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的复发原因,再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复发原因,再手术方法,再手术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20例再手术治疗患者经12~24个月随访,优10例(50%),良7例(35%),可2例(10%),差1例(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术前准确的定位和诊断,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提高手术的操作技术,是减少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治疗,提高再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估DHS(动力髋)和Gamma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诊断明确后,入院都行胫骨结节骨牵引固定,并于伤后1~2周内由同组医师行DHS或Gamma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手术时间,X线透视下显露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髋内翻,下肢短缩,伤口感染。比较分析2004年6月~2008年5月用DHS和Gamma钉治疗股骨转子间合并转子下骨折76例。结果65例患者获得较完整随访,DHS组35例,Gamma钉组30例。随访时间16~48个月(平均26个月)。DHS组手术时间,X线下暴露时间明显短于Gamma钉组,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DHS组优良率92.5%,Gamma钉组优良率80.56%。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合并转子下骨折手术治疗中宜采用DHS内固定。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多边外固定架在交腿皮瓣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6月,采用多边外固定架固定交腿皮瓣21例。术后严密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外固定架固定的可靠程度、皮肤受压部位压力性溃疡的发生情况,早期进行双膝踝关节功能训练。结果:术后3例出现皮瓣远端局部张力性水疱,皮瓣远端部分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皮瓣全部成活,外固定架固定可靠,皮肤受压部位均未发生压力性溃疡,双膝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结论:多边外固定架固定交腿皮瓣是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髋臼双柱骨折19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小平  姜雄 《四川医学》2006,27(10):1049-1050
目的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3例,单一髂腹股沟入路2例,单一髂股延长入路1例,Kocher-Langenbeck联合髂腹股沟入路13例。全部采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骨折复位程度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1例,良好复位5例,差的复位3例。19例随访0.5~6.5年,平均3.2年。采用改良的Merle d' 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73.7%。结论手术前分析骨折的程度和移位方向,选择最佳的手术时机和恰当的入路以及准确的骨折复位、牢固固定是提高髋臼双柱骨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5.
目的总结碘伏湿敷治疗软组织慢性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96例软组织慢性感染病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碘伏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生素静脉输注治疗。记录两组痛人软组织慢性感染部住的红肿热痛消退情况及治愈的时间。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47例治愈,疗程为7~10天。对照组46例患者中治愈者30例,疗程为10天。两组病例的愈合情况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实验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碘伏湿敷治疗软组织慢性感染是一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经济有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肠道训练联合饮食指导对腰椎骨折并发脊髓损伤(SCI)患者肠道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住院的腰椎骨折并发SCI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分为两组:A组患者采取一般护理措施,B组患者在A组患者的基础上再加上肠道训练和饮食疗法。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第1、2个月后每次排便时间。2个月后,检测两组的巴氏评分并对比。同时在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检测两组盆底肌表面肌电图RMS值。结果 B组治疗1个月后和2个月后的排便时间[(13.2±5.2)min、(8.4±3.5)min]均短于A组的(23.3±6.1)min和(18.3±5.8)min,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改良巴氏评分[(82.3±10.6)分]高于A组[(65.2±10.4)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月后,A、B组患者肌电图静息状态和快速收缩的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静息和快速状态的平均值下降幅度大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道训练联合饮食指导措施有助于腰椎骨折并发SCI患者的肠道康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人工颅骨印模成形术在颅骨缺损修补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颅骨材料多样,各种材料力求外观美、无毒、易行,减少并发症.目前使用较多的材料有:有机玻璃、骨水泥、高分子材料、钛网或骨片,但神经外科医师在颅骨修补术中应用有机玻璃、钛网等进行手工塑形时均存在诸多不足,即人工颅骨板与颅骨缺损区的密合差,突凸度与健侧不对称、不协调等[1].  相似文献   
38.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治疗儿童肢体良性骨肿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儿童巨大良性骨肿瘤切除后骨支架重建的方式。方法 1995年6月~2000年10月,收治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动脉瘤祥骨囊肿1例,单纯性骨囊肿1例,共6例。年龄6~14岁。其中位于肱骨2例,桡骨1例,股骨2例,胫骨1例。依次采用骨膜下病灶骨节段性切除,骨膜下自体腓骨游离移植,游离腓骨移植长度4~14cm。骨膜原位严密缝合,仅2例肱骨用克氏针单针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结果 术后6例随访时间18~78个月。骨膜下游离移植腓骨全部达骨性愈合。骨肿瘤病灶无复发,切除腓骨处腓骨又重新长出。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骨膜下游离腓骨移植是治疗儿童良性骨肿瘤,骨支架重建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9.
1996年 4月— 1999年 2月 ,我科收治儿童盖氏骨折 9例 ,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或长臂“U”形石膏托固定 5例 ,手术复位并修复韧带 4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9例 ,男 7例 ,女 2例。年龄 3~ 9.5岁 ,平均 6 .7岁。左侧 1例 ,右侧 8例。致伤原因 :坠落伤 6例 ,跑动时向前扑倒致伤 3例。旋前损伤 8例 ,旋后损伤 1例。按MervLets分型[1] ,A1型 3例 :桡骨中下 1/ 3交界区骨折并发尺骨远端向背侧脱位 ;B1型 3例 :桡骨下 1/ 3骨折并发尺骨远端向背侧脱位 ;B2 型 1例 :桡骨下 1/ 3骨折并发尺骨远端骺…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特点及其术式选择。[方法]对9例伴有峡部裂的上位腰椎爆裂性骨折,分别采用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固定融合术、单纯经椎弓根固定术或加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的方式治疗。[结果]前路手术3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7.7个月,后路手术6例,内固定器取除术后平均随访15.8个月。全组病例峡部裂腰椎未发生滑脱征象。[结论]对于伴有峡部裂的腰椎爆裂性骨折,应根据骨折部位与峡部裂腰椎的位置关系选择不同的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