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4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9篇
临床医学   176篇
内科学   5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72篇
预防医学   6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32篇
  2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花红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宣城市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接诊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8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93例)和治疗组(93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2片/次,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花红颗粒,1袋/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 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盆腔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生活质量评分及症状积分、C-反应蛋白(hs-CRP)、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经治疗,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9.25%和97.8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盆腔炎性包块直径、盆腔积液深度和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WHOQOL-100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s-CRP、GM-CSF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TGF-β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hs-CRP、GM-CSF和TGF-β1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花红颗粒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介入栓塞治疗1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提出了术前加强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严密控制血压的变化,术后严防并发症发生并采取相关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17例患者未出现严重的脑血管痉挛、脑缺血以及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穿刺部位血肿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是一种对介入技术要求较高的微创手术,术前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我科通过对17例颅内动脉瘤行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精心护理,不仅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最佳时期,为挽救生命赢得了时间,同时也使病人治疗周期缩短,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蛋白质Z(Protein Z,PZ)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急性期内的变化,分析PZ与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在ACI患者中变化的相关性及血浆PZ的检测在AC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病例组选择发病在72h之内的ACI患者;对照组来自本院健康体检者.所有受检者均于入院即时及入院第14天抽取静脉血测定PZ和相关血凝因素等资料.另采用头颅CT或MRI测量与症状和体征相对应的最大低密度影面积,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ACI患者发病3d内血浆PZ、DD、FI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入院第14天所测的PZ、DD明显高于入院即时所测水平;在诊断ACI的过程中PZ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其他凝血因素,ACI患者血浆PZ浓度与梗死面积及NIHSS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ACI急性期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PZ是脑梗死的一个的危险因素;通过对ACI急性期患者血浆PZ水平及其他血凝因素的检测,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对ACI的诊断和对病情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保留左动脉与高位结扎用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近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5年12月至2019年12月79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保留组(n=41例,保留左结肠动脉)和结扎组(n=38例,高位结扎)。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围术期相关指标、吻合口边缘动脉血流情况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复发率等指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低于结扎组(P<0.05);保留组术后吻合口边缘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均比结扎组高(P<0.05)。保留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9.5%)与结扎组(2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低于结扎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年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可有效改善吻合口血供情况,减少术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并可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5.
36.
目的:探讨筋膜突破法和神经刺激仪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锁骨或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n=30)为筋膜突破法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B组(n=30)为神经刺激仪行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所用局部麻醉药的量和浓度相同。两组分别观察穿刺深度及穿刺时间,20 min后测感觉运动阻滞程度及手术开始麻醉效果评价。结果:A组在穿刺深度及穿刺时间上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感觉运动阻滞程度及麻醉效果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膜突破法和神经刺激仪法同样是具有安全有效,镇痛阻滞完善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方法,临床应用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  相似文献   
37.
腹腔引流管的使用在病患康复以及临床诊断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今,腹腔引流管在普外科手术中大量使用,患者携带引流管的增多,给患者术后的活动带来不便,临床常有引流管从腹腔脱落的不良事件发生,这与患者腹腔内的引流管固定不牢固有关,如患者对引流管不适应、患者运动量大、胶布的黏性不够、皮脂的分泌导致引流管道无法固定等,均能造成引流管脱落而导致病情加重,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大大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痊愈.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看护干预中应用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重症急性心肌梗死的58例患者,在全部经过经过检查,均确定为此病症,并且排除除此病症意外的其他严重性器官损伤,在征求患者或家属同意的情况下,最终选择52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钻探的病人分为两组.对患者护理后的死亡率和满意度进行研究.结果:经过综合看护后,研究组患者没有一人死亡,且总体满意率高达96%以上;对照组中,患者死亡率为8.66%,总满意率为84.6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看护的方式对患者的病情有显著的效果,在临床上有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9.
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对一万份人才档案进行分析,在成功的各种因素中良好的人际沟通竟然占到75%~([1])。在医务工作中的人际沟通显得格外重要,如今发生的愈演愈烈的护患纠纷不都是护理技术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呼唤沟通障碍引起的~([2])。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总是在忽略倾听。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态度,是一种习惯,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模拟应急演练在门诊护士急救技能培训中的效果。方法:门诊护士开展应急预案学习及模拟急救演练,演练结束后进行考评总结。结果:模拟应急演练培训前后护士的急救理论、急救技能、临床综合能力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拟应急演练是全面提高门诊护士应急反应能力和急救技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