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2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26篇
预防医学   78篇
药学   98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目的研究外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行下肢手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应激反应对比,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神经阻滞组)和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观察两组患者出现的手术应激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开始1 h、拔管时的肾上腺素、血浆皮质醇、内皮素、心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的内皮素比较、拔管时的平均动脉压比较P〈0.05;两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比较(t=14.552 1),P=0.000 0);阻滞完善时间比较(t=3.6000,P=0.000 5);romage评分比较(t=35.7771(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高血压患者行下肢手术造成的应激反应相比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较小,且麻醉起效时间快,阻滞完善迅速、效果良好,可作为高血压患者行下肢手术中的常用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 A组46例患者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组42例患者接受传统开放手术,随访对比两组疗效、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A组疗效优于B组(P<0.01)。A组、B组两组间影像学效果接近(P>0.05)。A组术后各个时间点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B组评分(P<0.01)。A组生活质量较B组改善很明显(P<0.01)。A组并发症轻于B组。结论微创经皮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综合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不同类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纳入2011年4月-2013年5月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97例患者,其中全髋置换14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56例,生物型半髋置换27例。入选者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14天和第1、3个月末,抽血检测ESR、CRP、SAA,比较分析手术前后血清ESR、CRP、SAA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的ESR、CRP、SAA水平均升高。ESR在术后第7天升至峰值,在术后第3个月末降至术前水平,各时点3组ES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CRP于术后第3天达到峰值,以后缓慢降低,在术后1个月末降至术前水平。生物型、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患者术后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与全髋置换患者术后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型半髋置换术患者术后SAA水平较生物型半髋置换术及全髋置换术患者SAA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和SAA比ESR变化更快、更敏感,骨水泥对SAA变化有影响,对CRP变化无影响。  相似文献   
84.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产科手术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试验组在手术前后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对照组只在术后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的退热时间、平均最高体温、切口感染率、术后病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都比对照组低。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只在术后应用抗生素相比较,前者更能够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5.
新生儿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局部感染,传统脐带处理方法、脐带残端脱落时间长,创面愈合时间长,易发生脐部感染。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探索对新生儿脐带残端进行修剪处理,使脐带残端提前脱落,创面早日愈合,降低脐炎的发生率。现将临床应用结果分析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  相似文献   
86.
目的 为了提高椎管内麻醉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效果,提高麻醉质量管理的水平.促进病人对麻醉医生的信任感、安全感.方法 组织学习零缺陷管理模式,更新观念.确定穿刺一次成功标准及记分方法.结果 通过实施零缺陷管理模式后对640例椎管内麻醉的效果对比,评价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103.05、P<0.005).结论 应用零缺陷管理模式对基层专科医院麻醉质量进行管理,提高了椎管内麻醉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效果,减少了工作失误,因此是基层医院麻醉科质量管理的疗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7.
目的总结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手术使用纤维蛋白胶不放置引流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32例甲状腺Ⅲ度及以下肿大的甲亢手术创面喷洒纤维蛋白胶不放置引流(下称蛋白胶组)与184例甲亢手术切口放置胶管引流(下称引流组)进行比较。结果蛋白胶组切口术后无出血,无切口积液,无切口感染,切口甲级愈合,无不良反应,术后平均住院(4.8±0.5)d;引流组切口放置引流管24~48 h,切口引流量平均135ml,切口出血1例(0.54%),切口积液5例(2.71%),切口感染1例(0.54%),术后平均住院(5.6±0.7)d。结论在甲状腺Ⅲ度及以下肿大的甲亢手术中创面喷洒蛋白胶不放置引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8.
2007年9月-2010年8月,我们采用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固定棒结合抗米微侨可吸收线环扎加"8"字钢丝内固定治疗43例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青光眼小梁切除+虹膜周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1,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按照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可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应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在胃肠肿瘤术后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158例胃肠肿瘤术后全肠外营养(TPN)支持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PICC组93例和对照组经中心静脉置管组(Central veins catheter,CVC)65例,通过观察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相关并发症和对患者营养指标影响,分析PICC对于TPN的安全性及效果。结果 PICC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CVC组,PICC组发生局部血肿并发症的可能性小于对照组。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中止拔管等并发症方面,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比术前及TPN 7天后的营养指标(体重、ALB、淋巴细胞计数)变化,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CVC方法相比,PICC在胃肠肿瘤术后行肠外营养的穿刺成功率更高,发生相关并发症的可能性相当,且可以获得相同营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