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苏丹红对小白鼠血液和组织器官的影响。方法 取小鼠连续12天腹腔注射不同剂量苏丹红Ⅰ、Ⅱ、Ⅲ、Ⅳ(0、40、80、160mg/kg),末次给药24后采集血样,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毛细血管法测定凝血时间,剖腹取主要器官称重,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苏丹红I和II组血液红细胞数明显减少,而苏丹红III和IV组不明显,苏丹红不同剂量之间比较,低剂量苏丹红I和高剂量苏丹红II组比苏丹红III和IV组血液红细胞数变化明显;苏丹红I和II组血液血红蛋白含量明显降低,而苏丹红III和IV组血红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四种不同剂量苏丹红组小鼠血液中血小板数量减少,随着剂量增加小鼠血液凝固时间延长。随着苏丹红剂量增加,苏丹红I和II组小鼠血液白细胞数比对照组明显增加,苏丹红III和IV组白细胞数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比较,苏丹红组小鼠血液白细胞数明显增加、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显著减少。随着苏丹红注射剂量增加,肾脏和脾脏脏器系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大,肝脏脏器系数变化不明显。结论 苏丹红对小鼠血液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和凝血时间以及组织器官都有不同程度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社会转型背景下城乡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的类型、强度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北京老龄调查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净供养、净抚养的影响因素。结果北京城乡中老年人代际经济支持主要类型是游离型和抚养型,平均净抚养的水平超过净供养,老年人对(外)孙子女的隔代经济支持不容忽视;居住地性质、健康状况、自评子女经济状况是代际经济支持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应充分认识城乡中老年人对子孙辈的经济支持,形成养老、孝老、敬老的家庭和社会氛围,对农村实施精准养老。  相似文献   
43.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73-176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与临床效果,探讨此两种常见呼吸道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从2011年1月~2015年7月,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患者共计12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盐酸麻黄碱滴鼻液联用开瑞坦(氯雷他定)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采用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过敏性鼻炎评分、肺功能和临床疗效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ACT评分、过敏性鼻炎评分、肺功能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常与过敏性鼻炎并存,及时采取联合治疗有利于缓解患者的哮喘和鼻炎症状,改善肺功能,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44.
吴双  张涛  冯波  穆祥 《解剖学报》2013,44(1):111-113
目的 建立可靠的小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糖萼显示方法,为探讨其生物学功能提供基础。方法 取小鼠6只,分为对照组和心脏灌注组,每组3只。对小鼠行乙醚吸入麻醉,心脏灌注组使用梯度阿尔新蓝溶液心脏灌注固定后取空肠组织,对照组直接取空肠组织,然后按照常规方法对其黏膜层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 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心脏灌注组小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膜表面有明显的糖萼结构,呈不连续型和连续型两种形态,不连续性糖萼厚度为50~100nm,连续型糖萼厚度为20~30nm;而对照组未能观察到明显的糖萼结构。结论 常规透射电镜样品处理方法,不能显示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糖萼,而心脏灌注阿尔新蓝溶液进行前固定,能够较好地保存该结构,是一种较为可靠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嗜酸乳杆菌代谢产物乳酸(LA)对内毒素(LPS)介导的NF-κB p65入核、转录及环氧化酶-2(COX-2)转录的抑制作用.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大鼠肠黏膜微血管内皮细胞(RIMMVECs)为材料,设对照组、LPS组、LA预处理组和NF-κB特异性阻断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预处理组4个实验组.LPS作用30min后,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实验组细胞核、细胞质内NF-κB p65蛋白水平,LPS作用9h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NF-κB p65、COX-2 mRNA水平.结果 LPS作用30min后,各实验组细胞NF-κB p65蛋白总量差异不显著,但LA和PDTC预处理组细胞核内NF-κB p65比例显著低于LPS组;LPS作用9h后,LA和PDTC预处理组细胞NF-κB p65和COX-2 mRNA水平显著低于LPS组.结论 乳酸具有类似NF-κB阻断剂的作用,可以抑制LPS介导的NF-κB p65入核、转录,抑制NF-κB下游靶基因如COX-2的转录,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6.
目的 观察小鼠休眠胚胎与正常孵化期胚胎在细胞连接和各细胞器形态与分布上的差异,以及冻融培养后的变化,从亚细胞超微结构的角度揭示其抗冻能力优于正常孵化胚胎的原因。方法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类小鼠胚胎的超微结构,并进行相关比较分析。结果 通过亚细胞结构对比分析发现:冷冻前小鼠休眠胚胎为紧缩状,处于能量代谢较低的“基态”,通过冻融后培养,细胞器结构恢复与正常孵化胚胎冷冻前相似。异染色质减少,甚至消失;而正常孵化胚胎经过冻融后,线粒体数量减少,细胞核松散甚至碎裂,异染色质增多。结论 小鼠休眠胚胎与正常孵化胚胎冻融后相比,其细胞状态更有利于物质储存及能量代谢,表明小鼠休眠胚胎从亚细胞超微结构的角度比其正常孵化胚胎更具抗冻性。  相似文献   
47.
