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 毫秒
11.
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慢性、进行性的弥漫性改变.本人根据在消化内科工作四年护理肝硬化患者96例总结出相关经验及感悟.目的 探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的有效护理措施.对肝硬化患者从身体上、心理上以及社会支持上给予关注和指导,采取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 无一例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大大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结论 肝硬化患者病情易反复,劳累、饮食不当、感染是诱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加强临床护理,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能提高病人生命质量,保证治疗效果,适合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SD大鼠肝脏枯否细胞分离方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亮  彭琼  戴夫 《安徽医学》2015,(3):262-265
目的:研究一种简单、高效、实用并且稳定的SD大鼠肝脏原代枯否细胞( KCs)的提取及培养方法。方法选择体质量200 g左右的健康SD雄性大鼠,采用0.05% IV型胶原酶在体原位灌注法结合剪碎法,37℃水浴振荡20 min,经30%和60%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后,再经40% Percoll离心及贴壁法纯化提取KCs。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用台盼蓝染色实验鉴定细胞活力,吞墨实验观察细胞吞噬功能及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纯度。结果每只大鼠平均肝脏KCs的获得量为(1.00±0.20)×107(n=20),细胞活力为(92.34±0.15)%,细胞纯度均在(93.56±0.24)%。结论改良的SD大鼠肝脏KCs提取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可靠,可为今后KCs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夏云玲 《安徽医药》2005,9(10):739-739
善宁是一种最常用的生长抑素,有抑制胃和胰腺液分泌等作用。本文观察了急性胰腺炎患者经善宁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老年患者假膜性肠炎(PMC)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对PMC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7例PM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PMC住院患者平均年龄65岁,均存在基础疾病。患者均在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痛等症状,其中4例合并腹水。15例联合使用两种及以上抗生素。肠镜多有典型的假膜样改变。经停用抗生素,使用甲硝唑、益生菌等治疗,14例好转出院。结论应重视存在免疫力低下原发病的中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时PMC的诊断;除腹泻、腹痛等症状外,腹水可能是PMC的临床特征之一;粪便涂片联合结肠镜检查有益PMC的诊断;及时停用抗生素,联合甲硝唑或万古霉素及益生菌是治疗PMC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同内镜方法切除肠息肉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科室因肠息肉切除住院的患者224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入院顺序编号,以双号与单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根据息肉大小、治疗方法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复诊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仅为0.9%,总满意度高达98.2%,复诊率为84. 8%,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根据息肉大小、息肉切除方法制定个性化的护理干预策略可以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复诊率及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下治疗对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患者疗效、出血情况、胃黏膜因子及血氨的影响.方法:将76例肝硬化伴EGV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奥美拉唑、奥曲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套扎(EVL)、内镜下注射硬化剂(EVS)及胃底组织胶注射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情况(止血成功率、再出血发生率、死亡率)、胃泌素-17(GAS-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血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74%vs.71.05%,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3个月后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GAS-17、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血氨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内镜下治疗更能提升肝硬化并EGV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再出血风险,改善其胃肠激素水平及血氨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胰腺炎胃肠激素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内皮素(ET)、钙基因相关肽(CGRP)、血清胃泌素(GAS)的变化,并探讨这三种“胃肠激素”在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9例AP患者治疗前(A组)、治疗后(B组)及22例健康人(C组)血浆ET、CGRP及血清GAS水平。结果:A组血浆ET、CGRP、ET/CGRP、血清GAS水平与B组或C组比较,显著升高(P<0.05或P<0.01)B组三种激素ET/CGRP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浆ET、CGRP、血清GAS在AP时增高,测定血液ET、CGRP及GAS对于AP有相当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p53蛋白、ki-67抗原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TNM分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胃癌手术标本6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MaxVisionTM2/HRP法检测66例胃癌组织中p53、ki-67和EGFR的表达,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各分子标记物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p53蛋白53.03%(35/66),ki-67抗原62.12%(41/66),EGFR 42.42%(28/66)。P53蛋白表达与胃癌病灶直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ki-67抗原阳性表达与胃癌分化密切相关(P<0.05),EGFR阳性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53、ki-67、EGFR三者联合检测与胃癌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 p53、ki-67、EGFR三者联合检测优于单独检测,与胃癌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9.
20.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症之一 ,上消化道出血经胃镜检查能很快明确诊断 ,并能行胃镜下止血治疗。结肠出血大都能在肠镜下明确诊断 ,而小肠出血诊治较困难。为探讨小肠出血诊治方法 ,对我院住院患者中 11例黑便患者经胃镜、肠镜或胃肠钡餐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者 ,行血管造影 (DSA)检查明确诊断小肠出血的 10例病例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选自 1999年 7月~ 2 0 0 1年 8月间在我院住院患者。经DSA检查明确小肠出血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最大 76岁 ,最小 4 5岁 ,平均 6 4 4岁 ;病程最长 2 0年 ,最短 4h。临床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