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4篇
药学   8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目的 评价某驰援武汉医疗队感染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某定点医疗机构某医务人员感染新冠肺炎,驰援该定点医疗机构的武汉医疗队通过风险识别寻找风险点,在线问卷工具评估队员风险,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风险应对措施。结果 通过梳理医疗队医务人员工作和生活流程,制定接触风险识别表。采用在线问卷评估队员风险,发现4名队员可能有接触风险。再次访谈4名队员,综合判断,排除4名队员暴露高风险并强化感染防控措施。经过14 d的观察,截至2月22日该医疗队队员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在疫情期间,开展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控制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究JCI标准下管理模式改变在医院环境卫生管理过程中的效果。方法我院按照JCI标准2018年1月开始实施物体表面合格率考评方案,统计2018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物体表面合格率和环境清洁质量评分情况。结果按照JCI标准实施物体表面合格率考评方案后,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的环境清洁质量评分依次是(80.26±4.32)分、(82.35±4.56)分、(84.98±5.12)分、(86.26±4.86)分、(88.78±4.85)分、(90.25±4.26)分、(91.35±4.05)分、(92.78±3.87)分、(94.15±3.62)分、(95.37±3.32)分、(96.28±3.05)分、(97.12±2.85)分,物体表面合格率依次是43.25%、50.43%、51.34%、52.39%、56.48%、58.40%、59.51%、60.52%、62.16%、71.30%、75.47%、76.47%,随月份增加不断提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JCI标准下实施物体表面合格率考评方案能提高物体表面合格率和医院环境清洁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血液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追踪方法学对血液透析用水微生物监测不合格的事件进行现场追踪,收集相关资料,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根源问题,并从中进行专项改善,完善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制度,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血液透析安全。结果 实施系统追踪前采集血液透析液及相关标本125份,合格80份,合格率为64.0%。进行全面消毒整改后,又对透析用水连续监测采样持续半年,采样125份,合格116份,合格率为92.8%。改善前后血液透析液及相关标本检测结果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追踪方法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可用于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的不良事件调查及质量持续改进,可在医院感染管理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5.
 血液透析患者是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不仅可能发生经血传播病原体的感染,还可能发生细菌、真菌和其他病毒所致的感染。血液透析操作众多,过程复杂,多种原因可导致感染暴发。本文通过在PubMed上检索血液透析暴发相关的文献,总结分析1987年至今国外血液透析机构医院感染暴发情况,以期为今后的血液透析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和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PDCA循环法在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Cox-Stuart趋势检验分析MRSA的检出率和耐药趋势。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检出率为31.17%,经Cox-Stuart趋势检验分析,检出率呈下降趋势;MRSA对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呋喃妥因、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莫西沙星的耐药率<30%,对青霉素、头孢西丁、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75%;经Cox-Stuart趋势检验分析,MRSA对四环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而对头孢西丁、红霉素、苯唑西林、青霉素、莫西沙星、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无变化趋势。结论 PDCA循环法在MRSA管理中的实施效果良好,使得MRSA检出率和对克林霉素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与防护现状,为控制职业暴露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 整群抽取2019-2020年某市30所医院,回顾性收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监测资料,包括职业暴露管理情况、职业暴露现状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共报告职业暴露1 263例次(2.45%),2019、2020年暴露例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72%vs. 2.20%,χ2=14.557,P<0.001)。实习/进修人员暴露例次率最高(3.80%)。护士占48.22%,工龄≤5年占63.18%,针刺伤是主要的暴露方式(75.77%),暴露源以乙型肝炎病毒阳性为主(19.48%),暴露高危科室为门急诊,个人不慎/操作不熟练是暴露的主要原因(65.56%)。无暴露后感染病例发生。结论 提高防护意识,规范诊疗行为,可有效防控职业暴露发生。  相似文献   
28.
目的 研究心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特点及趋势,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2022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脏外科进行手术的19 39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病例,分析医院心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感染趋势。结果 19 392例心脏外科手术发生医院感染330例,348例次,感染率为1.70%,例次感染率为1.79%,5年手术后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01)。术后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血液系统、泌尿道和手术部位;下呼吸道感染、术后肺炎、血液系统、泌尿道5年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5),手术部位5年感染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5年检出病原菌347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主要为鲍氏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耐药菌株共计48株,历年病原菌耐药菌株构成比逐年增加(P<0.05)。结论 心脏外科手术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不高,但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地防控措施,尤其是手术后肺炎和血液感染防控;耐药菌构成比逐年增加,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藏区医院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质优品管圈",并分析消毒灭菌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设定质量目标、落实质量改进措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开展前后消毒供应室灭菌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开展"质优品管圈"后,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明显高于活动前,且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团队和谐度等均明显高于活动前。结论藏区医院消毒供应室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升供应室工作人员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团队和谐度,进而提高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鼻镜的有效清洗方法,提高器械清洗质量,预防医院感染。方法将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1 800件污染鼻镜随机分为试验组910件和对照组890件,试验组采用自制的鼻镜清洗摆放架+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对照组采用传统摆放法+超声波清洗机+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比较两组鼻镜清洗质量合格率及干燥合格率,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试验组鼻镜目测清洗质量合格率及3M清洗测试棒清洗质量检测合格率,分别为99.78%及100.00%,对照组分别为93.94%及92.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鼻镜干燥合格率为99.89%,对照组为91.8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波清洗机及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机械清洗时,采用鼻镜清洗摆放架装载鼻镜,使鼻镜咬合面和轴节被最大限度地打开,鼻镜摆放相互不重叠,提高了鼻镜清洗及干燥质量,延长了器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