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8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高血压前期的中医认识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巍  熊兴江  王阶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4):2416-2420
防治战略前移是当前临床医学的发展趋势,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关注高血压前期的预防与治疗是关键。高血压前期是指处于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的血压值,易进展为高血压病以及出现相关并发症。近年来,高血压前期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中医学"治未病"理论防治高血压前期及高血压病具有独特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病因病机认识已经不能完全契合现代高血压病及高血压前期的发病规律。因此,深入探讨高血压前期的病因病机对于指导临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高血压前期的病因多与饮食不节、久坐少动、情志失和等有关,"六郁"( 气、食、湿、痰、血、火)是高血压前期的重要病机。基于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综合运用辨证论治及方证相应等辨证方法治疗高血压前期,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中医“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气的不断运动、变化,衍生出人体的各种生命物质。中医学中气主要富含功能之义,作为物质属性的气,尚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此,笔者结合现代科学研究结果,从线粒体和气的起源、功能、病机和治疗等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析,研究结果显示线粒体和气来源相似,共为构成人体的微小物质;其次线粒体和气的功能相类似,同时线粒体和气机失调时生命体征表现出类似或者同样的反应。研究推测气的物质属性是线粒体。  相似文献   
73.
74.
75.
该文对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全面的综述。以"病证结合"为切入点,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教材标准及个人经验分型等方面进行总结,同时结合现代检验手段、统计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高血压病的传统中医分型,为高血压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6.
经方多指《伤寒杂病论》所载之方剂,经方立法严明,配伍精当,虽历经千百年,若用之得宜,仍效如桴鼓.何庆勇副教授善用经方,强调方证辨证,指出桂枝附子汤的方证是畏风、肌肉疼痛、阴雨天加重、脉虚浮涩;推崇运用仲景本源相对剂量,特别强调附子的剂量;注重随证活用或叠用经方.临床使用桂枝附子汤治疗痹证,每收良效.  相似文献   
77.
中医证候是中医理论的精粹部分,其生物学基础研究是证明中医科学性和中医药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转录组学从分子水平研究证候相关基因转录及转录调控规律以探索证候生物学基础,目前在证候研究中得到一定应用。本文对中医证候转录组学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转录组学内涵及研究方向、转录组学相关技术、中医证候的转录组差异表达和调控网络分析,并阐述了证候转录组学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前景,以期为证候生物学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8.
血瘀证量化诊断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血瘀证量化标准,包括量化诊断标准和程度分级标准。方法: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根据5种疾病在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中出现状况的差异对相关因素进行赋分,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量化诊断标准,然后对量化诊断标准进行检验,最后建立程度分级标准。结果:血瘀证量化诊断标准为15分;量化诊断标准回顾性和前瞻性检验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均在80%以上,阳性似然比分别为8.2和2.69;程度分级标准:轻度:15~30分,中度:31~45分,重度:45分以上。结论:同以往建立的各种形式的血瘀证标准相比,新建立的血瘀证量化标准有以下特点:(1)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得出的结果,结论更客观;(2)统计严谨;(3)相关因素赋分合理;(4)验证严格。  相似文献   
79.
代谢组学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在系统生物学方面的补充,旨在研究生物体生命过程中出现的代谢产物及其物质规律,进而达到对人体内整体代谢情况的把握,这种观念与中医诊疗疾病的思维不谋而合。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终末期的常见表现,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中医药治疗慢性心衰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0.
《中国药房》2017,(35):4910-4914
目的:了解治疗气虚血瘀证中成药的组方规律,为气虚血瘀证候诊断标准规范的研究及相关证候类中药新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版《中国药典》和1993年版《中药成方制剂》中用于治疗气虚血瘀证的中成药,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软件进行组方规律与症状关联规律分析。结果:171个症状中,胸闷、气短、胸痛、乏力、心悸是常见症状,而聚类得到3类症状组合,即胸闷-气短-胸痛-心悸-怔忡-脉结代、口眼歪斜-手足麻木-半身不遂-舌强-拘挛、月经量少-月经不调-腹有癥块-经行腹痛。131首中成药包括304味中药,使用频率前5位的为黄芪、丹参、当归、川芎和人参;高频药物组合有黄芪-当归、川芎-当归、丹参-黄芪、川芎-黄芪和川芎-丹参,核心组合是黄芪-当归-川芎-丹参-人参-红花-三七;得到治疗气虚血瘀证的新方1个(人参-赤芍-冰片-天麻-人工麝香-肉豆蔻)。结论:气虚血瘀证既具有大多数疾病共有的症状,如胸闷、胸痛、气短等,又具有各类疾病独有的特征性症状。益气活血法是气虚血瘀证的基本治法,临床上应根据正邪盛衰不同,注重"以通为补,通补结合",并合理配以理气法、补血法或芳香温通法,对气虚血瘀证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