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01.
目的:减少移植肾切除的并发症,提高移植肾切除的安全性。方法:对69例失功移植肾切除进行回顾调查。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2%,死亡率8.69%。结论:移植肾切除并发症与切肾时期密切相关。(P<0.01);切口并发症与术后首次透析时间及肝素用量相关。(P<0.05)。提出应加强术前的准备以及心理支持,加强术后预防护理等能减少移植肾切除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文章从组织承诺的研究背景出发,概述组织承诺的含义,并对国内外组织承诺的主要发展现状进行阐述。根据组织承诺研究理论从职业因素、文化建设和服务承诺三个方面,探讨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 CD36和CD44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将拟诊的冠心病患者122例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及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对照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检测各组血压(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并用RT-PCR法检测各组PBMC中CD36mRNA和CD44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组、SAP组、UAP组和AMI组PBMC的CD36 mRNA值依次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PBMC的CD44 mRNA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外周血PBMC中CD36 mRNA和CD44 mRNA均与血浆hs-CRP水平正相关(r=0.787,P<0.001;r=0.932,P<0.001).结论 外周血PBMC的CD36和CD44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及冠心病的严重度有一定的临床关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在冠状动脉微栓塞(CME)后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核因子(B(NF-κB)抑制剂的干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8只,其中64只经左心室内注射自体微血栓、同时短暂夹闭主动脉建立大鼠CME模型后,随机分为未治疗组及NF-κB抑制剂二硫代氨基甲酸吡咯烷(PDTC)干预组,分别于术后1、3、7、14 d处死;余24只为假手术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等炎症因子在心肌中的空间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 CME炎症并不仅局限于微梗灶及周围,同时波及到许多"无辜心肌",产生"旁观者效应"。CME组在不同观察时间点心肌TNF-α、IL-6、ICAM-1蛋白的表达较假手术组均明显增强(P<0.05)。NF-κB特异性抑制剂PDTC干预能抑制CME后心肌中TNF-α、IL-6及ICAM-1蛋白表达(P均<0.05)。结论 CME后伴发放大炎症反应,NF-κB抑制剂显著抑制心肌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蛋白表达的特点,阐明ABCA1对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同期住院、年龄、孕周无明显差异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按病情轻重分为轻度、重度组)及正常妊娠者20名,采用ELISA试剂盒定量检测3组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清中ABCA1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水平的差异。原代分离并培养上述3组研究对象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采用荧光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BSA)检测内皮细胞的单层屏障功能;采用MTT法检测内皮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NO)合成能力;计算OX-LDL/ABCA1比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清中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OX-LDL表达水平及OX-LDL/ABCA1比值明显升高(P<0.05);ABCA1与OX-LDL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关系(r=-0.681,P<0.05)。与正常妊娠组比较,子痫前期组患者通过单层内皮细胞的BSA水平明显升高(P<0.05),内皮细胞增殖能力明显下降(P<0.05);内皮细胞分泌NO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病情越严重,上述改变越明显。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中OX-LDL/ABCA1比值与通过内皮细胞的BS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91,P<0.05),与内皮细胞的增殖水平呈负相关关系 (r=-0.812,P<0.05),与内皮细胞中NO水平也呈负相关关系 (r=-0.635,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引起氧化应激,OX-LDL和ABCA1表达失衡,这与全身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子痫前期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系统评价霉酚酸酯(MMF)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以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3年11月,纳入肝移植术后使用MMF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RCT,包括1 2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疗效指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患者生存率、移植物存活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肾小球滤过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安全性指标方面,试验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在导致感染、高血糖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当前临床证据,MMF在肝移植术后免疫抑制治疗中的远期结果有待进一步研究。安全性方面,临床医生可根据具体情况,如患者是否有胃肠道疾病、高血压、高血糖等,选用相应药物。  相似文献   
107.
大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增殖和合成胶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和合成胶原的影响,并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方法:细胞加入大黄素与10%血清或10 μg/L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共育24 h,用结晶紫染色法测定细胞增殖;大黄素与10%血清、50 μg/ml的维生素C和3H-脯氨酸同时加入细胞中共育48 h,用液闪仪测定细胞3H-脯氨酸掺入值表示胶原合成;细胞用药物处理24 h后抽提mRNA,Northern 印迹法测定mRNA水平.结果:大黄素以浓度(20~50 μmol/L)依赖方式抑制10%血清和10 μg/L PDGF刺激的细胞增殖,对胶原合成和α1(Ⅲ)原胶原mRNA表达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P<0.01).结论:抑制肝星状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可能是大黄素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8.
尿红细胞镜检血浆血红蛋白与尿液试条潜血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尿液化学分析仪配套试条10-12联是尿液化学分析的过筛试验,不能代替"尿常规".尿红细胞镜检是血尿的定性参考方法.但是,目前不少单位潜血与红细胞有混淆报告,疏于镜检,造成漏误诊.我们比较了尿试条潜血,尿镜检红细胞与血浆血红蛋白(PHb),十分明确地提出尿沉渣镜检红细胞作为血尿标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9.
姜黄素对鼻咽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黄素(curcumin,Cur)是从中药姜黄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脂溶性酚类色素,常用于食品上色和佐味,是一种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姜黄素是姜黄的主要活性成分,可抑制体内、外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多种细胞株的凋亡,如小鼠肉瘤S180、人大肠癌细胞HT-29、人肾癌细胞293、人肝癌细胞HepG2等,其抗癌谱广范,毒副作用小,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天然抗癌新药,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更将其列为第三代癌化学预防药.但对人鼻咽癌(human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研究较少,本文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为姜黄素用于NPC的化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0.
本文对儿童哮喘伴发“鼻炎”症状163例进行分析。以鼻痒(60.12%),喷嚏(77.30%),鼻粘膜苍白(85.88%)为多见。鼻粘膜涂片中嗜酸性细胞增多占70%,此多系鼻道高反应现象,由花粉症(40.5%)、常年性变态反应性鼻炎(27.6%)、非变态反应性鼻炎伴嗜酸细胞增多症(17.7%),自主神经性常年性鼻炎(14.1%)引起。并对某幼儿园178例6岁儿童之鼻涂片细胞学检查作对比,以嗜酸性细胞>“+”可视为异常,有一定鉴别价值。最后提出:对哮喘伴有“鼻炎”症状时,排除是感染还是鼻道高反应现象,以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