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1.
陈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4(11):1914-1915
1 球结膜下出血 可能是由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作祟,或是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如阿司匹林、抵克立得、氯吡格雷等,但在很多情况下,根本无任何原因可寻找.有的人可能有先天的结膜下微小血管瘤,一旦破裂,就会在球结膜下出现大小不等的出血,这种情况对眼睛本身一般无任何伤害,也不用特殊治疗.早期作局部冷敷,48h后可作眼部热敷,促进吸收,1周左右能自然消退[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左房内径大小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风湿性心脏病慢性房颤患者16例,术前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房内径,采用心外膜标测技术测量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和波长指数(WLI),并与左房内径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房颤患者左房内径和右房压力明显高于窦性心律患者(P<0.05),左房内径与AERP和WLI呈负相关(r=-0.882和-0.745)。结论:风心病慢性房颤左心房扩张影响心房的电生理特性,提示左心房的扩张引起心房结构重构,并影响心房的电生理重构而导致房颤的发生和维持。  相似文献   
13.
陈云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2):2390-2390
1 病例报告 女,76岁.因心前区闷痛不适4 h于2005-03-18入院.患者于入院前4 h许上楼时出现心前区闷痛不适,伴头晕,出冷汗,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ST-V1~V3导联抬高0.05~0.2 mv,T-Ⅰ、Ⅱ、Ⅲ、V2~V6导联倒置,以急性冠脉综合征给硝酸甘油含服,并转送我院.  相似文献   
14.
很多研究已经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等密切相关,它严重影响自主神经功能,影响心肌除、复极电活动,破坏了心电稳定性。本文就睡眠呼吸暂停与心电稳定性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五味子治疗老年肾结石疗效及对血压、载脂蛋白(Apo)A-I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该院2011年2月至2014年12月门诊就诊94例肾结石确诊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左氧氟沙星联合五味子颗粒剂治疗,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94例尿培养病原阳性81例,细菌阳性率为86.2%。经过治疗,治疗组的带菌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日尿量增高、p H、尿钙、血钙和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外周血Apo A-I的表达显著增高(P0.05),舒张压无变化(P0.05),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五味子治疗肾结石疗效可靠,效果优于单纯左氧氟沙星,可能与五味子可降低收缩压,提高外周血Apo A-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发病率高,具有潜在危险性的疾病,可分为中枢型、阻塞型、混合型3种类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由于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时有呼吸暂停,伴有缺氧、鼾声、白天嗜睡等症状的一种较复杂的疾病(OSAS)。上呼吸道任何一个部位的阻塞性病变都可致OSAS。OSAS表现为鼾声响度大于60dB,妨碍同室人睡眠者,及伴睡眠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指数大于5;夜间血氧饱和度测定值偏低,在睡眠期呼吸暂停期间胸腹部可见用力呼吸动作,于憋气末可听到一阵暴发性响鼾,并呼出一口长气,多经纤维内窥镜及CT、多导睡眠图等辅助检查可利于诊断。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仅影响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而且因工作学习能力下降及个人行为的改变,对家庭、公众及社会产生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多程治疗失败后,目前尚无标准的化疗方案。本研究旨在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多程治疗失败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0年1月—2011年2月经病理证实符合入选标准的35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化疗2个周期后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0)评价疗效。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通用药物毒性标准3.0版评价不良反应。结果:35例患者中,30例完成2个周期以上的化疗,32例病例可评价疗效,总体PR 7例,SD 18例,PD 7例,RR为21.9%(7/32),DCR为78.1%(25/32);中位PFS为3个月,中位OS为8个月。与贝伐单抗相关的不良反应以高血压、蛋白尿和出血多见,其中多为Ⅰ、Ⅱ级,Ⅲ、Ⅳ级少见。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对晚期多程治疗失败后的NSCLC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和较高的疾病控制率,安全性较高,临床受益率高,是一种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商品名文迪雅)对胰岛素抵抗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疗效。方法:160例2型糖尿病曾应用胰岛素、其它类型降糖药或加强运动等基础治疗而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加用罗格列酮4mg,每日1次;共观察24周,治疗前、后进行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患者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长期地控制血糖。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误诊26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的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对我院近10 a来初诊误诊的带状疱疹患者26例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分别被误诊为心绞痛、肋间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偏头痛、股外侧皮神经炎、胆囊炎。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治疗2周内治愈,5例遗留神经痛。结论:应提高对带状疱疹发病特点的认识,认真体检,对于发生在身体单侧并沿神经放射的剧痛,而缺乏阳性体征者,应想到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