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心绞痛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6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及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的变化,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79.17%(38/48),高于对照组的56.25%(27/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和头晕等证候积分及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可提高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绞痛主要证候积分,并降低血清hs-CRP、Hcy等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平衡针治疗高血压重症即时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平衡针治疗高血压重症的即时疗效。方法:对纳入研究的60例患者治疗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变化的情况进行对比,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总共60例患者,其中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8.3%。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都较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平衡针治疗对高血压重症有较好的即时疗效。  相似文献   
13.
罗翌  华荣  刘涛  钟世杰 《新中医》2001,33(2):33-34
通过对181例急性中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不同病类证候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急性中风病并发MODS与其不同病类、证候的相关性。结果:急性中风病中脏腑与中经络类并发MODS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阳闭证并发MODS发生率高于阴闭证、脱证,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中经络各证间并发MODS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中风病中脏腑阳闭证易并发MODS,早期见肺胃损伤兼夹痰热腑实证可能与中风后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阶段的病理变化相关。及时应用清热化疾通腑醒神法时阻断SIRS的序贯损伤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胆囊收缩素与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华荣  罗翌  黄培新 《新中医》2001,33(7):5-6
从胆囊收缩素(CCK)角度探讨中风病痰热腑实证的形成机理及通腑化疗治疗的作用机制。痰热腑实证是中风病急性期最常见的证候之一。通腑化痰法已成为中风病的治疗在法之一,脑内CCK具有拮抗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作用。而CCK阳性神经元减少阶段正好和临床上中风病痰热腑实证形成阶段相吻合,因此,推测CCK在痰热腑实证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通腑化痰法的作用机理可能是调节体内CCK水平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盲法的研究设计方法,应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干预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静滴丹红注射液及口服脑心通胶囊;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静滴葡萄糖注射液及口服安慰剂胶囊。结果:完成疗程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更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治疗组NO水平上升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ET-1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vWF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本研究,发现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可改善UA患者临床症状及内皮功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这为今后两药联合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提供更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观察通腑活血法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桃核承气汤(由桃仁、桂枝、大黄、芒硝、甘草组成).两组疗程均为7 d.疗程结束后统计病死率,并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3、7天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及血小板计数(PLT)、D-二聚体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在病死率方面,对照组死亡3例(病死率为10.00%),观察组死亡2例(病死率为6.67%),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在APACHEⅡ评分方面,治疗7 d后,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作用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3)在PLT变化方面,治疗7 d后,两组的PLT均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观察组的上升作用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4)在D-二聚体方面,治疗3 d后,两组D-二聚体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其中观察组的下降作用更显著(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7 d后,两组D-二聚体继续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1),且观察组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腑活血法在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平衡针治疗急性咽炎咽痛的即时疗效。方法:74例病人按就诊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6人给予平衡针针刺"咽痛穴"治疗,对照组38人给予假穴位针刺,评价治疗后1min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安全指标。结果:治疗后1min治疗组及对照组VAS分别为(2.11±1.88)分和(3.39±1.94)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愈显率为44.4%(16/36),优于对照组的10.5%(4/38)。结论:平衡针治疗及假穴位针刺治疗皆能迅速缓解急性咽炎咽痛症状,平衡针疗效优于假穴位针刺疗效。  相似文献   
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中医瘟疫范畴。膜原学说主要用于瘟疫治疗,邪伏膜原为其主要致病机制,临床治疗以驱邪为要。结合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在当代中西医结合背景下对膜原学说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膜原定位、属性与作用机制,为病毒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急性卒中是临床常见急症,世界范围内平均发病率为每年150~200/10万,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高达85%.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药物研究的发展,溶栓治疗已成为降低脑梗死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但溶栓后的脑内出血是临床治疗中颇为棘手的问题.有文献报道,溶栓治疗的颅内出血率达16%~20%.作者通过对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行尿激酶溶栓后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尝试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