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21.
乳腺癌的微创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爱玲  张蓉 《当代医学》2009,15(24):18-19
微创技术是21世纪外科发展的主流,凡能够减少组织损伤、有利于机体功能恢复的治疗措施都属于微创技术的范畴。现代乳腺癌微创治疗包括乳腔镜、乳管镜的应用,传统手术微创化(保乳手术、保腋窝手术),以及其它新技术新方法等,现将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吴清时  陈彩芹  陈红梅 《广东医学》2005,26(9):1306-130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观察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B组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整体护理模式。对A,B两组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知晓率、康复行为形成率、功能锻炼达标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康复行为覆盖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护理,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促进患者康复行为的形成、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同时还可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23.
乳腺癌TAC与CAF方案新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TAC方案在可手术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CT)中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对80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的可手术乳腺癌患者进行NCT,设置CAF方案为对照组。TAC组(40例):多西紫杉醇75mg/m^2,静脉滴入,d1;吡柔比星40mg/m^2,静脉推注,d1;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推注,d1。CAF组(40例):环磷酰胺500mg/m^2,静脉推注,d1;吡柔比星40mg/m^2,静脉滴入,d1;5-FU 600mg/m^2,静脉滴入,d1、d8。每21d为1个疗程,共2~4个疗程,4例锁骨上淋巴结阳性的ⅢC期患者因经2个周期的CAF变化不显著改用TAC方案而出组。结果:TAC组CR5例,PR28例,SD7例,RR为82.5%(33/40),降期率62.5%(25/40)。CAF组CR1例,PR22例,SD13例,RR为63.9%(23/36);降期率33.3%(12/36)。两组淋巴结转阴率分别为43.75%(14/32)和38.5%(10/26)。两组间在化疗临床疗效、降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上TAC组和CAF组除在脱发、白细胞毒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AC在可手术乳腺癌治疗中疗效显著且耐受性良好,是优于CAF的NCT方案。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来曲唑(弗隆)在绝经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耐受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经粗针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且雌激素受体( )或孕激素受体( )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进行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设置他莫西芬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对照组.来曲唑组25例:弗隆2.5mg口服,每天1次;他莫西芬组25例:他莫西芬10mg口服,每天2次;28 d为1个疗程,共服用3疗程.他莫西芬组2例因用药2月发现远处转移改行化疗出组.结果 来曲唑组组cCR 2例,PR 13例,SD 10例,PD O例,RR为60%(15/25),9例降期.他莫西芬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8例,疾病稳定15例,疾病进展2例,总缓解率为32%(8/25),6例降期.来曲唑组内分泌治疗前后比较,在乳腺癌临床分期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临床疗效方面来曲唑组优于他莫西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 绝经后、ER和/或PR( )乳腺癌采用来曲唑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有效、安全、可靠.为缩小手术切除术式创造条件,尤其对年迈、体弱、伴其他重要疾病患者是很好的治疗选择,是优于他莫西芬的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乳腺癌保乳手术不同瘤距对切缘状态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对48例符合保乳指针并有保乳意愿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保乳术,术中根据测量大体标本切缘距瘤缘,分瘤距为1~2cm组和瘤距为2~3cm组,行术中全周切缘冰冻病理检查,术后12月依照美容评定标准评价患侧乳房美观满意度,术后行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瘤距1~2cm组26例,切缘阳性率11.5%(3/26);瘤距2~3cm组22例,切缘阳性率4.5%(1/22),两组比较在乳腺癌切缘阳性率方面1~2cm组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例予以扩大切除后2例切缘阴性,归于2~3cm组,2例仍切缘阳性而放弃保乳手术。两组术后12个月美容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瘤距1~2cm组优于2~3cm组。随访1年两组均未见局部复发与远处转移。结论:保证切缘阴性,切缘距肿瘤缘1~2cm是保乳手术的合理肿瘤切除范围,可获得良好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乳房较大良性肿块的临床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入院的乳房较大良性肿块(3-6 cm)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麦默通扇形推进法旋切乳房较大良性肿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常规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能用麦默通旋切系统顺利完成病灶切除术,无一例需中转行常规开放手术。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8.8±2.0)min]、切口长度[(3.8±0.6)mm]、术中出血量[(3.6±2.9)mL]、疼痛评分[(3.0±1.1)分]与对照组[(15.7±2.2)min、(29.7±4.5)mm、(20.2±6.1)mL、(3.8±1.2)分]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0.01)。结论乳腺麦默通旋切术能完整切除病灶,具有安全、微创﹑效果确切、术后美观的优点。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柠檬酸合成酶(CS)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的CS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乳腺癌组织芯片中的CS表达情况,分析CS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分析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CS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乳腺癌患者组织中CS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28),CS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P=0.035)、临床分期(P0.001)、是否淋巴结转移(P0.001)相关,CS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07)。结论 CS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与乳腺癌的进展与临床预后相关,有望成为乳腺癌新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28.
乳腺癌患者术后静脉化疗时静脉的防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术、改良根治术或根治术后静脉化疗时的静脉选择和保护。方法 对120例乳腺癌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给予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对照组患者在化疗期间未作任何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35.7%,明显低于对照组78.3%(P<0.001)。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应用周围浅静脉化疗时,保护好被穿刺的血管,可明显地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避免静脉炎、血管栓塞或血管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采用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切除女性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声引导下进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的147例乳腺肿块患者,搜集其相关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手术进展相关指标,术后病理检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评估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对于女性乳腺肿块切除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手术时间(16±5.3)min,出血量(6±3.4)mL,皮肤切口(3~6)mm;术后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出现血肿的患者7例(4.8%),皮下瘀血5例(3.4%),皮肤破损2例(1.4%),局部病灶残留1例(0.68%);术后病理检测病灶总数302处,其中纤维腺瘤占多数(74.5%),13例中重度不典型增生随后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术后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麦默通的微创旋切手术对乳腺肿块患者进行病灶切除术中操作简单安全,效果良好,组织损伤小,乳房外形美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赫赛汀(Herceptin)治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度表达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Her-2过度表达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成3组,其中组1为赫赛汀单药组(n=18),首次剂量为赫赛汀4mg/kg静脉注射,以后改为每周2mg/kg静脉注射,维持1年;组2(n=20)为联合化疗组,联合多西他赛75mg/m^2,每3周给药1次,维持至治疗结束。赫赛汀的用法为4mg/kg静脉注射,共联合化疗治疗4次,4周期化疗结束后,每月维持治疗剂量4mg/kg静脉注射,共4次;组3(n=18)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药物治疗。结果:1、2两组使用赫赛汀治疗的乳腺癌患者客观缓解率(RR)分别为50.0%和83.3%,肿瘤进展时间(1-rP)分别为5.8个月和1014个月,两个用药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赫赛汀单药和联合化疗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晚期乳腺癌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中赫赛汀联合化疗治疗乳腺癌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