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探讨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15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ROC曲线确定的界值分为hs-cTnT<30ng/L组(A组)和hs-cTnT≥30ng/L组(B组),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及全因死亡情况,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LVEF、NT-ProBNP、心功能分级构成有显著差异;随访期间,B组患者死亡20例(28.3%),高于A组(7例,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hs-cTnT浓度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之一。结论 hs-cTnT浓度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相关,测定hs-cTnT浓度有助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3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34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发现冠状动脉心肌桥33例(9.70%),其中29例为孤立性心肌桥患者,4例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样改变。31例(93.9%)位于左前降支(LAD),1例(3.03%)位于第一对角支(D1),1例(3.03%)位于左回旋支(LCX)。按Noble狭窄程度分级:1级有19例(57.6%),2级有12例(36.4%),3级有2例(6.06%)。16例(48.5%)有典型心绞痛症状,15例(45.5%)为胸闷,2例(6.06%)表现为心悸。19例(57.6%)心电图或/和动态心电图有ST-T或T波改变。所有患者均应用β-受体阻滞剂或/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29例(87.8%)患者症状改善。结论:心肌桥的临床症状表现多种多样,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大多数心肌桥引起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芪苈强心胶囊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免疫炎性反应及结构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2019年4—6月于宣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进行实验。将32只SD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MI组、MI+芪苈强心组及MI+卡托普利组,各8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MI模型。术后假手术组、MI组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1)·d~(-1),MI+芪苈强心组、MI+卡托普利组分别以芪苈强心胶囊1.2 g·kg~(-1)·d~(-1)及卡托普利25 mg·kg~(-1)·d~(-1),均每日1次,灌胃2周。采用Western-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TUNEL染色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凋亡,HE染色观察各组心肌形态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MI组心肌TLR4、NF-κB、TNF-α、IL-1β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与MI组比较,MI+芪苈强心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t/P=7.536/0.002、6.103/0.004、6.660/0.003、6.655/0.003、5.548/0.005);MI+芪苈强心组与MI+卡托普利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芪苈强心胶囊可能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减轻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免疫炎性反应和结构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4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冠心病的高龄(年龄≥75岁)患者,植入DES后常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1年。32例患者98处病变,共置入DES122枚,临床随访33例无支架内再狭窄。结论高龄冠心病患者应用DES治疗,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手术切除中应用的优势。方法分析81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采用颈部吻合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手术效果。结果管状胃在预防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反流性食管炎、防止胸胃综合征、减少术后局部淋巴结复发与远处转移等方面疗效确切。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中,采用管状胃的方法重建消化道,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CYP2C19、ABCB1和PON1基因多态性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氯吡格雷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PCI术后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病人196例,根据病人CYP2C19、ABCB1、PON1基因检测结果,分为正常组172例和慢代谢组24例,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替格瑞洛替代对照治疗。所有病人连续服用药物5 d后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并对病人进行1年临床随访,记录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比较病人血小板聚集率和临床终点事件。结果PON1、CYP2C19、ABCBl不同分型病人血小板聚集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随访1年,PON1、CYP2C19、ABCBl不同分型病人临床终点事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病人随访心血管不良事件16例,严重出血事件4例,而慢代谢组均无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严重出血事件发生,但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YP2C19、ABCB1和PON1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人PCI术后氯吡格雷抵抗有一定关系,慢代谢病人应用替格瑞洛可能具有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318例住院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冠心病组(189例)和非冠心病组(129例),冠心病组又根据冠脉病变情况又分为单支病变组(93例)、双支病变组(60例)及三支病变组(36例),检测各组血清Lp(a)水平,探讨血清Lp(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与非冠心病组比较,冠心病组血清Lp(a)水平明显升高[(14.89±14.71)mg/dl比(21.15±13.71)mg/dl],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血清Lp(a)水平逐渐升高,与单支病变组比较,三支病变组血清Lp(a)水平[(21.99±13.05)mg/d比(26.94±10.32)mg/d]显著升高;与单支病变组和双支病变组比较,三支病变组Lp(a)异常率(16.2%、15.0%比25.0%)明显升高(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p(a)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6,P=0.024)。结论:血清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一项预测冠心病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观察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病人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Β(NF-κΒ)浓度变化,探讨其与CHF病人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宣城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2例CHF病人(CHF组)和45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TNF-α、NF-κΒ水平; 比较CHF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心功能分级CHF亚组间血清TNF-α、NF-κΒ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HF病人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NF-α[(17.5±4.4)ng/mL比(5.3±1.2)ng/mL]、NF-κΒ[(46.3±7.5)pg/mL比(16.5±4.6)pg/mL]显著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NF-α、NF-κB 水平随心衰加重而升高,NYHA Ⅱ级、NYHA Ⅲ级、NYHA Ⅳ级三个亚组间血清TNF-α、NF-κ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清TNF-α(OR=1.409,95%CI:1.125~1.765,P=0.003)、NF-κB(OR=1.465,95%CI:1.147~1.872,P=0.002)水平是影响CHF病人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TNF-α、NF-κB水平与CHF病人心功能状况相关,可作为评价CHF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镇  邵名亮  胡龙  冯启凡 《安徽医药》2019,23(8):1543-1546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以及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Apo)A-I水平与冠心病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宣城市人民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的病人168例,对照选择同期在该院检查排除冠心病的人群179例。血清Hcy采用循环酶法测定,血清ApoA-I采用美国BECKMAN DX-800型生化分析仪测定。两变量间的相关性以Spearman秩相关系数(rs)表示。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Hcy及ApoA-I与冠心病风险之间的独立关联。结果 冠心病组病人血清Hcy水平[M(P25,P75)]为14.18(10.99,5.43)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9.03(8.26,9.70)μmol/L,Z=-11.69,P<0.001。冠心病组病人血清ApoA-I水平[M(P25,P75)]为1.15(0.88,1.42)g/L,显著低于对照组1.64(1.35,1.82)g/L,,Z=-9.81,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水平每增加1个三分位等级,冠心病发病风险的OR值为2.39(95%CI:1.53~3.70);血清ApoA-I水平每增加1个三分位等级,冠心病发病风险的OR值为0.79(95%CI:0.65~0.96)。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均与血管病变支数及SYNTAX评分呈正相关关系(rs=0.252,P<0.05),ApoA-I与血管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s=-0.257,P<0.05)。结论 血清Hcy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及冠脉病变程度呈负相关,ApoA-I水平与冠心病风险及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