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95篇
  免费   494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儿科学   130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573篇
口腔科学   69篇
临床医学   2238篇
内科学   2280篇
皮肤病学   79篇
神经病学   349篇
特种医学   2244篇
外科学   2316篇
综合类   2332篇
预防医学   1145篇
眼科学   85篇
药学   727篇
  30篇
中国医学   431篇
肿瘤学   25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0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336篇
  2012年   436篇
  2011年   483篇
  2010年   662篇
  2009年   1078篇
  2008年   1393篇
  2007年   1381篇
  2006年   1351篇
  2005年   1288篇
  2004年   1335篇
  2003年   1316篇
  2002年   1317篇
  2001年   429篇
  2000年   628篇
  1999年   348篇
  1998年   189篇
  1997年   112篇
  1996年   91篇
  1995年   116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102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71.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疗效及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为评价左旋氨氯地平降压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氨氯地平相比较。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成左旋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2.5~5mg·d~(-1)和氨氯地平组(60例),口服5~10mg·d~(-1)。观察5周。每周一次上午延迟1~4小时用药并测诊室谷值坐位血压、心率、观察不良反应。结果:5周未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组治疗有效反应率分别为86.7%和83.3%,每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左旋氨氯地平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7%,氨氯地平组为16.7%(P>0.05),但试验组不良反应程度更轻微。结论:左旋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同样有效,不良反应可能更小。  相似文献   
72.
肺癌血清IgG,IgA,IgM,C3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的结核菌素试验多呈阴性反应.结核菌素试验是70年代以来临床上广泛用于测定细胞免疫功能和判定预后的指标之一.肺癌的体液免疫功能测定,国内尚少报道。本文对34例肺癌患者,进行了血清 IgG、IgA、IgM 及 C_3测定,以观察肺癌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肺癌组共34例,诊断均经病理学证实,以不能手术的中晚期患者为主。男26例,女8例;年龄21~79岁。肺心病组16例,均因急性发作收治入院,男女各  相似文献   
73.
四味藏木香汤散系藏族验方,藏医典籍<四部医典>和<月王药诊>都有记载,由藏木香、悬钩木、宽筋藤、干姜组成,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1册,功用解表、发汗;用于瘟病初期、流感初期、恶寒头痛、关节酸痛、类风湿关节炎、发烧[1].  相似文献   
74.
微炎症状态是影响透析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阐述了透析与炎症的关系,以及微炎症在透析患者病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70年-2004年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选择17个可能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36例(1.94%)。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41.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吞咽困难、长期重度吸烟史、手术时间和手术年代是影响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加强营养、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地尔硫(艹卓)对人大血管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时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 将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和加入地尔硫卓后再缺氧组,应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并测定标记的血管内皮细胞每秒钟线粒体膜电位值,观察缺氧前后人大动脉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单纯缺氧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显著降低(P<0.01);加入地尔硫(艹卓)后再进行缺氧组与单纯缺氧组相比,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有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相比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 缺氧引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地尔硫(艹卓)可抑制缺氧损伤所致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从而具有稳定线粒体膜电位、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77.
肝移植术后细菌感染特点及药敏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细胞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提供预防和用药依据.方法 对肝移植术后送检标本的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03年12月~2004年12月肝移植患者的各种送检标本共检出细菌44株,有90.9%为单一细菌感染,9.1%为混合菌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检出28株,占63.7%;革兰阳性球菌检出12株,占27.3%.药敏结果表明革兰阴性杆菌对左旋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敏感性尚好,耐药率低于40%,可作为临床首选;而对头孢三代、氨曲南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较高,耐药率高于60%.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无耐药株,未检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对青霉素耐药性高达90%.结论 加强对肝移植患者的细菌监测,以防止经验用药,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指导临床有效抗感染治疗.  相似文献   
78.
目的 从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人源性抗地高辛抗体,并构建双体抗体.方法 以固相化的地高辛对构建的大容量噬菌体抗体库进行筛选,3~4轮后挑取克隆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鉴定其特异性,对抗地高辛阳性抗体克隆进行DNA指纹分析及测序分析.选取活性好的克隆进行改造,构建双体抗体.结果 在抗体库的筛选过程中可见到明显的富集现象,获得了4株可与地高辛特异性结合的人源抗体,经DNA指纹分析及测序分析证明为不同克隆基因,阳性克隆的可变区基因轻链均属于λ第一亚群,重链分别属于第三和第四亚群.选取4号克隆进行基因改造,构建双体抗体表达载体,获得了活性较好的双体抗体.结论 利用噬菌体抗体技术获得了人源性抗地高辛抗体,并改造成应用前景较好的双体抗体,可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洋地黄类药物中毒提供具有实用价值的人源抗体.  相似文献   
79.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36岁,因双眼视物模糊2个月入院.8个月前因"左侧附睾炎"开始口服乙胺丁醇、利福平和异烟肼.眼部检查,双眼矫正视力:右眼 0.2,左眼 0.3.双眼前后节检查未见异常.双侧眼压右眼13 mm Hg,左眼15 mm Hg.视野检查显示双眼中心暗点.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显示P100峰潜时延长,振幅下降(图1).双眼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双眼中心凹尖峰值、G环反应振幅正常.  相似文献   
80.
刘敏  姜玲敏 《山东医药》2006,46(22):37-37
为了明确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能否降低患者围手术期感染率,我们对1203例骨科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临床资料:选择1998年1月~2003年12月人住我院骨科择期手术患者1203例,男800例,女403例,年龄12~85岁。所有患者无下列情况:合并糖尿病、肾衰、类风湿等系统性疾病,长期应用激素,术前住院时间超过5d,切口未拆线即出院,人院时体内存在感染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