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探讨化脓性阑尾炎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切口缝合方法。方法将120例化脓性阑尾炎病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8例用“Z”型腹壁一层缝合法。对照组48例用传统的三层或四层缝合法。结果观察组58例中没有出现切口化脓性感染,4例有切口皮下硬结。切口甲级愈合率89.7%,乙级愈合率10.3%,丙级愈合率(切口感染率)为0。对照组48例中,5例切口化脓性感染,6例出现切口皮下硬结,切口甲级愈合率77.1%,乙级愈合率12.5%,丙级愈合率(切口感染率)10.4%。结论化脓性阑尾炎手术的麦氏切口应用“Z”型腹壁一层缝合法能明显降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术后时间引流量观察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提出并运用甲状腺术后时闻引流量概念,探讨甲状腺术后引流管的安全拔除时间。方法 对66例各种甲状腺患者术后每4小时记录一次引流液量并送检验科按血常规及积液常规各检查一次。观察各时间段引流液多少、引流液质量、术后疼痛、术后积液、局部粘连情况。结果 术后8h内引流液以渗血为主,8h后以渗液为主。每4小时的时间引流量〈5ml时拔除引流管是安全的,平均拔管时间19h,无一例出现创腔积血或积液。结论 将甲状腺术后时间引流量引入临床后,拔管时间提前24h以上,患者的疼痛减轻,局部粘连减少,心理压力减轻。  相似文献   
13.
1050例阑尾炎住院病人入院时间圆形分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年中阑尾炎发病与月份的关系。方法:对小榄地区某医院2003年~2005年1050例阑尾炎住院病人入院时间,用圆形分布法进行分析。结果:住院阑尾炎病人入院时间和手术治疗时间有集中趋势,高峰期分别为7月2日和7月11日,高峰时段分别为为3月4日~10月30日、3月4日~11月18日。结论:阑尾发炎就诊入院时间与一年中的月份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腔镜甲状(旁)腺手术操作空间的建立及划分的实用意义。 方法 120例甲状腺切除术、3例甲状旁腺切除术患者,在建立手术操作空间的过程中,将从胸壁至甲状腺后方的空间划分为1、2、3、4四部分,指出每一个空间的界限、标志及要领。 结果 手术时间105~205 min,平均130 min;术中出血量5~40 mL,平均20 mL;术后创面引流总量30~135 mL,平均75 mL,术后1~4 d拔管,全部病例经术后病理确诊。随访1个月~2年,无明显胸壁创面疼痛、麻木,2例有颈胸皮肤发紧不适感, 无皮肤瘀斑、灼伤、坏死、积液或血肿感染,无抽搐,1例声音嘶哑,2个月后恢复正常。住院时间3~6 d,平均4.5 d。患者对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 操作空间的划分,特别是后三角概念的阐述能让手术医师更深刻而精确地理解建立空间的过程及每一步的操作要点,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PPH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方法 术前进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和健康教育,术后观察尿潴留、肛门出血、下腹坠胀、肛部疼痛等并发症,术后指导病人练习提肛肌运动,保持大便通畅.结果 病人术后8~12 h可下床活动,平均住院3~5 d,病人预后良好,对治疗、护理满意.结论 做好PPH治疗混合痔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是病人术后康复的必要保证,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张伟耀 《海南医学》2014,25(1):74-77
目的探讨后入路腹膜前修补术治疗复发疝、复合疝、股疝、滑疝、隐匿疝、老年双侧疝等特殊类型疝的优势、操作要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我院普外科85例采用改良Kugel法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区特殊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伴发疝的诊治率、术后疼痛、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30-100min,平均(45±10)min,除1例发生血肿外其余出血量均在10ml以下。术后ld能下床活动,术后均未使用止痛剂,术后住院时间3-6d。2例巨大直疝术后腹股沟区积液,无特殊治疗,4周内肿胀消失,l例肥胖患者皮下脂肪轻度液化,无切口感染发生,随访1个月至4年,无腹股沟区异物感、慢性疼痛等不适,未发现复发。结论改良Kugel法后人路疝修补术具有相对微创、无张力、免缝合、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而且能同期发现、处理伴发疝,不会造成遗漏疝,在治疗复发疝等特殊类型疝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胆囊炎初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在临床上认为相对禁忌.笔者对我院2001年3月至2007年8月行腹腔镜治疗急性胆囊炎的48例患者,按手术时机分为初期手术组与后期手术组,结果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有明显的差别.因此只要掌握正确的手术时机,急性胆囊炎初期行LC术仍是安全的、可行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探讨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对不同腹部疾病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行手术治疗的坏疽性阑尾炎、化脓性阑尾炎、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采用前瞻、双盲、随机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进行观察。结果以肛门第一次排气为胃肠功能恢复的标准,观察组48h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低频电刺激治疗能够促进腹部手术后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有小腿部肌肉的收缩效应,还可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但是病例较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