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是近年临床上争议的热点,也有其发展的过程。前腹腔镜时代直肠癌手术更多的是低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保留或不保留左结肠动脉(LCA),一般不清扫系膜根部淋巴结(253组),近年随着手术越来越规范,更多的强调行253组淋巴结清扫,为了手术方便多行IMA根部离断,不保留LCA,同时带来一系列临床问题的探讨,又提出保留左结肠动脉直肠癌根治术。本文列举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要求、关键技术、以及临床意义,更多的是结合自己的体会,认为保留左结肠动脉一定要在根治的前提下,在腹腔镜下更易做好,该术式改进有很多优点和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不同入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接受腹腔镜下保留左结肠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3例。其中40例予以传统入路保留左结肠动脉,33例患者予以双侧入路保留左结肠动脉。本研究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比较,术中术后指标等计量资料采用( 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吻合时间、淋巴结清扫总数、第三组淋巴结清扫总数,术后VSA评分、排气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2年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组患者治疗后吻合口漏、吻合口出血、肠管血运障碍、尿潴留、输尿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入路,双侧入路腹腔镜下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疗效相近,但可显著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0~2013年47例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5例行传统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传统组),22例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局部复发及吻合口漏的发生情况。结果:47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扫淋巴结数量差异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中均无直肠破裂穿孔,血管、输尿管及邻近器官损伤,吻合口无张力。术后传统组发生吻合口漏1例。术后随访无淋巴结转移。结论:对于临床分期Ⅰ~Ⅲ期的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可清晰解剖肠系膜下动脉各分支,在不影响肠系膜下动脉周围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行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ixon术保证了吻合口的血运,降低了吻合口张力,从而降低了吻合口漏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不同分型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及根部淋巴结清扫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直肠癌病人80例,按照信封随机分组法,将8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根据病人肠系膜分型情况,精准开展低位结扎手术,对照组采取传统高位结扎手术。比较两组病人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胃肠道功能、胃泌素以及胃动素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以及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4.27±5.92)枚,对照组为(16.12±5.99)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排尿困难、吻合口出血及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的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开始进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病人的胃泌素以及胃动素水平均显著下降,但观察组的胃泌素为(133.33±16.14)pg/ml,胃动素为(318.33±24.11)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4.78...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9年6月至2023年3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82例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和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手术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实验组患者术后胃泌素(Gastrin,GST)和胃动素(Motilin,MTL)水平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总缓解人数为27例(65.9%),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89,P=0.046<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人数为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48,P=0.012<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保留左结肠动脉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两种术式手术用时及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程度水平相当,但前者改善胃肠功能,提升临床疗效,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肠系膜下动脉(IMA)低位结扎技术对术后吻合口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4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保留LCA的IMA低位结扎(LT)组(n=64)与不保留LCA的IMA高位结扎(HT)组(n=81)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CA)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为56例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低位结扎组(n=28,保留LCA)与高位结扎组(n=28,不保留LCA),比较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肠系膜下动脉(IMA)根部淋巴结(253组)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CEA值、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清扫数量、IMA根部淋巴结转移率、术后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位结扎组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吻合口漏发生率优于高位结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既可达到彻底清扫淋巴结的目的,又能有效保障肠管血供,降低吻合口漏发生率,促进肛门早期排气,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2019年日本结直肠癌研究学会(JSCCR)指南推荐进展期直肠癌淋巴结清扫范围应包括肠系膜下血管根部淋巴脂肪组织,但并未明确肠系膜下动脉(IMA)结扎部位;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也未明确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LCA)。是否保留LCA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不影响患者肿瘤学结局的前提下,能否同时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D3根治术(Dixon)对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60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保留组和未保留组,其中保留组(n=32)采用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ixon术,未保留组(n=28)采用高位结扎的Dixon术。