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1篇
  免费   484篇
  国内免费   181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3篇
内科学   15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124篇
外科学   219篇
综合类   1890篇
预防医学   117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68篇
  1篇
中国医学   5018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71篇
  2020年   180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76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575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406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435篇
  2009年   333篇
  2008年   362篇
  2007年   509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53篇
  2004年   543篇
  2003年   514篇
  2002年   409篇
  2001年   118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黄芪、水蛭、地龙不同配伍治疗缺血性中风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出气虚血瘀络阻为缺血性中风的基本病机,而益气活血通络则为基本治法。通过黄芪水蛭地龙、黄芪水蛭、黄芪地龙、水蛭地龙四个配伍组比较,以观察其对急性脑缺血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血小板聚集性及大鼠在体血栓形成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水蛭地龙配伍组在以上诸方面的作用明显优于其他组。  相似文献   
92.
补阴法与延缓衰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古今学者对补阴法及衰老认识基础上,提出“阴虚乃衰老之本”的观点,根据补阴法功能及衰老机制对补阴法延缓衰老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借鉴已有阴虚证动物模型,进行了部分免疫学实验研究。结果提示:阴虚是衰老的基本机制,补阴法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补阴法可用于防治老年病及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93.
山东黄花蒿采收期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薄层扫描法 (thin- layer chrom atography scanning,TL CS)对山东引种黄花蒿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青蒿素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 ,随着植物生长期的变化 ,黄花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有着明显的差异 ,花蕾期植株中青蒿素含量最高 ,为最佳采收期。  相似文献   
94.
总结分析了清代医家谢星焕《得心集医案》辨治急难证的特点:在辨证方面注重天人合一,善于辨别真假错杂之证,尤长于以脉诊决疑释难,妇科难证多求诸奇经八脉;在治疗方面法度严谨,善于化裁古方,急救方法多变,涌吐、针灸、鼻饲、敷脐等多有采用。  相似文献   
95.
不同工艺各类棉酚的反相薄层色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考察苯胺法与酸法工艺制备的各类棉酚的质量,本胺法工艺制品中是否残留本胺棉酚。方法:采用RP18F反相薄层板,以丙酮-水(4:1)为展开系统分离展开。结果:苯胺法工艺生产的棉酚中出现苯胺棉酚的斑点。结论:首次用反相薄层色谱法确证了苯胺法工艺生产的棉酚中残留有苯胶棉酚。  相似文献   
96.
全血采出后,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各种成分进行有效地分离,然后根据病情选择性地输注相应的血液成分,称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中红细胞(RCC)制品的应用占重要地位。有人认为,可根据利用RCC的程度来判断该院的输血治疗水平。现将我院浓缩RCC悬液应用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所用红细胞制品来自山东省血液中心和潍坊市血液中心。200ml全血得到的RCC悬液为1u,置4℃冰箱保存21d。1.2 临床资料 利用浓缩RCC悬液治疗病人共86例,其中年龄最小2岁,最大85岁。病种包括尿毒症、上消化道出血、贫血、再障、白血病、子宫肌瘤、卵巢…  相似文献   
97.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认识方剂配伍的本质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立法之后,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剂量、用法和剂型,按照一定的组方原则配伍组合而成,是中医调治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方剂的配伍规律是对方剂配伍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概括,对于指导临床用方以及丰富和发展方剂学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是一个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课题,古今医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见解.谨以历代医家方论为基础,结合现代系统科学思想,对于方剂的配伍规律,略陈管见.  相似文献   
98.
近10年来,中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发病年龄提前,且有轻型化的趋势犤1犦。因此中风先兆证的诊治显得尤为重要。现将近年来有关中风先兆证的中医证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邹忆怀、王永炎犤2犦认为,中风先兆证的病机以“内风旋动”为主;内风触动血脉中素有之痰浊瘀血,上扰清窍,横窜四肢,发为中风先兆证;中风先兆证病机关键在于“血中动风”。郑超英犤3犦认为其病机主要在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阴阳失调,再加上情志、饮食、房劳等诱因,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虚阳亢,风、火、痰、虚、瘀互结为患,血随气逆上冲于脑,…  相似文献   
99.
现代网络、信息技术促进了网络教育的飞速发展,从1995年到2000年,全世界的远程教育市场规模在以每年45%的速度增长着。中医文献学作为中医学高等教育学科的一门重要课程,积极探索其网络教学模式,并制作出相应的中医文献学CAI课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中医文献学的特点与信息化教学 中医文献学是传统文献学与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与文献学、传统医学既有内在的密切联系,又独立成科。  相似文献   
100.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其发病率很高,严重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多年的临床经验表明,中医药治疗该病有较高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为揭示其作用机理,近年来做了很多基础实验研究,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哮喘动物模型的制备 1.1 动物的选择 为研究哮喘的发病机制,曾建立了许多动物哮喘模型,包括小鼠、大鼠、豚鼠、仓鼠、狗、羊、马及猴等,其中大鼠与豚鼠应用最普遍。豚鼠易致敏,常用于药物过敏试验,在用作哮喘模型时,其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