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本文通过作者进修期间向蒋士生老师跟师学习及蒋士生老师的答疑解惑,总结了蒋士生老师治疗早泄方面的病因病机、治疗思路及拟方遣药规律的经验。  相似文献   
22.
低钠血症是慢性心力衰竭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近期研究显示,低钠水平和血浆脑钠肽(BNP)增高是心衰患者出院60天内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的独立预测因素,严重影响心衰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对2005年3月~2007年12月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功能不全伴低钠血症的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慢性心功能不全伴稀释性低钠血症患者口服食盐胶囊后血浆脑钠肽的变化。  相似文献   
23.
目的 观察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反义寡核苷酸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作用。方法 差速贴壁法分离新生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反义、正义、TSP-1寡核苷酸与TGF-β1(20?g/L)共培养24h ,采用MTT法测CFs生长数目,羟脯氨酸法测胶原含量,RT-PCR 法测TSP-1和VEGF的mRNA表达。结果TGF-β1可以明显促进CFsTSP-1mRNA的表达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P<0.01)。VEGFmRNA的表达呈浓度-时间依赖性降低(P<0.01)。TSP-1反义寡核苷酸作用后的MTT A 值、胶原蛋白含量减少,VEGF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TSP-1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TGF-β1诱导的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和升高VEGF的表达。TSP-1反义寡核苷酸可能具有抗心肌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左房容积指数(LAVI)和血清N端B型利钠多肽(Nt-proBNP)与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68例,根据是否并发心房颤动分为A、B组:A组35例,B组33例,检查2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Nt-proBNP水平并进行比较,并行相关性、敏感度和特异度分析.结果:A组与B组比较,LAVI、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LAVI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P<0.05);LAVI>29 ml/m2+NT-proBNP>143.5 μg/L的敏感性、特异性的阳性值最高.结论:LAVI与NT-proBNP联合评价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T细胞中Rho激酶活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ACS患者27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和临床诊断分为稳定性心绞痛(SAP)组8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9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90例和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70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量化。外周血采用RosettSep T细胞提取试剂盒。磷酸化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基1(MYPT1)蛋白表达来表示Rho激酶活性,磷酸化MYPT1蛋白检测采用免疫印迹法,细胞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结果 UAP组和AMI组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明显高于SAP组和对照组(P<0.05)。Rho激酶活性抑制剂Y27632对ACS患者T细胞白细胞介素6分泌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对白细胞介素10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Gensini积分≥20分患者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明显高于Gensini积分<20分患者(P<0.05)。结论 ACS患者T淋巴细胞存在Rho激酶活化异常,并且与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的稳定性和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各46例,两组均以15天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症状改善程度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15天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4.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7%(P〈0.01),心电图改变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应用低分子肝素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可明显改变心绞病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28岁,反复头晕、头痛3年,诊断高血压病1月余,血压高达200/120mmHg,口服三联降压药物,血压维持在140/90mmHg左右。体检腹部无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血肌酐、尿素氮正常;彩色多普勒示心脏结构及功能正常;双肾B超未见异常;肾动脉造影示右肾动脉中段90%狭窄,狭窄长度13mm,呈串珠样改变。治疗:局麻下经皮穿刺右股动脉置入9F动脉鞘,肝素钠10000U经鞘内注射抗凝,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检测血小板受血管舒张剂刺激的磷蛋白磷酸化程度和活化的糖蛋白Ⅱb/Ⅲa受体(PAC-1)表达评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前后血小板活性的变化和对氯吡格雷的反应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正常对照组15例,稳定性心绞痛组20例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3例。稳定性心绞痛组仅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肝素抗血小板治疗,分别在入选时和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第7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AC-1表达和受血管舒张剂刺激的磷蛋白磷酸化程度并计算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结果:入选时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AC-1值依次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抗血小板治疗7天后较入选时PAC-1显著下降。入选时正常对照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RI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血小板治疗第7天时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PRI无明显变化(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RI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分布较治疗前明显离散(17.8~80.1较65.70~92.10)。急性冠脉综合征组PRI下降与...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评价开展经桡动脉冠状动脉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 我院2 0 0 4年7月至2 0 0 5年4月间共完成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行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PTCA) 5 5例。术后检查桡动脉的搏动情况。结果 5 5例患者共置入支架6 7枚,其中A型病变30个,B型病变2 6个,C型病变11个,支架长度8~33mm ,支架直径2 .5~4 .0mm。手术成功率96 % (5 3 5 5 ) ,2例未成功,均为前降支慢性闭塞,导丝未能通过病变。无一例转股动脉途径手术。未发生心脏并发症。术后未见桡动脉闭塞及血管并发症。结论 经桡动脉行PTCA创伤小、手术成功率高、血管并发症少,是PTCA的又一理想途径,在有经验的医院能成功开展此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