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朱光 《淮海医药》2001,19(1):16-17
目的 探讨半园形撕囊术的优点、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对120只眼行白内障囊外除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中用半圆形撕囊法进行前囊膜切开为治疗组,对40只行改良信封式(弧形)前囊膜切开术作为对照组。术后1个月,通过房角镜观察前囊膜及人工晶体袢的固定位置。结果 术中可见,半园形撕囊组中获亘直径约6mm园形撕裂孔,人工晶体双袢均在囊袋内(100%);对照组中,36只眼人工晶体双袢在囊袋内(90%),结论 在标准的白内障囊外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中,采用半园形撕囊方法切开前囊可保持囊袋的完整性,保证人工晶体在囊袋内的固定。  相似文献   
152.
一、临床资料1.1995年以来共有 45例 (6 9只眼 ) ,其中男性 16例 ,女性 2 9例。年龄 37~ 46岁 ,均为原发性青光眼、反复发作、药物不能良好地控制 ,房角粘连 >1/ 2。且术前术后均采用Schiotz眼压计测量眼压 ,随访最长 2年 ,最短 3月。2 .手术方法 :常规麻醉 ,做以上穹窿部为基底的结膜瓣 ,上直肌牵引缝线以固定眼球。做以角膜缘为基底的板层巩膜瓣 (约 1/ 2巩膜厚度 ) ,手术中随机地将巩膜瓣分为三角形及方型 ,边长同为 5 m m的等边三角形及正方形 ,瓣膜剥离致角膜缘透明区 1m m。全层切开角膜前界 ,然后用同一咬切器咬切后唇切口约 1.5 m…  相似文献   
153.
袁平  赵薇 《临床眼科杂志》2005,13(5):422-423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7例(47只眼,包括5只眼复发性胬肉)翼状胬肉行显微切除,取同侧眼颞下方角膜缘结膜移植于巩膜暴露区。结果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角膜上皮7天内修复。随访期有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4.3%。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4.
    
秦永年  高颖  薛敏 《安徽医学》2013,34(10):1508-1509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非球面单焦人工晶状体植入后不同预留度数对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20年3月至2021年12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行白内障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联合非球面单焦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患者60例。根据患者预留度数不同,分别被纳入微近视组(预留度数为0.00至-0.50 D)和低近视组(预留度数为-0.51至-1.00 D)。术后3个月,记录患者远视力和近视力情况,并使用改良的中国版视功能指数量表(VF-12-CN)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微近视组21例(70.00%)患者和低近视组16例(53.33%)患者远视力良好(logMAR 0.0~0.3),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8)。低近视组25例(83.33%)患者和微近视组14例(46.67%)患者的近视力满意度显著提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良好,微近视组平均改良VF-12-CN评分为94.20±2.20,低近视组平均改良VF-12-CN评分为95.27±2.6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