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9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2篇
内科学   32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66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10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烟雾病分期、分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MR灌注加权成像(PWI)判断不同类型烟雾病脑血流动力学的情况.方法 搜集经DSA证实的28例烟雾病,按Suzuki分期(Ⅰ~Ⅵ期)方法分期,将尚未形成明显颅外至颅内侧支循环的Ⅰ、Ⅱ、Ⅲ期归第1类,将颅外向颅内侧支循环逐步明显的Ⅳ、Ⅴ、Ⅵ期归第2类.分别对DSA及MRA图像进行分期与分类,以DSA结果作为标准,比较MRA分期、分类结果的可靠性.运用MR PWI研究两类烟雾病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情况,测量患者拟手术侧及对侧大脑中动脉(MCA)分布区的灌注参数,包括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延迟时间(DT),计算拟手术侧MCA分布区/对侧MCA分布区灌注参数相对比值(rCBF、rCBV、rMTT及rDT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类型烟雾病PWI灌注参数相对值的差异.结果 28例烟雾病患者DSA显示第1类16例,其中Ⅰ期0例,Ⅱ期5例,Ⅲ期11例;第2类12例,其中Ⅳ期9例,Ⅴ期2例,Ⅵ期1例.MRA显示第1类14例,其中Ⅰ期1例,Ⅱ期6例,Ⅲ期7例;第2类14例,其中Ⅳ期10例,Ⅴ期3例,Ⅵ期1例.MRA与DSA对比分期符合率仅为67.9%.PWI参数中MTT、DT两项参数对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敏感.第2类烟雾病患者拟手术侧MCA分布区/对侧镜像区的rMTT(2.35±0.49)及rDT(2.47±0.51)高于第1类rMTT(1.48±0.47)及rDT(1.51±0.56)(t值分别为4.46、4.87,P值均<0.05),第2类烟雾病患者拟手术侧MCA分布区/对侧镜像区的rCBF(0.72±0.16)及rCBV(0.75±0.27)与第1类rCBF(0.89 ±0.25)及rCBV(1.01±0.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1.79,P值均>0.05).结论 MRA对烟雾病的分期有局限性,与DSA对比符合率低.PWI发现不同类型烟雾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rMTT和rDT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2.
目的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CRBBB)在临床上很常见,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亦可见于正常人。本文探讨器质性心脏病并发CRBBB的心电图诊断意义。138例经系统检查确诊心脏病者96例,其中冠心病36例,肺心病26例,高血压病20例,风心病8例,心肌炎6例。正常人42例。分别测定QRS时间、额面心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建立心脏过表达人源PRKAG2 (G100S)的转基因小鼠模型,为进一步研究该人源基因点突变对小鼠心脏发育、形态和功能维持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 克隆人源基因PRKAG2并构建点突变质粒,将人源PRKAG2 (G100S)插入α肌球蛋白重链(α-MHC)启动子下游,构建转基因表达载体.选用C57BL/6J小鼠为遗传背景,通过显微注射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利用特异引物PCR法鉴定转基因小鼠的基因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人源PRKAG2 (G100S)的表达.结果 经过回交繁育后建立了2个品系的心脏特异表达人源PRKAG2(G100S)的转基因小鼠品系F2代,并通过q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确认了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人源PRKAG2(G100S)在rmRNA和蛋白水平存在过表达,且该突变能在转基因小鼠中稳定传代.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心脏特异表达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人源PRKAG2 (Gl00S)基因在心脏组织的过度表达在小鼠心脏发育和功能维持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25.
目的讨论癌伴引流区淋巴结结节病样肉芽肿反应(SGR),避免诊断为结核及其他肉芽肿病变。方法对2例肺癌、3例食管癌和2例乳腺癌伴引流区淋巴结SGR和癌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并与典型肺门和颈部淋巴结结核进行组织学对比。结果7例淋巴结SGR中,伴食管鳞癌2例、腺癌1例,肺腺癌、腺鳞癌各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例。引流区均无结核、结节病及其他肉芽肿病变。SGR结节均无干酪样坏死。结论癌伴引流区淋巴结SGR可见于鳞癌及腺癌。此病变为机体对异源性抗原物质的一种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26.
目的:建立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间接酶免疫方法,并评价其应用价值。方法:以中性粒细胞基质片为抗原,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IgG F(ab′)2为第二抗体,经底物显色,普通光镜镜检判断结果;用此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了30例正常人和77例相关疾病的患者血清标本共107例,结果:两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无差异,两法符合率为100%,结论:间接酶免疫法可替代以往的IIF法,有利于基层单位应用。  相似文献   
27.
张芳 《现代医药卫生》2014,(12):1877-1879
目的 观察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口服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RV)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04例婴幼儿RV肠炎患儿随机分为三组:联用组32例、喜炎平组37例和利巴韦林组35例,分别采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喜炎平注射液、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根据腹泻疗效判断标准判断三组疗效。结果 三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对RV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米雅治疗婴幼儿RV性肠炎疗效更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腹腔镜手术后不同药物治疗对腹腔内环境及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80例有生育要求的EMs患者经腹腔镜手术后,分别给予米非司酮和达菲林治疗,疗程3个月。术中、术后抽取腹腔内积液,进行如下检测:①激素测定,包括雌二醇(estradiol,E2)、孕酮(progesterone,P)、睾酮(testosterone,T)、促卵泡成熟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uteotrophic hormone,LH);②炎症因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家族(interleukin,IL),IL-1、IL-6、IL-8、IL-1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观察手术前后改变情况,评价妊娠率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12~16个月的随访,米非司酮组和达菲林组妊娠率分别为32.5%和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E2、P、T、FSH和LH均有下降,其中米非司酮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比较除T外其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达菲林组治疗前后各激素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IL-1、IL-6、IL-8、TNF-α和CRP浓度均明显降低,IL-16浓度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和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Ms患者腹腔镜术后采用GnRH-a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腹腔内环境,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社区全科团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建立延伸卒中管理机制,于2011年1—12月期间管理的脑卒中患者中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患者144例,随机分为康复组(72例)和对照组(72例),均进行12个月的上门服务.给予指导并调整患者治疗高危因素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康复干预组同时给予患者和家属偏瘫后的康复教育,并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指导(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和认知干预等)、宣教和心理疏导等,督促患者进行每天至少1次,每次至少30~45分钟的自我康复训练。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及巴氏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康复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CSS评分及巴氏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社区全科团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