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38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81.
目的 探讨miR-183-5p在斑马鱼(Danio rerio)胚胎成纤维(ZF4)细胞低温适应中的表达情况与作用机制.方法 RT-qPCR检测ZF4细胞中miR-183-5p的表达,使用靶基因预测数据库Targetscan Fish预测miR-183-5p的靶基因,Turbofect转染试剂对miR-183-5p模拟...  相似文献   
82.
通过实例分割Swin-Transformer提取分割所有前景对象,融合亮度、大小和位置图像显著性特征,提出模拟人类视觉注意机制的多特征融合注意力层级计算模型,为不同级别的前景物体采用适合的光幻视分辨率和亮度表达,实现不同的刺激编码策略进行层级优化处理。通过人工假体视觉的仿真试验表明,在所提出的多目标层级优化表达策略下,试验被试完成多目标识别的准确率、识别时间表现具有一定的显著提升。利用深度学习实例分割技术,层级化光幻视编码以仿生人类视觉选择性注意,达到增强假体植入者在复杂场景下的多物体感知,为视觉假体图像信息编码和优化处理研究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84.
目的:研究北细辛苗在生长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分别采集生长1周和2周的北细辛苗以及生长3个月的北细辛植株,均分成地上(茎、叶)与地下部分(根),采用HPLC-TOF-MS对其次生代谢产物进行定性鉴别,以细辛脂素作为指标成分进行定量鉴别。结果:从北细辛地下部分共鉴定6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α-细辛醚(1),N-isobutyl-2,4,8,10-dodecatetraenamide(2),9-methoxyaristolactamⅣ(3),细辛脂素(4),caulesnarinside(6)和chalcononaringenin 2’,4’-di-O-β-Dglucopyranoside(7),峰面积数值表明其含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逐渐增加;从北细辛地上部分共鉴定出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为N-isobutyl-2,4,8,10-dodecatetraenamide(2),caulesauroneside(5),caulesnarinside(6)或chalcononaringenin 2’,4’-di-O-β-Dglucopyranoside(7)和peonidin 3-caffeoylgentiobioside(8)。仅在生长3个月的北细辛地下部分鉴定出了细辛脂素,其质量分数155.4μg·g~(-1)。结论:北细辛地上与地下部分次生代谢产物种类与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在北细辛苗的不同生长阶段,相同部位的次生代谢产物的种类和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成分的含量基本呈现随生长时间增加而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脑血管储备和神经元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基本药物治疗,针刺组在基本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法治疗。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RP、TNF-α、IL-6及ET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患者血小板中PRKAR2B和KLHL5的水平。结果针刺组CRP含量由治疗前的(6.1±0.3)μg/ml下降为治疗后的(2.9±0.6)μg/ml,对照组则由(5.9±0.4)μg/ml下降为(3.7±0.5)μg/ml;针刺组患者血清中TNF-α从治疗前的(60.2±6.3) ng/ml下降到治疗后的(50.2±5.6) ng/ml,而对照组则从(60.1±6.1) ng/ml下降到(54.3±5.2) ng/ml(P0.01);针刺组患者血清中IL-6从治疗前的(15.6±3.3) pg/ml下降到治疗后的(8.6±1.6) pg/ml,而对照组IL-6则从(15.7±3.4) pg/ml下降到(9.2±1.5) pg/ml(P0.01);针刺组ET含量从(90.46±4.31) ng/ml下降到(48.62±3.68) ng/ml,下降范围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针刺组治疗后患者血小板中KLHL5以及PRKAR2B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法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循环改善、血流量增加,同时神经元中炎症因子含量减少,炎症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86.
