌有可能增加胰岛素抵抗,可升高血糖和胰岛素,但与血脂无关.  相似文献   
39.
溃疡性结肠炎药物治疗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存英  袁东红  冯义朝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4):493-494,F00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近年来国内报告的病例数显著增加,根据对国内10 218例患者的分析,最近10年报道的病例数目是过去10年的3.8倍.由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治疗缺乏特异性,导致病情迁延反复,甚至癌变,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疑难病.现将治疗该病的药物及研究现状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细胞周期素β1(cyclinD1)及整合素p1(integrin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整合素β1、细胞周期素D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整合素β1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浸润程度越深阳性表达率越高;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其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浸润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与病理学分级、患者年龄、性别无关。细胞周期素D1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分期、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细胞周期素D1和整合素β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整合素β1的表达与胃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胃癌病人的预后。细胞周期素D1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理组织学分级相关,其过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检测细胞周期素Dl和整合素Bl的表达可以为判断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起一定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