本研究是用直接测序技术测定了奶牛SRY的DNA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和合成了牛类SRY特异引物并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扩增牛胚胎的SRY特异DNA序列,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并移植成功。 研究方法是:由牛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提取DNA,经扩增后直接测定DNA的序列,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两对特异于牛SRY序列的PCR扩增引物A、B和C、D。对32头奶牛的白细胞DNA及17枚胚胎(全胚、二分胚、三分胚)的SRY序列进行PCR扩增。实验结果表明,32头奶牛的白细胞DNA 样品,其中有12头公牛样品均显示清晰的特异扩增带,20头母牛样品和空白对照样品均无特异扩增带。17枚奶牛胚胎用引物A、B“一次扩增”结果,有10枚胚胎出现清晰的特异扩增带,另7枚胚胎无特异扩增带,其中2枚三分胚共6个样品,其结果完全一致。用引物C、D进行“二次扩增”的10枚显示特异扩增带的胚胎均显示出另一条清晰的特异扩增带,而另外7枚未显带的样品亦均无特异的扩增带。为验证扩增的SRY序列,特设计了特异于牛SRY的ASO探针(寡核苷酸探针)进行点杂交。结果表明,凡有特异扩增带的均出现阳性杂交结果;相反,无特异扩增带的PCR产物均为阴性杂交结果,证明 扩增的为SRY特异DNA片段。经过性别鉴定的牛二分胚,已有4枚胚胎移植成功。其结果均与胚胎性别鉴定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多花黄精芽体外发生过程中每块外植体上的平均芽数、叶片发生频率、根的自然发生率及生根外植体上的平均根数、根茎发生率等性状的影响;探索通过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该植物的最佳途径。方法 多花黄精的不定芽切块在MS BA1.0mg/L 2,4-D0.5mg/L的培养基上可被诱导产生颗粒状愈伤组织,将该愈伤组织继代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的MS培养基上,2个月后观察并统计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各性状的影响。结果 TDZ1.5mg/L 2,4-D1.0mg/L对芽增值最有利,平均每块外植体上可长出8.6个芽;BAl.0~2.0mg/L NAA1.0~2.0mg/L促进叶片形成,95%以上的外植体长出形态正常的叶片;在BA2.0mg/L NAA1.0mg/L,的培养基上,根的自然发生率最高,达到51.9%,但不及单独生长素如NAA、IAA、TBA或2,4-D等以0.5~1.0mg/L,对根的诱导作用,后者可使90%以上的再生芽生根,且根生长繁茂;BA2.0mg/L 2,4-D1.0~2.0mg/L组合最适合根茎生长,直径大于0.5cm的根状茎超过100%。结论 多花黄精的体外快速繁殖可通过如下途径实现:TDZ1.5mg/L 2,4-D1.0mg/L诱导不定芽扩增,BA1.0~2.0mg/L NAA1.0~2.0mg/L诱导健康叶片的发育,1/2MS NAA,IAA,TBA或2,4-D0.5~1.0mg/L诱导再生芽生根;BA2.0mg/L 2,4-D1.0~2.0mg/L用于以繁殖药用器官为目的的根茎的生长。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苏丹红(SD)对小鼠肝脏和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小鼠连续腹腔注射不同剂量SDⅠ、Ⅱ、Ⅲ、Ⅳ(0、40、80和160 mg/kg)12 d,然后采用TBA和ELISA法分别检测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低剂量SDⅡ和SDⅢ组肝脏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SDⅠ及SDⅣ组,高和中剂量4种SD组MDA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但中剂量S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剂量SDⅠ和高剂量4种SD组肾脏MDA值比对照组显著提高,其中高剂量SDⅡ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剂量除SDⅡ组其他3种SD组MDA值也明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4种SD组和中剂量SDⅠ组肝脏SOD明显增加,但高剂量4种SD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剂量SDⅡ和SDⅢ组肾脏SOD明显提高,而SDⅣ组肾脏SOD活性显著降低。结论结果表明SDⅠ、Ⅱ、Ⅲ、Ⅳ致小鼠肝脏和肾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  相似文献   
50.
目的 通过研究大豆异黄酮对雌鼠初情期等生殖性状的影响,为母鼠的安全饲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本实验选用210只21日龄ICR雌鼠随机分成3组,饲喂含不同浓度大豆异黄酮(0 mg/kg、50 mg/kg、400 mg/kg)的饲料.每日检查母鼠阴道开张和阴道栓情况.采集母鼠45和65日龄时血清,利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雌激素含量,并统计45、65日龄体重和子宫重.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子宫上皮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情况.结果 雌鼠阴道开张的平均日龄分别为27.2 d、26.1 d和25.8 d,400 mg/kg组显著早于剂量为0mg/kg的对照组(P<0.05);雌鼠平均初次配种时间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养到45日龄和65日龄时400mg/kg组雌鼠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喂养8周后两个试验组在子宫间质细胞上雌激素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腺上皮中400 mg/kg组显著高于50 mg/kg组和对照组(0 mg/kg);但是在腔上皮中,各组间受体的阳性细胞表达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饲喂每公斤含40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可以刺激初情期前母鼠阴道的开张,提高雌鼠的体重,降低65日龄时血清雌激素含量,并在饲喂8周后影响子宫间质和腺上皮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而饲喂每公斤含50 mg大豆异黄酮的饲料仅对小鼠45日龄体重及饲喂8周后子宫间质上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分布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