采用SPSS 22.0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围术期各项指标用(x±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清扫情况采用χ^2或Fisher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保留组肛门排气时间、边缘动脉弓压力显著少于未保留组(P<0.05),其余围术期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清扫淋巴总数、转移淋巴结数及阳性淋巴结总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保留组清扫第253组淋巴结数目显著大于未保留组(P<0.05);保留组吻合口漏发生率3.1%(1/32)显著少于未保留组10.7%(3/28),(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肿瘤复发、转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高位结扎的Dixon术,保留左结肠动脉不增加术后肿瘤复发转移概率,并且可有效降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根据肠系膜下动脉(IMA)不同分型精准保留左结肠动脉(LCA)及根部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对比性的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施行的72例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其中38例根据IMA分型行精准保留LCA并廓清IMA根部淋巴结(保留LCA组),34例不保留LCA,行传统高位结扎术(高位结扎组);对比分析两组临床资料、围手术期疗效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病理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总数、阳性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LCA组术后1例发生吻合口出血,高位结扎组术后2例发生排尿功能障碍、2例吻合口漏,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6%与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LCA并清扫根部淋巴结可达到肿瘤根治效果,并能降低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的远期和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6月至2009年8月由同一手术组完成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312例及开腹直肠癌根治术226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采用Life table分析法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Gehan法对生存曲线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肿瘤分期和肿瘤病理分型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术后3、5年生存率腹腔镜组分别是84.5%和66.7%;开腹组分别是83.3%和64.8%,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经Life table生存分析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和开腹组的出血量分别为61 ±13ml和174±84 ml(t =23.24,P<0.05)、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2.7±1.3d和3.6±1.8 d(t =6.61,P<0.05)、术后住院日分别为9.1±2.4d和12.0±3.4 d(t =11.8,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淋巴结清扫数分别为11.0±2.7枚和12.0±3.6枚(t=1.72,P>0.05),直肠标本长度分别为16.0±3.4cm和16.0±4.3 cm(t =0,P>0.05),直肠肿瘤远端切缘分别为3.2±1.3cm和3.2±1.7 cm(t =0,P>0.05),开腹组术后切口感染28例,腹腔镜组8例(P<0.05),两组患者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似,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IMA)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应用价值及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15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IMA结扎方式分为低位结扎组(n=98)与高位结扎组(n=117).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探讨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对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8月至2011年11月期间291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x2检验及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291例中共有27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9.3%),其中男性(P =0.048)、肿瘤位置(P =0.028)及术中失血量(P=0.015)为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与肿瘤距肛缘的距离(P =0.009)和手术方式(P=0.041)有关,并影响肿瘤的TNM分期(P =0.024)及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P =0.025),但未增加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P =0.563).结论 男性、肿瘤位置及术中失血量为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并未增加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已在临床上受到广泛认可。在术中对于手术层面的识别非常的重要,正确的层次识别有利于间隙的游离、盆腔自主神经的保护,其对于手术成功与否以及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尤为重要。术中需注意直肠系膜与神经前筋膜之间游离,紧贴直肠系膜游离间隙保证直肠系膜的完整,以及实现肿瘤的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观察组,n=80)临床资料,同期腹腔镜下非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n=80)。数据统计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术中术后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理切缘距离明显增大[对照组(3.0±0.6) cm,观察组(3.9±1.1) cm, P<0.05]、局部复发率明显降低[对照组5.0% ,观察组1.3%, 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和阳性淋巴结数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经肛门拖出式前切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简便易行,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腹腔镜技术探讨前切除术与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81例直肠癌患者资料,将39例接受腹腔镜拖出式手术患者纳入A组,同期接受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的42例患者纳入B组。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处理,围术期指标、数字疼痛评分(NRS)等以(x±s)表示,独立t检验;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B组相比,A组手术时间、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病理切缘距离较长,术后6 h、12 h、24 h NRS评分较低(P<0.05);A组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7%、94.9%、10.3%)相比B组(9.5%、92.9%、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腹腔镜前切除术相比,腹腔镜拖出式手术治疗直肠癌可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但两种术式的并发症发生率、生存率、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