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1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目的探讨居家护理干预在肺结核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10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实施居家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加干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比较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对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B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情况改善优于对照组,躯体、情绪、认知等方面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对护理满意度评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结核患者出院后采取居家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并增加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氯霉素炉甘石洗剂的质量标准。方法:以氯霉素及氧化锌含量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氟霉素及氧化锌的含量,并作为控制此制剂质量的指标。结果:三批样品中氯霉素含量均达到90%以上,回收率为100.27%,RSD为2.6%,氧化锌含量均在20g/瓶以上,回收率为100.27%,RSD为2.6%。结论:此两种方法简便可行,可以作为控制此制剂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93.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输血传播病毒的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输血传播病毒(TTV)感染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性及肝功能受损情况,并分析TTV(广州株)开放阅读框(ORF)1区基因序列特征.方法对58例高直接胆红素(5例肝病综合征)、92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和85例正常新生儿,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进行外周血TTVDNA扩增、电泳及序列分析,同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结果高直接胆红素患儿中,7例外周血检测出TTV DNA(阳性率为12.1%),其中3例肝病综合征患儿TTV DNA阳性;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和正常新生儿中,分别检出1例TTV DNA阳性(阳性率分别为1.1%和1.2%).高直接胆红素(包括肝病综合征)患儿的TTV DNA阳性率明显高于高间接胆红素患儿和正常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TV广州株与日本株N22比较,同源性达87.1%~97.8%,但存在着点突变.结论TTV感染可能是本组引起新生儿直接胆红素升高的原因之一,TTV广州株与日本株具有同源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并筛选出瘢痕疙瘩相关微小RNAs(miRNAs),检测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增殖的影响.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及正常皮肤组织标本各8例,采用基因芯片检测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表达的miRNA,并采用qRT-PCR验证,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株中转染miRNA模拟物,模拟细胞中成熟miRNA的高表达,用EdU检测方法检测其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①通过芯片检测发现包括miR-199a-5p在内的17个差异表达的miRNAs.②qRT-PCR验证结果显示miR-199a-5p表达下调,与芯片检测结果相一致.③miR-199a-5p模拟物转染组与阴性对照组EdU的阳性率分别为(20.72±2.50)%和(27.68±4.92)%,miR-199a-5p模拟物转染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率下降(t=2.183,P=0.047).同时,细胞的生长周期分布也发生改变,MiR-199a-5p模拟物转染组S期与G2/M期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3.93±1.30)%和(10.87±0.80)%,阴性对照组分别为(31.39±0.79)%和(9.27±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瘢痕疙瘩中miRNA的差异表达有组织特异性;②miR-199a-5p在瘢痕疙瘩中的显著低表达,可影响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分布,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提示miR-199a-5p可能参与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调控.  相似文献   
95.
陈义  黄静文  陈铭 《数理医药学杂志》2020,33(11):1687-1688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高血压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单独应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治疗效果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4.52%与77.78%,差异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与对照组的发生率5.56%比较,观察组的发生率为4.11%,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缬沙坦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应用安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水平在乙型肝炎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40例确诊为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阳性组,另选取同期430例表观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GR以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采用组间比较和分层比较评估GR活性水平与由乙型肝炎引起肝损伤的关联性和诊断效能。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ALT、AST、TBIL、ALP和GR检测结果均呈非正态分布。对照组研究对象年龄中位数为35.0岁,略高于阳性组的33.0岁,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ALT、AST、TBIL、ALP、G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LT、AST、TBIL、ALP和GR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可知血清GR活性水平对乙肝患者肝损伤的诊断界值为61.5 U/L,曲线下面积(AUC)为0.882[95%CI=(0.845, 0.919), P<0.05],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9.3%。对不同生物标志物的ROC曲线进行比较, ALT和AST的AUC最大,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R的AUC次于ALT和AST,但优于TBIL和ALP,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和ALP的AUC较差,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阳性组研究对象按GR活性水平四分位数间距(Q)进行分层:ALT和AST活性水平均随GR活性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在Q1~Q2区间内升高较缓(P>0.05),在Q3~Q4区间内迅速升高(P<0.05);TBIL和ALP在Q1~Q3区间内趋势不显著(P>0.05),仅有Q4与其他层级相比有显著升高(P<0.05);年龄未显示出明显的趋势(P>0.05)。结论血清GR活性水平升高与由乙型肝炎引起的肝损伤显著相关,检测血清GR活性水平可作为辅助诊断、治疗各类肝病、评估肝损伤程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使用可分裂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传统粗硅胶管闭式引流治疗肺结核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4例气胸患者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其中采用可分裂导管53例,采用传统粗硅胶管71例,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当气胸压缩<50%,采用可分裂导管与采用传统粗硅胶管疗效相近,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当气胸压缩>50%,采用传统粗硅胶管疗效优于采用可分裂导管,二者有统计学差异。但粗硅胶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发症较可分裂导管多,二者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可分裂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气胸在部分气胸患者中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8.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分析1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肺部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以及在治疗过程中采用不同雾化吸入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7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观察,17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85例(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对照组85例(超声雾化吸入法)。结果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法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肺部感染优于超声雾化吸入法。结论肺部感染是CHF恶化的主要因素,应积极控制肺部感染,治疗中采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99.
患者 男,17岁。尿频、尿急、尿后滴沥10余年。患者母亲述:自患者3岁起即尿后滴沥不尽,后随年龄增大,症状日渐加重,伴尿频、尿急,以下尿路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疔,但症状无明显缓解。10岁时曾行“左侧隐睾下降牵引固定术”。体检:尿道外口明明狭窄细小,直径约0.2cm。行尿道外口成形术后.尿道膀胱镜检发现后尿道精阜后有一开口,  相似文献   
100.
1 注射泵的原理 输液泵的结构划分为五个模块:微机系统,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和管理的单元,一般采用单片机系统;驱动系统,提供输送液体的动力;检测装置,主要是指各种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获得的检测信号进入微机系统进行处理,并得出控制指令再进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