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8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9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319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25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科学   403篇
综合类   207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45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43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124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屈光手术前严重视网膜病变的诊治和激光屈光手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激光屈光术前视网膜病变的及早诊断和处理方法及屈光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对预施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患者,扩瞳行三面镜检查,对有视网膜严重病变如裂孔伴格子样变性和囊样变性等的患者进行治疗,并随访后决定是否行屈光手术及选择何种术式.屈光术后随访24mo以上.结果:共检查648眼,52眼有视网膜裂孔及伴需处理的格子样变性或囊样变性区,占8.0%,有5眼因为视网膜病变严重,在处理眼底病变并随访后,未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其余47眼在行激光处理视网膜病变后3wk以上,或冷凝手术3mo以后,查眼底原有视网膜裂孔牢固闭合、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区激光光凝包绕确切并无新裂孔出现且视网膜无脱离,对其中26眼行LASEK手术、21眼行LASIK手术.结论:屈光手术不可忽视视网膜病变,应该将眼底的三面镜检查作为术前的常规检查项目.一旦发现格子样变性、囊样变性区和裂孔等病变,应及时采取预防性激光光凝等治疗,定期随访,如需行近视矫治手术应考虑手术的方法与时机.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快速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眼眶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1例眼眶占位性病例。方法患者眼眶占位性病变均行MRI快速动态增强扫描并得到病理证实。原始数据经GE Functool软件后处理,对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峰值时间、1分钟强化率及最大强化率等进行分析。主要指标时间信号强度曲线,1分钟强化率,最大强化率。结果眼眶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有各自特点,16例良性病变中12例表现为持续升高型,5例恶性肿瘤中3例淋巴瘤均为平台型;恶性肿瘤的1分钟强化率(150.47±42.18)大于良性病变(1 01.37±43.02)(P=0.021);海绵状血管瘤有特殊的充填式强化模式。结论MRI快速动态增强检查有助于眼眶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眼科,2007,16:305-308)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寻组织芯片在胃癌研究中的意义,并初步研究影响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收集1072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利用组织芯片仪构建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化,检测P53和PCNA的表达。并用Kaplan-Meier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等统计方法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成功构建了含有1072例胃癌信息的组织芯片,P53和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55.1%和89.3%,进展期胃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早期胃癌中的表达。P53的过度表达与年龄、男性、贫血、腺癌、分化、浆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高度相关;而PCNA则与年龄、肿瘤部位、腺癌、分化、浆膜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TNM高度相关。单因素分析当中,年龄、贫血、肿瘤大小、分化、肿瘤分期、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切缘、术中输血以及PCNA均与患者恶性预后相关。而在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当中,年龄、分化、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术中输血以及PCNA与患者恶性预后相关。结论:1072例胃癌的大规模组织芯片为胃癌的深入研究构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P53和PCNA在胃癌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患者、肿瘤、手术情况和生物学因素在内的综合因素影响了胃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4.
在甲状腺上发现的肿块,尚不能确定是什么诊断,这种甲状腺的肿块统称为甲状腺结节。可以是单发结节,也可以是多发结节,可以是良性病变,也可以是恶性病变。对任何年龄出现的甲状腺肿块,无论单发或多发,包块质地、光滑度如何,均应提高警惕。青年或儿童患者近期出现的孤立单发结节、质硬而不规则,有压迫症状或颈部淋巴结肿大,或静止性肿块近期增大,尤其是儿童期颈部有X线照射史均提示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65.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定期体检成为人们健康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体检而发现甲状腺囊肿的病人也日益增多。许多病人因此而担心,甲状腺囊肿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疾病,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早期高蛋白质代谢支持加生长激素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影响. 方法:将6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入院24 h后按2~2.5 g/(kg·d)给予蛋白质,同时加用生长激素;对照组给予蛋白质1.2~1.5 g/(kg·d),均连用1周,测定两组病人入院第1、4和7天时有关营养指标的变化,并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血清PA、ALB、TF和Hb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平均入住ICU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病人肝肾功能、内环境和病死率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早期使用高蛋白质代谢支持加生长激素,能明显减轻重度颅脑损伤病人的蛋白质丢失,缩短入住ICU的时间,并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67.
转移抑制子KISS1和nm23在结肠癌中的表达以及与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KISS1和nm23在结肠癌及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他们在肿瘤发生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KISS1和nm23在正常黏膜(n=126)、原发癌(n=126)和淋巴结转移癌(n=62)中的表达,比较它们在原发灶和正常组织、转移灶与原发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KISS1的表达随肿瘤的发生和进展逐步下降。KISS1在正常黏膜、原发癌和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5.2%、73.8%和41.9%;而nm23在相应组织中的表达为91.2%、82.5%和56.5%。正常黏膜组织中KISS1的表达率显著高于原发癌中的表达,而转移灶中的表达率又显著低于原发灶中的表达。结论肿瘤转移是多基因参与、多阶段、多步骤的结果,转移抑制子如KISS1和nm23的表达在结肠癌发展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比较佳乐施和万汶在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0例高位脊髓损伤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万汶(羟乙基淀粉)组、佳乐施(琥珀酰明胶)组和血浆组。监测术前10min、手术开始1h、手术结束即刻、术后4h、术后8h患者心排血量指数(CI)、心脏舒张末血容量指数(GEDVI)、平均动脉压(MAP)及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计算患者氧供(DO2)和氧耗(VO2)。结果:与术前10min时比较,3组患者的MAP平稳,CI、DO2、VO2、GEDVI均增加。万汶组在手术后8h,GEDVI较佳乐施组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佳乐施维持循环血容量充足、维护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氧供/氧耗平衡的疗效,效果优于万汶。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7年收治的41例急性重症脑卒中(中-大面积梗死、脑出血量〉30ml)患者,患者入院后第1天及治疗3周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T3/rT3值的变化。设对照组30例(均为轻度脑卒中患者)。结果急性重症脑卒中组治疗前T3显著降低(P〈0.001)、rT3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T4、TSH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T3/rT3比值越低,病情越严重,病死率越高。结论动态检测脑卒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对判断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0.
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和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影像特点以及诊断。材料和方法:对1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或开胸活检病理及肺泡灌洗证实的原发性肺泡蛋白沉着症患者的胸片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全肺灌洗治疗前、后胸部影像与动脉血气、肺功能及临床表现间的关系。结果:PAP胸部影像表现呈多样化,可归纳为:地图样表现、碎石路样表现、肺实变表现、肺水肿样表现及肺间质纤维化样表现等。但肺部阴影相对稳定(即短期内如无感染,胸部阴影不会发生显著变化),胸部影像与临床症状常不平衡。结论:肺部影像可以充分显示肺泡蛋白沉着症的特点,也是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和预后转归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临床和影像相结合可以有效确诊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