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253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91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1篇
  2篇
中国医学   55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21篇
  2022年   149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39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建立小儿柴葛口服液原方中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汉黄芩苷、黄芩苷、甘草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_2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TC-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30、210 nm。结果:该方法的专属性良好,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2%;3′-羟基葛根素、3′-甲氧基葛根素、葛根素、芍药苷、芍药内酯苷、汉黄芩苷、黄芩苷、甘草苷、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_2分别在0.005~0.078、0.010~0.163、0.038~0.603、0.014~0.226、0.004~0.052、0.011~0.170、0.049~0.780、0.003~0.046、0.006~0.092、0.002~0.036 mg·mL~(-1)呈良好线性关系;在测定的3批样品中上述化合物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41、2.85、11.06、3.47、1.35、2.88、13.60、0.73、3.13、1.18 mg·g~(-1)。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重复性好,可用于小儿柴葛口服液原方中10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32.
为掌握北京市房山区主要病媒生物的种群和密度情况,房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北京市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案》和《全国病媒生物监测方案(试行)》[1],于2009-2011年对病媒生物进行了连续动态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CO2诱蚊灯,北京隆冠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捕蝇笼,规格Φ250 mm,笼体高400 mm,笼脚高300 cm,圆锥形芯高350 mm,顶口Φ20 mm,北京卫生防疫技术服务公司提供;鼠夹,规格120 mm×65 mm,北京隆华新业卫生杀虫剂有限公司提供;粘蟑纸,规格为170 mm×100 mm,北京绿叶世纪日化用品有限公司提供.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自拟方疏肝清肺饮治疗成年女性轻、中度痤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皮肤科门诊年龄25~ 45岁的女性轻、中度痤疮患者86例,按患者单双日就诊次序随机分为2组单日就诊为对照组,双日就诊为观察组.对照组40例口服红霉素肠溶胶囊0.5g/次,2次/d;同时外用0.025%的维A酸乳膏,1次/晚.观察组46例口服自拟疏肝清肺饮,每日1剂,分2次服用;同时也外用0.025%的维A酸乳膏,1次/晚.疗程6周,每周随访1次.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75.0% (30/40);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87.0% (40/46),2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方疏肝清肺饮配合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成年女性轻、中度痤疮与红霉素肠溶胶囊加维A酸乳膏具有相近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这类痤疮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中药芎术丸加味治疗胃脘痛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芎术丸加味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和复方铝酸铋颗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加服克拉霉素片和甲硝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芎术丸加味治疗饮食停滞、脾胃湿热证之胃脘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北京市房山区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42例,妊娠期糖尿病的孕产妇31例,正常对照组孕产妇60例;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孕妇产次数、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对照组的孕产妇产次数和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23,P=0.013;x2 =47.841,P<0.01),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孕产妇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908,P<0.0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和对照组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新生儿早产和体重异常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6.081,P<0.01,x2=11.607,P=0.001;x2 =4.97,P=0.026,x2=17.254,P<0.01).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妇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有不良影响,应加强妊娠期妇女特有疾病的防治,减少对母婴结局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6.
北京房山中老年冠心病人生命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老年冠心病人和正常人群的生命质量状况及冠心病人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2010年8~10月在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pean quality of life 5-dimensions,EQ-5D)对40岁及以上的1 928名冠心病人和1 430名正常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冠心病人生命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冠心病人和正常人群的EQ-5D指数平均分分别为(0.889 ±0.172)和(0.964±0.106),EQ视觉模拟量表平均分分别为(71.56±17.65)和(77.55±14.83),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0.05).回归结果显示冠心病人EQ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相关因素是体育锻炼、饮酒、家庭人口数、家庭月收入、婚姻状况、糖尿病和脑卒中;冠心病人EQ-5D指数评分的相关因素是体育锻炼、家庭月收入、年龄、饮酒、家庭人口数和脑卒中.结论 提高冠心病人的生命质量,建议给予家庭收入低、不参加体育锻炼、高龄、独居、患脑卒中或糖尿病的冠心病人更多的关注和干预.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从药效学角度探讨甘草-大戟配伍禁忌的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6组,每组5只,即大戟单煎液组、甘草单煎液组、甘草-大戟(1:1、2:1、3:1)合煎液组和对照组,分别ig等体积大戟单煎液(0.24 g/kg)、甘草单煎液(0.72 g/kg)、甘草-大戟1:1合煎液(甘草0.24 g/kg、大戟0.24 g/kg)、甘草-大戟2:1合煎液(甘草0.48 g/kg、大戟0.24 g/kg)、甘草-大戟3:1合煎液(甘草0.72 g/kg、大戟0.24 g/kg)和等体积生理盐水,大戟、甘草单煎液剂量设置参考《中国药典》规定的人口服剂量,根据人和大鼠体表面积比例进行换算。观察大鼠的排尿量、尿液中总蛋白含量、排便量、小肠推进率,考察甘草对大戟峻下逐水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大戟单煎液组比较,甘草-大戟合煎液组大鼠的排尿量和排便量减少,小肠推进率降低,尿液中总蛋白浓度升高,其中,甘草-大戟(1:1、2:1、3:1)合煎液组大鼠的排便量均显著减少(P<0.05、0.01),甘草-大戟(1:1、3:1)合煎液组大鼠的排尿量显著减少(P<0.01),甘草-大戟(2:1、3:1)合煎液组大鼠的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1),甘草-大戟(2:1、3:1)合煎液组大鼠尿液中总蛋白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 甘草与大戟配伍可明显拮抗大戟的利尿和泻下作用,影响大戟的峻下逐水功效。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金莲花中酚酸类化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内的转化特征。方法 建立体外大鼠肝微粒体转化模型,模拟金莲花中原金莲酸、金莲花苷、藜芦酸在大鼠肝脏内的代谢过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法对代谢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在大鼠肝微粒体的作用下,原金莲酸转化为1个产物,分子式为C19H23O10,推测为原金莲酸的葡萄糖醛酸化反应产物;金莲花苷转化为2个产物,分别为C25H36O14和C18H24O9,推测分别为增加1糖基和脱甲基生成的转化产物;藜芦酸转化为1个产物,分子式为C8H8O4,推测2种结构,各为脱掉1个甲基的产物。结论 金莲花酚酸类化合物在大鼠肝微粒体中主要发生脱甲基化、糖苷化、葡萄糖醛酸化反应,为明确金莲花酚酸类成分的体内转化规律和代谢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9.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的技术和方法探索中药枸杞子中发挥抗癌作用的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枸杞子中的化学成分和靶点,并用Cytoscape3. 7. 1软件建立"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抗癌靶点间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和"活性成分-重要靶点-通路"网络,探究枸杞子的抗癌作用机制。结果:"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包含30个化合物123个靶点。PPI网络中有77个靶点,度值排名前5的抗癌靶点有PIK3CA、ITGB1、EGFR、IL2和PIK3CD。"化合物-预测靶点"网络说明枸杞子中发挥抗癌作用的活性化合物有22个,可直接作用的抗癌靶点有6个。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共28条,涉及癌症通路、炎症通路和免疫通路等。结论:本研究初步验证了枸杞子的基本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并为进一步深入揭示其作用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主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引起终末期肾病最常见的原因。糖尿病肾病代谢组学通过研究内源性代谢物产生的变化性和规律性,寻找新的诊断指标,并为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综述近十年来糖尿病肾病代谢组学的差异代谢物研究现状,并从差异代谢物的检出频次、样本分布、类别及生物学意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促进糖尿病肾病病理机制更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