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70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518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3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276篇
内科学   7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049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652篇
预防医学   289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39篇
中国医学   162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328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96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272篇
  2003年   266篇
  2002年   286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04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8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首次从毛莨科植物尖萼耧斗菜Aquilegiaoxysepala全草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6个化合物,通过光谱分析鉴定其中4个为氧化阿朴菲生物碱即lysicamine(Ⅰ),isomoschatoline(Ⅱ),liridine(Ⅲ),oxostephaniene(Ⅳ),另2个为胡眩苷(Ⅴ)和β-谷甾醇(Ⅵ)。  相似文献   
62.
尾部悬吊及恢复过程中大鼠动脉血管收缩反应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模拟失重下动脉收缩反应变化的时程特征及其可逆性。方法 采用尾部悬吊大鼠模型模拟失重,利用离休动脉环测定血管收缩反应的变化。结果 尾部悬吊2wk后,大鼠的腹主动脉、肠系膜动脉和股动脉收缩反应明显降低,而颈总动脉无明显改变;悬吊4wk后,肠系膜动脉和股动脉的收缩反应与悬吊2wk相比有进一步的降低;悬吊8wk大鼠的动脉血管收缩反应性与悬吊4wk相比无明显差异;4wk尾部悬吊大鼠解除悬吊后5wk  相似文献   
63.
中药复方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淤"的对抗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淤证改善的效果。方法10名被试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头低位-6°卧床7d,中药组卧床中服中药复方,对照组服安慰剂。结果中药组的血淤证较对照组有明显减轻,某些生理指标维持卧床前状态,即血压平稳;心功能(每搏量、心肌收缩力、每搏功指数等)、尿量,与卧床前比较基本保持不变,而对照组比中药组血淤证较重。结论提示中医药可能成为防治短期航天失重时对机体影响的的一种选择措施  相似文献   
64.
倒视与平行秋千诱发运动病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倒视诱发运动病的特点。方法 10名健康国性在间隔为5-7d的不同日期分别进行戴两种倒视镜步行试验和平行秋千摆试验。观察倒视引起民平衡、倒视和平行秋千诱发运动病症状;计算被试者倒视刺激耐力指数(RVTI)和秋千刺激耐力指数(LATI),分别表示倒视和秋诱发运动病易感性。结果 步行倒视试验可引起明显的姿态失平衡和运动病症状,失平衡程度与运动病易感性有相关性。与秋千诱发运动病症状比较,倒视诱发运  相似文献   
65.
噪声、振动复合因素对汉语语音清晰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噪声、振动复事因素下生成语音在听觉效果上的变化及变化规律。方法 在安静及信噪比分别为0dB和-6dB三种状态下进行清晰度测试,以研究噪声、振动复合因素组、单独噪声组、单独振动组及对照组4个组的语音材料清晰度变化规律。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复合因素作用下语音清晰度有明显降低,检验结果非常显著;和单因素相比,多数情况下有显著性变化。研究还发现,清晰度的降低随听音环境的信噪比的降低而变得严重,当  相似文献   
66.
56例老年性颅内血肿血糖变化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老年性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与否除取决于颅脑损伤的程度外,并发症的早期治疗也是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1997年1月至1998年10月56例老年性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患者血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讨老年性颅脑外伤后血肿形成血糖值升高与颅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6例中男40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71岁。伤前患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11例,脑出血14例。有糖尿病史3例,无慢性病2例。跌伤22例,车祸20例,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撞击伤4例。额叶血肿24例,颞、顶叶…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中存在的特异性IgG抗体。方法 应用SO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蛋白印迹技术对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与对照脑脑液同时进行检查。结果 精神分裂症脑脊液中相对分子质量130ku的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在蛋白印迹分析中发现此蛋白质可与羊抗人IgG抗体发生免疫结合反应,结论 提示该蛋白质组分可能是一种与IgG相关的蛋白质。  相似文献   
68.
测定西洋参,三七和白芍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3种农药的残留量,方法:运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溶剂提取及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92.13-100.5,97.54-106.4,94.89-108.5;RSD(%)分别为1.29-5.64,0.70-4.87,1.71-5.34。被测样品中,三七中含有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的添加回收率,个别样品含溴氰菊酯  相似文献   
69.
本工作以黑腹果蝇为实验材料,采用Muller-5检测技术,进行了伴性隐性致死频率的卫星空间飞行试验。结果表明,卫星空间飞行的综合因素对果蝇伴性隐性致死频率变异有增高趋势。提示我们,空间飞行因素的遗传效应及其防护的研究仍是今后应重视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70.
泽兰有效部分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泽兰有效部分L.F04:对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其活血化瘀作用机制。方法用高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推注造成大鼠血瘀证模型,观察泽兰L.F04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以及体内动静脉旁路血栓、体外旋转环内血栓形成的影响。结果 L.F04 0.408,0.204g/kg对模型组大鼠ADP诱导的体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增加皆有显著的抑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相比,血瘀模型大鼠体外血栓质量明显增加,长度仅有增加趋势,L.F04高、低剂量(0.408,0.204g/kg)皆有抗血栓形成作用,L.F04高剂量对血栓干质量、湿质量的减轻尤为明显;L.F04高、低剂量对实验性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7.41%,27.14%。结论泽兰L.F04可显著抑制血小板聚集及体内、外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