奶和奶制品中甲醛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检测奶和奶制品中甲醛的液相色谱方法。方法样品中的甲醛提取后,以0.08mol/L乙酰乙酸乙酯作衍生剂,70℃高温衍生30min,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结果方法检出限为0.5mg/kg,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4%;回收率为88.3%~98.1%。结论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测定牛奶、奶粉等奶制品中甲醛。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检测耐多药结核病(MDR-TB)临床分离株的环丝氨酸最低抑菌浓度(MIC),并从基因水平进行环丝氨酸耐药机制的研究,为环丝氨酸的快速耐药测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在96孔板中对140株MDR-TB和37株敏感结核分枝杆菌(MTB)临床分离株进行环丝氨酸药敏试验,筛选出对环丝氨酸耐药及敏感的菌株,再对Ald、Alr、ddlA基因进行突变位点及基因表达量的分析。结果 MDR-TB对环丝氨酸的耐药率仅为4.28%,初步将MIC≥32 μg/mL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判定为对环丝氨酸耐药;Ald、Alr、ddlA基因位点突变与结核分枝杆菌对环丝氨酸耐药无明显相关性,环丝氨酸耐药菌株在Alr基因位点处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敏感菌株。结论 目前临床的MDR-TB患者对环丝氨酸的耐药率较低,使用环丝氨酸治疗MDR-TB是一种有效的选择。尚未发现明确的环丝氨酸耐药突变位点,但Alr基因的过表达与MTB环丝氨酸耐药高度相关,可能是其耐药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深入了解上海某新建三级医院后勤社会化职工管理状况并有的放矢研究对策,强化凝聚力建设。 方法 2018年7月采用方便抽样及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50名该医院后勤社会化职工进行管理状况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后勤社会化职工价值观、工作生活学习状况、单位认同感等方面,合计20个条目,采用统计分析来研究后勤社会化职工的管理状况。 结果 综合统计分析表明,在新形势下,后勤社会化职工的管理已与医院正式在编的后勤职工有所不同。他们高度关注所在公司及服务医院的工作目标,有94.85%的职工清楚所在医院及公司的工作目标,70.10%的职工对医院发展所持的态度是“有信心”。岗位自我实现情况乐观,工作积极性好,有92.78%的职工认为能够“充分发挥”或“基本发挥”,89.00%的职工对于所在公司的薪资制度感到合理,但只有61.51%的职工认为目前的薪资与自己的工作质量匹配;对于理论业务学习的意识不够统一,有95.88%的职工有着进一步深造学习的想法,43.29%的职工对待规章制度学习的态度是“感觉有必要,主动学”;另有34.36%的职工“不感兴趣,很少学”。 结论 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在新的管理体制下,后勤职工与医院的关系更为松散,应通过加强对后勤社会化职工教育引导,结合用真情和亲情凝聚后勤职工等多种举措,强化后勤社会化职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强化凝聚力建设。   相似文献   
89.
1位42岁甲状腺癌骨和肺转移的女性患者,于1998年行左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病理证实为甲状腺腺瘤.2013年胸部CT显示双肺结节.行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follicular variant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FVPTC)来源肺转移.随后,患者又进行左甲状腺全切术,病理显示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伴结节性甲状腺肿.之后的随访中,患者停用甲状腺素片1月,于2013年11月接受了5550 MBq(150 mCi)的131I治疗,治疗后第4天的131 I扫描发现了肺和骨的转移灶.5个月之后,进行了第二次131I治疗,剂量仍是5550 MBq(150 mCi),发现原来骨和肺的浓集灶均消失.CT上的肺结节亦消失,同时Tg水平也比2013年11月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后皮下积液及水肿的疗效观察。方法将110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物理治疗,包括皮肤护理、局部按摩、功能锻炼、弹力绷带压迫等措施,同时口服迈之灵片,0.15g口服,bid,早晚各1次,10d为1个疗程。治疗组综合物理疗法同对照组,同时给予注射用七叶皂苷钠2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10d为1个疗程。评价两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局部水肿、皮下积液、患侧前臂治疗前后周径差值、以及总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局部水肿、皮下积液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侧前臂治疗前后周径差值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5.4%,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治疗乳腺良性肿物切除术后皮下积液及水肿,能改善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局部水肿、皮下积液评分,减轻患侧前臂肿胀程度,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无糖皮质激素样副作用,安全,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